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精戒断综合征(AWS)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的酒依赖者中断饮酒后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肌肉抽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其出现症状及程度与患者平时饮酒时间长短,饮酒速度和量成正比关系,与酒的种类及身体健康情况有关。笔者近年来在临床运用药物加心理疗法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病例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种植体周围炎是指由于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而发生软硬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炎症,它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如牙龈肿胀、出血、溢脓和变薄等症状,甚至会导致牙槽骨被炎症吸收、种植体脱落等[1-2]。术后居家护理效果则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3]。据报道,基于知识、信念、行为(KABP)护理模式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建立积极的康复信念,以便他们能够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并积极参与疾病预防[4]。  相似文献   

3.
李云波  王坚 《哈尔滨医药》2011,31(2):149-149
由于我省处边疆地区,受民族风俗习惯影响,饮洒人群呈普遍状态,其特点年龄小,饮酒量大,长期饮酒,酒依赖者逐年增多,导致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为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1].在我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饮酒中断,从而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使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甚致可危及生命,现将酒精性肝硬化并发戒断综合征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精依赖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合并呼吸肌麻痹的中毒患者死亡率高,我院急诊室在2013年12月-2014年4月共收治酒精成瘾综合征患者口服农药中毒3例。由于农药中毒与酒精戒断的躁动、抑郁、沮丧等病症不易区分,容易混淆,加上患者病情重,语言表达不准确,容易发生意外。由于我科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例患者均住院14d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过量则导致全身器官的损害。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的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中断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以精神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使临床医生漏诊或误诊。因此,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近年来共收治酒精戒断综合征1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病,发病率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有1/50的患者在20年内发展为胃癌[2]。现代医学治疗多根据患者症状选用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虽能暂时缓解或减轻症状,但病情易复发,给患者生活、生理造成极大困扰。  相似文献   

7.
叶嫩妹 《福建医药杂志》2023,(1):175-176+180
<正>近些年,交通、建筑等意外事故使颅脑外伤发生率显著增高,这种外界暴力所致局部受到的机械性损伤、炎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常引发继发性损伤,典型的症状就是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临床治疗颅脑外伤主要通过开颅减压以及血肿清除等手段改善临床症状,但手术是创伤性操作,易导致脑组织受损而引发诸多并发症,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需在其手术期间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2]。  相似文献   

8.
<正>创伤弧菌又称海洋弧菌,是存在于海水中的一种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于亚热带沿海地区,尤其是夏季时有感染病例的报告[1]。一旦伤口感染创伤弧菌常常出现局部皮肤组织高度肿胀,疼痛明显,伤口周围或感染肢体末端皮肤出现黑紫色,并出现黑紫色水泡,出现坏死现象,且患者常伴有发热、寒战、腹痛、腹泻、呕吐、低血压、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感染初期为感染部位或肢体感染,并迅速进展,肾、肺、肝、血液系统等多器官组织受累并衰竭,若进展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2021年8月,我院收治1例不典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患病率大幅增长,至2020年乳腺癌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7%[1]。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2]。目前,乳腺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3-4]。乳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后患者多处于中晚期,治疗方式以手术及术后化疗为主。术后伤口的恢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癌症的恐惧等造成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5]。睡眠质量下降不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患者睡眠障碍至关重要[6-7]。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睡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可影响人体内代谢平衡[2]。睡眠不足或过多与血糖升高[3,4]和脂代谢异常[5]有关。睡眠时长异常引起T2DM、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升[6~8],其中短时间睡眠为T2DM和肥胖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10]。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协会主张成年人的最佳夜间睡眠时长为至少7h,不足6h为睡眠剥夺或过少,多于9h则为睡眠过多[11]。约1/3~1/2的T2DM患者存在睡眠异常情况[12~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山东省戴庄医院2011年-2019年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分析其共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研究单位2011年10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7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将研究对象分为共病组(n=384例)和非共病组(n=23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分析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率为14.0%(384/2740),精神分裂症占27.6%;双相情感障碍占25.8%;抑郁障碍占24.5%;其他共病精神障碍占22.1%。共病组患者女性(χ2=8.283,P=0.008)、汉族(χ2=10.606,P=0.003)、有害性使用(χ2=181.965,P<0.001)、无戒断状态(χ2=51.553,P<0.001)、无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χ2=22.750,P<0.001)、无...  相似文献   

12.
<正>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能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病症[1]。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自身免疫等有关[2]。临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3],可单发也可多发,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4]。临床上将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目前手术方式治疗在临床中多见。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逐渐被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5]。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术方式[1]。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和改善下肢活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2]。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只有配合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才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3]。目前,患者的健康教育多以发放宣教手册或护士单向灌输式的信息输出为主,无法准确地评价和反馈患者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导致健康教育效果欠佳[4]。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是经股动脉将动脉导管超选至为子宫肌瘤供血的子宫动脉,注入栓塞颗粒,阻断血供[1],广泛应用于不愿意妇科手术、有保宫意愿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与传统UAE相比,新开展的经桡动脉UAE术术后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及下肢制动,舒适性及安全性更佳,利于患者术后护理及快速康复[3-4]。  相似文献   

15.
<正>前列腺癌起病多与遗传因素、性活动、饮食习惯等有关,患者多以血尿、尿频、尿急为主要表现[1],并伴有一定的尿流缓慢、尿流中断、尿后滴沥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微创腔镜技术成熟,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前列腺癌手术中应用广泛。但前列腺癌根治术仍属于有创术式,术后仍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2]。护理路径可为患者提供有序、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而层级划分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作为新生儿多发疾病,其主要因围生期缺氧造成,据报道,我国HIE发生率为3%~6%[1]。目前,临床多根据HIE患儿临床体征予以吸氧、控制惊厥等对症治疗,以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但数据显示,有20%~30%的存活患儿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2]。同时,由于HIE患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影响机体代谢功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发心肌损伤,加重病情[3]。而相关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7.
<正>听神经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听神经瘤的主要发病部位是前庭神经、耳蜗等处,是诱导眩晕、耳聋、颅内高压等临床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2]。临床实践中发现,直径超过3cm的大型听神经瘤因发病位置相对更为深入,结构更为复杂,一旦出现肿瘤压迫或手术损伤,将会对患者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造成严重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对于大型听神经瘤,现阶段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可逆过程[1-2],主要为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受损。2020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亿[3-4]。为进一步减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关键在于糖尿病前期把控和干预,这也符合我国慢性病的政策防控[5]。间歇性断食是指正常能量摄入和能量摄入受限交替进行的一种新的饮食模式[6],相较于传统的节食模式,带来更多的减重获益,同时能够维持β细胞稳态,改善葡萄糖耐受性,逆转糖尿病表型。  相似文献   

19.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性肿瘤[1],老年人多发,尚不可完全治愈。近年来,虽然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2-3],但仍有多数患者演变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4],特别是高危MM患者复发时间会更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R/R MM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CAR-T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取得[5],CAR-T细胞作为骨髓瘤常规治疗手段指日可待。然而对CAR-T治疗的相关毒副反应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报道1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经CAR-T治疗后并发CAR-T细胞相关性脑病综合征(CAR-T cell-related encephalopathy syndrome,CRES)的诊疗经过,期望通过病例报...  相似文献   

20.
<正>陪伴分娩是指医务人员或家属陪伴产妇渡过分娩的全过程,有研究显示,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对于初产妇,陪伴分娩更为重要[1],但也有研究表示,家人的陪伴只是减少恐惧、缓解紧张、提供精神支持[2],对于分娩结局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对于不能提供帮助的陪伴者,产妇反而不能更好的应对产程变化[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