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器官运动与角量参数变化的超声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并能完成有效Valsalva运动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会阴超声检查,并且在静息状态下获得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图像。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脱垂分为脱垂组与非脱垂组。参考盆腔器官脱垂Green分型法将患者分为GreenⅠ型组、GreenⅡ型组与GreenⅢ型组,比较各组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β角)、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距离(BSD)、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中轴线的夹角(α角)等角度参数变化、动作状态下角度参数变化。结果脱垂组精细状态下与Valsalva运动状态α角,均高于非脱垂组(P<0.05);脱垂组精细状态下BSD,低于非脱垂组(P<0.05);脱垂组Valsalva运动状态BSD,高于非脱垂组(P<0.05);GreenⅠ型组精细状态下与Valsalva运动状态α角,均高于GreenⅡ型组、GreenⅢ型组(P<0.05);GreenⅠ型组精细状态下BSD,高于GreenⅠ型组(P<0.05);GreenⅠ型组Valsalva运动状态BSD,低于GreenⅠ型组(P<0.05)。结论将超声用于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效果理想,能反映器官脱垂患者器官运动及角量情况,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50例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与50例未产的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图像结果,比较两组盆底横断面的声像图,观察盆底各组织、器官的形态及大小特点。结果盆底器官脱垂妇女较未产妇的盆膈裂孔明显增大(P<0.05),且形态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未产妇为正常的菱形而盆底脱垂妇女为类圆形,盆底脱垂妇女的耻骨内脏肌与耻骨联合断裂,且阴道周围结构有缺损。结论盆底三维超声能快速、有效地扫查女性的盆底结构,而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存在盆膈裂孔大小、形态及结构异常,这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POP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Ⅳ度50例为实验组;Ⅱ~Ⅲ度52例为对照组;以盆腔器官脱垂生存质量问卷(P-QOL)表做为评价指标,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P-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P-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数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近期无复发病例。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于盆腔器官脱垂患近、中期疗效确切,无复发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手术适宜较年轻或保守子宫愿望强烈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1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6例不同缺陷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悬吊术或前盆腔悬吊加阴道后壁修补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改良尿道中段悬吊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例患者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无院内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近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盆底超声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方法 选择3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30例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盆隔裂孔情况及盆底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研究组患者盆隔裂孔宽径、长径以及面积分别为(4.75±0.52)cm、(6.94±0.62)cm、(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4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两组患者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长、手术时长、复发率及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上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利用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对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盆底表面肌电是采用经阴道/肛门电极记录盆底横纹肌潜在运动电位,经过精确的信号处理技术,分析出肌电的振幅、变异性、活动速度、运动的肌纤维类型等,来诊断和评估盆底肌功能异常。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的损伤、张力减退导致盆底支持  相似文献   

9.
白晶晶  颜士杰 《安徽医药》2015,36(12):1482-1484
目的 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经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了解术后近期情况,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 40例患者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整体手术时间平均为(133.41±56.57)min(含妇科其他操作,如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等,单独行盆底悬吊术2例),平均失血量为(109.71±70.7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4±0.71)d,其中2例因腹部切口液化,术后尿管保留时间为(4.26±1.41)d,其中1例术中膀胱损伤,术后保留导尿14 d.随访1年,2例术后阴道后壁膨出.生活质量未受影响.结论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是一种治疗子宫阴道脱垂的简单、有效、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可以进行临床术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与下尿路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9年7月-2010年11月对54例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的住院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妇科检查、POP—Q评分及尿动力学检查,探讨盆腔脏器脱垂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54例POP患者中,出现下尿路主观症状44例,其中尿失禁症状27例(压力性24例,急迫性1例,混合性2例),尿急和/或尿频27例,排尿功能障碍16例。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压力性尿失禁28例,急迫性尿失禁2例,混合性尿失禁2例,伴膀胱顺应性降低1例,腹压排尿3例。腹部漏尿点压力(ALPP)〈60cmH2O有10例,60~90cmH2O13例,〉90cmH2O7例。与尿失禁主观症状的符合率为70%(19/27);隐匿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1%(11/27),均为重度阴道前壁脱垂的患者。结论POP患者术前在减轻脱垂程度情况下行尿动力学检查可更客观地评价下尿路功能障碍,POP患者术前应了解膀胱及尿道括约肌功能,注意排除隐匿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4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观治愈率为100%。P-QOL调查结果显示,其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操作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阴式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残余尿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10.37±3.2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22.18±2.32);对照组术后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评分(21.37士5.68),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评分(31.36±4.1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支持结构中胶原代谢状态,分析胶原代谢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POP组),并选择同期20例妇科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术者作为对照(对照组),于手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3和CollagenⅢ的表达情况。结果POP组阴道前壁组织中MMP-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Ⅲ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胶原代谢活跃、胶原分解增加可能是POP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al diseases,PF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从而引起盆腔脏器移位,导致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造成的一种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对患者及家庭、社会都有严重影响。PFD包括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尿失禁(urinaryincontinence,U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聚丙烯补片在老年妇女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15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年龄均60岁以上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盆底结构正常,相关症状消失.结论 全盆底网片悬吊术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疾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围手术期应用ERAS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评分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恢复室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48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RAS联合盆底磁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老年女性盆腔...  相似文献   

18.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指盆底功能障碍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所引起,是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出现盆腔脏器脱垂,连锁发生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近年根据腔室理论,在垂直方向上将盆底分为前、中、后[1]3个腔室。不同腔室功能障碍可出现不完全相同的盆腔脏器移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骶棘韧带悬吊术与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治疗,分析治疗,总结经验。方法通过我院医师与患者沟通结合患者自主参与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时间段内的60例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用于观察疗效的患者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与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运用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以及手术中各项手术指标进行专业数据分析与比较。结果联和治疗组患者与只运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0.00%与70.00%,联合治疗明显更优,前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均,住院时间低于后者,数据分析P值低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施行骶棘韧带悬吊术与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治疗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与单纯使用骶棘韧带悬吊术对比发现,前者半年内治愈率更高,患者住院恢复时间更短,可作为有效方案在各地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式CY Liu式盆底修复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30例行阴式CY Liu式盆底修复术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指标、术后疗效、不适症状、主观治愈率和客观治愈率、术后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全部完成阴式CY Liu式盆底修复术,其中5例为阴道穹窿脱垂, 9例未切子宫, 16例切除子宫,合并阴道前壁脱垂的同时行阴道前壁修补术,合并阴道后壁脱垂的同时行阴道后壁修补及会阴体重建术,合并尿失禁的行尿道折叠术。同时合并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为(64.0±4.3)min、出血量为(42.0±7.9)ml;阴式CY Liu式盆底修复术时间为(30.0±3.6)min,出血量为(20.5±6.2)ml,术后保留尿管时间为(2.6±0.8)d,无术后尿潴留发生,肛门排气时间为(1.1±0.4)d,术后住院时间为(5.3±2.5)d, 3例发生术后骶尾部不适,外阴感觉、下肢感觉及肌张力均正常,对症处理物理治疗,疼痛不适感均在5~7 d后自行缓解。出院时均大小便正常,无发热及血肿形成,无术后感染发生,阴道轴向无偏移。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