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优选酮通颗粒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酮通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先以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辅料的类别及其比例;再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以乳糖:糊精=3:2为最佳辅料配比;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辅料按1:2的比例混匀,以7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乙醇用量为12%(mL·g~(-1))。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0%。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天钩平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天钩平肝汤及颗粒样品中川芎、首乌藤、葛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煎剂、颗粒及其药材样品中天麻素、栀子苷、葛根素、黄芩苷的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 川芎、首乌藤、葛根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高,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栀子苷、葛根素、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12.68~608.52 ng、75.00~180.00 ng、17.75~425.88 ng、50.00~1 200.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6%,98.80%,99.11%,98.57%,RSD分别为1.24%,1.84%,1.07%,1.46%(n=6);颗粒各活性成分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7.52%,78.78%,71.16%,76.62%,明显高于煎剂。结论 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天钩平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抗早颗粒的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以颗粒得率和水分为评价指标,考察雾化压力、喷雾速率、物料温度,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流化床制粒工艺。结果 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影响显著,最佳水提工艺为加 8 倍量水,提取 2 次,每次 40 min。雾化压力和喷雾速率对流化床制粒工艺的颗粒得率影响显著,最佳成型工艺为喷雾速率 20 r / min,雾化压力 0. 14 MPa,物料温度55 ℃。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性好,可用于抗早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交试验优选参芪颗粒干法制粒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参芪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方法:以一次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以羧甲基淀粉钠、乙醇、聚维酮K30、乳糖分别与参芪浸膏粉的比例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辅料配比;以一次成型率为评价指标,以轧辊压力、浸膏粉水分含量、轧辊转速、进料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最佳辅料配比为加入参芪浸膏粉用量的0.05倍羧甲基淀粉钠、0.03倍乙醇、0.02倍乳糖;最佳制粒工艺为轧辊压力2.0MPa、浸膏粉水分含量2.0%、轧辊转速10r·min-1、进料转速14r·min-1。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参芪颗粒。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优选排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提用量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排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2倍药材量水,煎煮120min,煎煮3次,干燥、粉碎,再用40倍药材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趁热过滤,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且重现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护肝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护肝颗粒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制粒难易、每日服用量、粒度、溶化性为指标,综合评价护肝颗粒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搭配为浸膏粉、可溶性淀粉(1∶1.5),浸膏粉水分含量应当小于3%,用60%乙醇润湿。制粒过程顺利,粒度均匀。结论:本成型工艺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门氏养荣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及芍药苷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吸湿性、堆密度和休止角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制粒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制粒工艺:以糊精及可溶性淀粉为辅料,干膏粉与辅料比为1∶1,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为黏合剂。结论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合理,简单可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优选仁志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得膏率、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小鼠咳嗽次数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表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用5倍量的溶剂提取2次,所得的浸膏加60%乙醇溶解,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4倍量糖粉-淀粉的混合物(糖粉∶淀粉=3∶2,淀粉在105℃干燥1h),混合均匀后制成软材,过筛、干燥、整粒,即得疏松的淡黄色颗粒。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欣脑泰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PEG4000与PEG6000比例为1:1,料温85℃,滴距为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