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优选酮通颗粒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酮通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先以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辅料的类别及其比例;再采用正交试验,以成型率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以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以乳糖:糊精=3:2为最佳辅料配比;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辅料按1:2的比例混匀,以7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乙醇用量为12%(mL·g~(-1))。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0%。结论:该成型工艺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脑通颗粒成型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糊精用量、阿司帕坦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制粒难易程度、口感、外观、粒度、溶化性及其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并考察颗粒的吸湿性。结果:最佳制粒工艺为乙醇浓度85%,糊精用量为45%,阿司帕坦用量为1%,测得临界相对湿度为70%。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脑通颗粒处方组成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天钩平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天钩平肝汤及颗粒样品中川芎、首乌藤、葛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煎剂、颗粒及其药材样品中天麻素、栀子苷、葛根素、黄芩苷的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 川芎、首乌藤、葛根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高,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栀子苷、葛根素、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12.68~608.52 ng、75.00~180.00 ng、17.75~425.88 ng、50.00~1 200.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6%,98.80%,99.11%,98.57%,RSD分别为1.24%,1.84%,1.07%,1.46%(n=6);颗粒各活性成分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7.52%,78.78%,71.16%,76.62%,明显高于煎剂。结论 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天钩平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钱芳  陈煜 《中国药业》2022,(13):62-66
目的 优选抗早颗粒的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以颗粒得率和水分为评价指标,考察雾化压力、喷雾速率、物料温度,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流化床制粒工艺。结果 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影响显著,最佳水提工艺为加 8 倍量水,提取 2 次,每次 40 min。雾化压力和喷雾速率对流化床制粒工艺的颗粒得率影响显著,最佳成型工艺为喷雾速率 20 r / min,雾化压力 0. 14 MPa,物料温度55 ℃。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性好,可用于抗早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指标,以提取物与基质比例、冷凝液温度、滴速和滴头口径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2,冷凝液温度为14℃,滴速为30d.min-1,滴头口径为2.50mm/3.62m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所制得的滴丸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番泻叶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番泻叶提取物)与基质(PEG4000与PEG6000的比例为1:2)以1:3比例混合均匀,90℃保温下倒入滴丸机中,以滴距5 cm滴入液体石蜡冷凝剂中,冷却,固化成丸。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玄栀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影响玄栀颗粒成型的关键因素,以成型率、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多指标权重综合评分,优化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成型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95%,浓缩液量(g)与糊精用量(g)比例为1:1.3;浓缩液量(g)与润湿剂量(mL)比例为1:0.2.结论 此工艺重复性高、简单易控,可...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参芪颗粒干法制粒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参芪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方法:以一次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以羧甲基淀粉钠、乙醇、聚维酮K30、乳糖分别与参芪浸膏粉的比例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辅料配比;以一次成型率为评价指标,以轧辊压力、浸膏粉水分含量、轧辊转速、进料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最佳辅料配比为加入参芪浸膏粉用量的0.05倍羧甲基淀粉钠、0.03倍乙醇、0.02倍乳糖;最佳制粒工艺为轧辊压力2.0MPa、浸膏粉水分含量2.0%、轧辊转速10r·min-1、进料转速14r·min-1。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参芪颗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痛风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在确定辅料配比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颗粒的外观、成型性、水分含量、流动性、溶化性和吸湿性作为综合指标,考察浸膏粉与辅料配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和用量的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甘露醇乳糖=0.1:1:0.5)比为1:2,乙醇体积分数为80%,乙醇用量为11%。结论:该复方颗粒的成型率高,抗吸湿性强;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滋肾养阴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80%乙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依次为3、2、1h,加水量依次为9、6、6倍量。结论:优选的工艺节省时间、节约能源,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复方当益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溶解性、吸湿性和流动性为考察指标,用La(34)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采用糊精作为稀释剂,水为润湿剂,混合粉末与润湿剂用量比为10:4.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钊华  关骏良 《中国药房》2005,16(14):1053-1055
目的:优选排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提用量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排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2倍药材量水,煎煮120min,煎煮3次,干燥、粉碎,再用40倍药材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趁热过滤,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且重现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护肝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护肝颗粒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制粒难易、每日服用量、粒度、溶化性为指标,综合评价护肝颗粒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搭配为浸膏粉、可溶性淀粉(1∶1.5),浸膏粉水分含量应当小于3%,用60%乙醇润湿。制粒过程顺利,粒度均匀。结论:本成型工艺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门氏养荣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及芍药苷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吸湿性、堆密度和休止角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制粒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制粒工艺:以糊精及可溶性淀粉为辅料,干膏粉与辅料比为1∶1,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为黏合剂。结论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合理,简单可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筛选酮通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可变因素,以葛根素、总黄酮醇苷含量及药材提出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酮通方剂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客观可行、稳定合理、重现性较好,为大批量工业化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苦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对苦参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苦参碱提取率作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苦参配方颗粒的优选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0min,煎煮二次,每次提取1h。结论该提取工艺能够有效地提取苦参碱,且适用于大生产,可作为苦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择骨炎宁颗粒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水煎工艺。结果:骨炎宁颗粒最佳水煎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60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愈肠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愈肠颗粒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愈肠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经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实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处方量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提取液用70%乙醇沉淀。结论:该工艺简单方便,稳定可行,可作为愈肠颗粒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致臻 《中国药房》2008,(36):2827-2828
目的:优选仁志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得膏率、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小鼠咳嗽次数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表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用5倍量的溶剂提取2次,所得的浸膏加60%乙醇溶解,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加4倍量糖粉-淀粉的混合物(糖粉∶淀粉=3∶2,淀粉在105℃干燥1h),混合均匀后制成软材,过筛、干燥、整粒,即得疏松的淡黄色颗粒。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田凤  杨书良 《黑龙江医药》2007,20(2):132-134
目的:确定欣脑泰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PEG4000与PEG6000比例为1:1,料温85℃,滴距为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