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换药次数、治疗后VAS评分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换药次数为(10.25±2.14)次,明显比对照组的(14.96±4.37)次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74±1.25)分,明显比对照组的(5.33±1.41)分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能明显提升患者疗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帮助减轻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应用新型敷料对患者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方法 2021年1月1日至6月1日该院门诊收治的外伤患者1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纱布换药处理,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处理,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护理前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感染伤口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8月诊治的慢性感染伤口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普通敷料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34例采用纳米银离子敷料进行护理,于初诊、换药1周、2周行疼痛评分和伤口创面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1周、2周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1周、2周时伤口创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银离子敷料可加速慢性感染伤口的愈合,疗效显著且疼痛更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6,(2):476-478
目的:比较中药浸出液和高锰酸钾液用于坐浴治疗痔疮切除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痔疮切除手术患者79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高锰酸钾液常规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浸出液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痔疮切除术后伤口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伤口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4.36%(P<0.05)。结论:采用中药浸出液治疗痔疮切除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优于高锰酸钾液,能有效地缩短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且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负压治疗临床伤口的效果。方法:分析研究200例慢性伤口患者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伤口治疗指标(慢性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温度、渗液PH和PUSH计分)、伤口缩小率(伤口面积、体积缩小率)、治疗情况(总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换药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采用负压伤口技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将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按传统方法换药促使伤口愈合;治疗组22例,在传统方法换药的基础上及时在伤口内填塞解尔分思促使伤口愈合.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经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居家老年慢性伤口患者护理中引入互联网+护理服务干预模式对自护能力及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内科88例老年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分别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干预模式、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伤口愈合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评分量表(PUSH)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USH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USH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李蕊慧  林强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49-1151
目的:分析予以混合痔术后患者激光坐浴对其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开展手术的118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术后开展普通温水坐浴)和观察组(术后开展激光坐浴)各5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术后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创面出血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两组的疼痛及水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天,观察组的疼痛及水肿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创面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予以混合痔术后患者激光坐浴能促进其伤口愈合,减轻其疼痛及水肿程度,减少其出血,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外科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外科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接合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90例)及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90例),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2.2%(2/90)、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12.2%(11/90),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9.2±7.4)分、对照组(72.2±9.6)分,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优秀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有积极效果,同时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选择无菌敷贴进行伤口换药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伤口换药方法期间,对照组(30例):选择传统换药方法展开;观察组(30例):选择传统换药+无菌敷贴方法展开;最终就两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率以及伤口甲级愈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率(66.67%)对比,观察组(96.67%)获得明显提升(P<0.05,χ2=9.0167);同对照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甲级愈合率(63.33%)对比,观察组(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χ2=7.9542)。结论工作人员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进行伤口换药期间,合理选择无菌敷贴展开,对于细菌生长可以显著抑制,避免呈现出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现象,使得伤口愈合良好率以及伤口甲级愈合率获得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门诊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外科门诊换药室诊治的慢性伤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聚焦解决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聚焦解决护理组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对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 干预后,聚焦解决护理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更短,瘢痕增生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RS评分、S-AI、T-AI评分、BDI评分及GQOL-74评分结果相近(P>0.05),干预5周后聚焦解决护理组NRS评分、S-AI、T-AI评分、BDI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GQOL-74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聚焦解决护理组NSN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玉红纱治疗难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造成伤口化脓感染创面面积10~30cm2的病例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外敷玉红纱,对照组外敷凡士林纱,观察两组患者①祛腐生肌时间;②愈合时间/愈合速度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祛腐生肌时间、愈合时间/愈合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红纱治疗难愈伤口疗效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遵医嘱给予伤口常规换药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伤口护理、伤口疼痛的护理、饮食营养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伤口疼痛感、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焦虑程度、伤口疼痛感、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治疗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19.34±1.68)d短于对照组的(24.46±2.43)d,换药次数(6.47±0.45)次少于对照组的(10.40±0.21)次,VAS评分(5.25±0.41)分低于对照组的(7.21±0.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18.34±0.45)d短于对照组的(25.12±0.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处理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慢性伤口效果更好,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察。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难愈性伤口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VSD 组和改良 VSD 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术, VSD 组患者采取传统 VSD 法,改良 VSD 组患者采用改良 VSD 法,观察各组患者疗效、伤口或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SD 组和改良 VSD 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 VSD 组比较,改良 VSD 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时间、VAS 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VSD法和改良 VSD 法治疗难愈性伤口效果较好,改良 VSD 法优于传统 VSD 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性化心理疏导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质量和产妇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经阴道分娩且施行会阴侧切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两组均按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伤口;观察组联合应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伤口和个性化心理疏导(主要涵盖科学营养、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会阴水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产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包括年龄、孕周、孕期体质量增量)和新生儿(包括出生体质量、双顶径和头围)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时间[(5.5±0.6)d]短于对照组的(7.8±1.2)d;观察组会阴水肿和严重疼痛(VAS评分≥ 7分)率[8.7%(4/46)]低于对照组[26.1%(12/4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0, χ2=4.84, 均P < 0.05)。两组切口感染率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药膳萆薢渗湿粥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并已行手术患者130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药膳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加中药熏洗及中药涂擦治疗,药膳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药膳萆薢渗湿粥辅助护理;比较两组病患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疼痛、渗液量等情况。结果经观察,常规组病患术后创面恢复用时为(22.35±1.43)d,药膳组为(13.39±1.56)d,常规组病患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概率为15.38%,而药膳组则为3.08%,自术后第3天开始,药膳组病患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明显低于同期常规组,自术后第3天开始,药膳组病患创面渗液量评分逐渐降低,明显低于同期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比对,药膳组术后创面愈合用时,创口渗液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V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膳萆薢渗湿粥对缩短治疗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减少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和他们的家庭,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肛周及外阴部尖锐湿疣男性患者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电灼去疣手术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龙珠软膏,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治疗伤口。分别涂药厚2~4 mm,面积>2 cm2的患者,伤口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治疗后第7,14,21天分别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及疼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50±2.50)和(15.60±3.80) 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创面疼痛及分泌物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珠软膏对尖锐湿疣术后创面的愈合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京万红软膏联合高渗盐敷料在慢性溃疡伤口的自溶清创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溃疡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消毒后,观察组用京万红软膏和高渗盐敷料填敷创面,对照组用清创胶和凡士林纱布填敷创面.观察两组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4.01±2.23)少于对照组(6.20±1.73),愈合时间(20.50±2.31)d短于对照组(31.50±4.56)d.观察组换药疼痛程度0级比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Ⅱ级比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高渗盐敷料在慢性溃疡伤口中的自溶清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期换药护理对拔甲术创面愈合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拔甲术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换药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期换药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创面愈合平均时间、换药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65±1.77)d短于对照组(10.59±2.66)d;观察组换药疼痛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微疼痛;对照组主要集中在中度、重度、剧烈疼痛;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拔甲术后创面愈合患者采用分期换药护理,护理满意度较高,创面愈合快,恢复好,且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护理质量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