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艳芳  宋丽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86+93-86,93
葛根素注射剂主要成分为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目前临床上注射剂主要有葛根素葡萄糖注射剂、葛根素氯化钠注射剂、葛根素注射剂、葛根素粉针剂。其具有舒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及微循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随着本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现就我院患者使用葛根素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严重不良反应五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葛根素注射剂为血管扩张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静脉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1998-2010年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葛根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肝肾损害、溶血反应、发热、心衰、消化道出血等。结论使用葛根素注射剂时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疗程不宜过长,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要慎用。  相似文献   

4.
葛根为一种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现已制成片剂、注射剂,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并发症、慢性咽炎、眼部疾病、脑梗死、帕金森综合征、耳聋等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2003年1月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第3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对葛根素注射剂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等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了信息通报.同年,一项有关“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与相关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葛根素注射剂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相关性. 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11月发布了“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虽已采取以上措施,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显示,在信息通报后,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严重不良反应依然突出,并有导致患者死亡的报告。 葛根素注射剂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会危及生命。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进行充分的风险/效益分析,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葛根素的异常毒性实验看药用辅料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出现毒性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 C异常毒性检查法,按照尾静脉注射给药法试验,平行检测不同厂家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和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溶液的毒性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和其中所含丙二醇的量呈正相关。结论:丙二醇对于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有很大影响。改进制剂工艺,加强对制剂辅料的监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190例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峻 《广州医药》2003,34(5):55-56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 ,化学名 4,7 二羟基 8 B D葡萄糖异黄酮 ,英文名Puerarin (音译普乐林 )。它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制剂葛根素注射剂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视网膜血管病、眼底病及突发性耳聋等。自 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四类新药以来 ,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但不良反应 (ADR)也日渐增多。为了探究其ADR规律 ,做好ADR监察工作 ,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 ,对 1994~ 2 0 0 3年国内中文医药期刊中出现的 190例葛根素注射液的ADR综合分析如下。1 资…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制成的,国内已研究证实葛根素具有缓解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和降低血压、心率等作用。本文通过葛根素对4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同治疗前对照分析,研究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严重不良反应,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识别和判断。 葛根素注射剂导致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针对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严重不良反应,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识别和判断. 葛根素注射剂导致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1.
吕通政 《当代医学》2009,15(9):132-133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注射剂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提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方法 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致死的病例报道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致死病例报道涉及17种中药注射剂,以葛根素、双黄连、复方丹参、清开灵、柴胡、鱼腥草、茵栀黄等报道频率较高;严重过敏是中药注射剂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给药方法不合理、抢救时机与措施不当也与死亡有关.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引起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我院在2002年3月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时引起过敏反应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滴葛根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每日用400mg葛根素静滴,7~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心肌耗氧量的变化,并与硝酸甘油组作对照.结果葛根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功能改善.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葛根素在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葛根素治疗+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在胸主动脉缩窄术后1周开始喂药[小鼠饮食中加葛根素,给药剂量约65mg/(kg·d)持续12周,12周后取心脏,比较各组小鼠心重体重比、肺重体重比和心重胫骨长度比,同时比较各组小鼠的死亡率以评价葛根素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的影响。 结果 手术12周后葛根素组心重体重比、肺重体重比和心重胫骨长度比明显低于手术组,且葛根素治疗组小鼠死亡率明显下降,病理染色结果显示与手术组相比葛根素治疗组NF-κB核转位明显下降,提示葛根素可能通过NF-κB该信号通过减轻心肌肥厚。 结论 葛根素能减轻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107例因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常见品种进行统计.结果 引发的因素是多样性的,较常发生的有双黄连、血塞通、蝮蛇抗栓酶、清开灵、葛根素、穿琥宁等.结论 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时应辨证论治,避免联合用药,控制滴速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107例因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常见品种进行统计。结果引发的因素是多样性的,较常发生的有双黄连、血塞通、蝮蛇抗栓酶、清开灵、葛根素、穿琥宁等。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时应辨证论治,避免联合用药,控制滴速等。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性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i SQ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2035-203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中毒组、葛根素干预组,每组8只。实验分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实验阶段葛根素干预组分高、低两个剂量。酶法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Mg2+-ATPase、Na+-K+-ATPase,观察心肌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与乙醇中毒组相比:葛根素干预组心肌MDA、AST、CPK和血清AST、CPK明显降低(P<0.05,P<0.01),SOD含量增多(P<0.05,P<0.01),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P<0.05,P<0.01),仅急性实验低剂量葛根素干预组Na+-K+-ATPase与乙醇中毒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乙醇中毒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细胞界限模糊不清,慢性组尤为明显,葛根素干预组大鼠心肌微细结构较清晰、规则。结论葛根素对急、慢性乙醇中毒导致的大鼠心脏损伤有保护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4例原发性高血压全麻患者,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各17例,分别于诱导前1h静脉输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和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后2h采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浓度。结果诱导前两组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两组CTn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但葛根素组CTnI含量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和麻醉应激能够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在围手术期应用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及甘葛蘸的干根中提取的单一成分的注射剂,化学名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分子量为416.38。具有舒张冠脉及脑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及心叽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及微循环,还可抗血小板聚集。因此临床广泛应用干心,脑血管疾病,且取得良好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