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史医案初编》是清代旴江名医黄宫绣的一部医案著作。该书立足于中医的理论特点及临床特色,体现了黄氏独特的辨证思路和临证经验。本文以《太史医案初编》中几则有关血证的医案进行研究,主要对黄氏辨治血证的理法方药特色进行初步探析,以窥其主要学术思想特色,挖掘旴江医学学术价值,为临床血证辨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代名医黄宫绣所著《太史医案初编》中记载了3则较为典型的热证医案,黄氏灵活运用辨证思维思考病症的根结,巧妙用"以热治热"之法祛其病邪,让人拍案叫绝.分析3则热证医案,旨在揭示其中诊疗思路、摸索其规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史医案初编》是清代名医黄宫绣的一本医案著作,该著作立足于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诊疗经验.选取《太史医案初编》中治疗痰证的案例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其独特的诊疗思路,挖掘其学术特点,探索旴江医学的学术价值,为临床痰证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舌颤,临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三则验案如下.1 阳虚风动致舌颤患者,男,76岁.2019年4月19日初诊:患者因舌颤7天就诊.患者形体偏盛,素体畏寒,1周前因肺部感染行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舌颤.刻下:患者伸舌颤动,伴双下肢水肿,畏寒怕冷,腰背部尤甚,神疲乏力,小便短少,大便溏...  相似文献   

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6.
宋立英  陈大权 《光明中医》2010,25(4):689-689
<正>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多从外邪、饮食、情志及脾虚论述,治疗亦据此选用相应方剂,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同为胃痛,细查病因病机又可出现不同的组方选择,现摘取3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由于所病脏腑与经脉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诊时虽然在临床上出现了同一症状,但是由于所病脏腑不同,因而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来治疗。古有明训“宁失其穴,毋失其经”,在临床上我们应该辨明病在何脏,然后选穴治疗。又如病位不同,诊断亦异,如急性腰扭伤与落枕,由于病有上下,诊断不同,但如疼痛在于同一经脉,则可在同一经脉选穴治疗。现试举病例予以说明。同病异治1.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常取印堂、神门、三阴交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失眠,但所病脏腑不同因而选穴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思路,强调因个体特异性和因环境的不同,在病相同或证相同的情况下,用方、用药有别,也即“三因制宜”。1性别年龄不同,用药有别按阴阳理论,男为阳,女为阴,男子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用的说法,说明了性别不同,...  相似文献   

11.
窦荣华 《国医论坛》2002,17(5):24-24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后期变证多端。此类患者虽多 ,但因各人的禀赋不同 ,发病诱因各异 ,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故应辨证用药 ,同病异治 ,方取佳效 ,兹举验案如下。例 1 :陈某 ,女 ,63岁 ,1 991年 6月 1 8日就诊。自述近 2个月来口渴多饮 ,全身乏力 ,时而汗出 ,经某医院诊断为风热感冒服用中西药物而无效 ,同时出现尿频量多症状 ,遂来就诊。诊见患者形体瘦小 ,面容憔悴 ,心烦 ,口渴多饮 ,每隔 1 h小便 1次 ,伴口干舌燥 ,失眠 ,舌尖红 ,舌苔黄 ,脉洪数。查血糖 7.5 mmol/L,尿糖 ( ++ + +…  相似文献   

12.
<正>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外感、内伤等诸多原因均可引起发热,不同病症用药各异。现将临床上不同发热病例辨析如下。1外感发热谭某,男性,8岁,2009年9月12日因发热5 d就诊。该患5 d前突然出现发热,咽痛,在诊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以阿奇霉素静滴后热退,但晚上仍发热,体温38.4℃,咽痛,自汗,眼周  相似文献   

13.
腹水一症,成因不一,可伴发于多种疾病。祖国医学有气臌、水臌、血臌、蜘蛛臌、单腹胀、虫臌、蛊胀等之论述。现代医学可见于肝硬化、肝癌、斑替氏病、心力衰竭、肾炎肾功能衰竭、血吸虫病、结核性腹膜炎等。而以肝硬化腹水为多见。缘其病因病机之各异,脏腑气血损伤之有别,治则要区分对待,不能混同。病在肝则养肝和化,健脾行水,方如十全大补、八珍汤、五皮饮之类,慎用或避用十枣  相似文献   

14.
佘靖 《北京中医》1993,(6):8-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一直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应用。这两条治则哲理性强,充满了辩证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理解运用它,对于从理论上把握中医治疗思想,灵活地选用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  相似文献   

15.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举隅410005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听军《素问·病能论》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异治也。失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同一颈痈病...  相似文献   

16.
17.
闭经一证,病因甚多,病情演变复杂,只要辨证准确,中医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观之临床,闭经之证虽多,但不外虚实两端,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闭塞冲任为患,虚者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耗,脾肾阳虚所致,两者之中常以虚者为多,而气滞、血瘀、痰湿、肝郁诸证之往往兼杂在虚证之中.因此,治疗时往往是攻补兼施,寓通于外.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哈虹 《国医论坛》2012,27(5):44-45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对性词语,并作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同病异治"一语在《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  相似文献   

19.
20.
梁贻俊 《新中医》1991,23(6):43-44
“紫斑”是指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舌衄的一种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阴阳毒”等范畴。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虽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