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健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6,6(5):68-68,70
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20例临床观察湖南省桃江县人民医院内科(413400)罗健康0引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capoten.CPT)由于具有扩张血管、减轻钠水潴留、不易耐药等优点,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上...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对其患者作出准确的预后判断,使高危患者及时接受早期的治疗及干预正在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预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其异常程度与其预后密切相关[1、2],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已被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平均动脉压所证实。疏甲丙脯酸被公认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状态和预后,延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相似文献
3.
对42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经洋地黄、利尿剂、消心痛治疗后心功能无明显改善者,加用卡托普利每次12.5mg~25mg,每日三次。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38.1%),有效22例(55.4%),用药后心率下降5次/分左右(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1),肺内罗音减少或消失;说明CPT可减慢心率,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及外周阻力而改善左心功能。认为CPT为治疗顽固性CHF,尤其是合并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而禁用洋地黄以及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地尔硫治疗,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卡托普利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7.
倍他乐克、卡托普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联合应用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1995~1999年住院及门急诊患者。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标准为Ⅲ~Ⅳ级,LVEF在21%~40%之间。窦性心动过缓、AVB、低血压及支气管哮喘不作为入选对象。随机将62例重度CH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2~76岁。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型心脏病7例,冠心病7例;心功能Ⅲ级13例,Ⅳ级17例。对照组32例,心功能Ⅲ级18例,Ⅳ级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卡托普利6.25~12.5mg,每日2次,逐渐增量至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加服小剂量倍他乐克6.25mg。观察心率、血压、CHF症状及体征3~4小时,若无不良反应则改服6.25mg,每日2次,2周后逐渐递增剂量至12.5mg,每日2~3次。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低血压及心率减慢,应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8.
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单用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CHF患者120例在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A组(n=60)口服依贝沙坦75~300 mg/d,卡托普利75~150mg/d;B组(n=60)口服卡托普利50~150 mg/d.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12 wk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改善(P<0.01).A组LVDD,LVSD,EF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B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均在卧床休息 ,吸氧 ,限盐 ,使用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4例。治疗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注射液静滴 ,每天 1次 ,7天为 1个疗程 ,共 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对心功能、症状、体征、血气参数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 第 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75 % ,第 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8% ,而对照组分别为 45 .8%和 5 8.3% (P <0 .0 5和P <0 .0 1) ;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参数比较 ,PaO2 、PaCO2 、SaO2 的P均 <0 .0 1,pH的 P <0 .0 5 ;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 (治疗后 )PaO2 、SaO2 的P均 <0 .0 1,pH、PaCO2 的P均<0 .0 5。结论 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并随着疗程的延长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索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理、效果和寻找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方法:选择已用过洋地黄和血管扩张剂疗效欠佳的难治性心力衰竭55例,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应用心阻抗图测定心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心钠素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内径。结果:卡托普利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心钠素浓度,使左心室内径缩小,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卡托普利与小剂量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心衰的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卡托普利 ( 12 5~2 5mg) ,2次 /天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6个月、12个月、18个月、2 4个月、3 0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实验组加服卡托普利治疗后 ,心功能改善程度、左室舒张末内径、每搏量、心排血量及生活质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有不同程度好转 (P <0 .0 5~ 0 .0 1)。结论 :小剂量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影响。方法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0%,对照组有效率79.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纠正及预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纤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8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 33例和常规治疗组 35例 ,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75mg/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第 7天采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剂 (PAI- 1)。选择 30名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t-PA活性低于正常人 ,而PAI- 1高于正常人 (P <0 .0 1)。卡托普利组治疗后t -PA活性增高幅度和PAI - 1活性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结论 卡托普利可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观察大剂量卡托普利(开搏通)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139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单独大剂量卡托普利治疗组(n=61)和在厄贝沙坦片150mg/天基础上逐渐加量卡托普利片至最大耐受量组(n=78).观察 8个月后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住院次数、病死率等项目的 差异.结果 8个月后厄贝沙坦组在住院次数的减少有显著的效果(P<0.01);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LVEF等方面较单独卡托普利组有优越性(P<0.05);在心胸比、心功能分级、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较单独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有更优越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