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估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行损伤关节软骨修整、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取自体腘绳肌腱微创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0例。通过关节镜及X线观察髌骨轨迹,术后随访症状恢复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均采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取自体腘绳肌腱微创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手术方法,经14个月随访,其中9例症状、体征消失,髌骨轨迹良好,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方法全部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髌股支持带充分松解,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在不同屈伸角度下活动时的张力和髌骨运动轨迹,动态观察股骨滑车与髌骨的对应关系。用两枚带线锚钉固定肌腱在髌骨内缘,肌腱另一端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股骨内收肌结节的骨道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年,平均1.6年。均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及关节活动度受限。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研究我院近3年来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股内侧肌斜束前置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 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5个月,记录术前及术后随访时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CT测量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间距(TT-TG)值、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外侧髌股角。结果术后Kujala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TT-TG值、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外侧髌股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股内侧肌斜束前置术可以同时恢复髌骨的静力和动力稳定性,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38例(38膝),男性15例,女性23例,患者术前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先行膝关节镜下检查明确诊断,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所有患者均未行胫骨结节内移术。比较手术前后髌股适配角的变化。术前及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均采用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有1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经积极换药肉芽组织新鲜后予以缝合。其余患者无关节疼痛、肿胀,无一例髌骨骨折及再脱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且最后随访时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前髌股适配角为(24±9)°,术后明显改善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4±5)分和(69.6±5.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5±4)分及(96.0±2.8)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恢复髌骨稳定,缓解症状,且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初次髌骨脱位患者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6月—2010年08月笔者所在科诊治的47例初次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非手术治疗27例,其中男10例,女17例;平均年龄(24.3±8.2)岁,石膏或支具固定于伸直位34周。手术治疗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1.8±7.6)岁,均为初次外伤性髌骨完全脱位;13例单纯行关节镜辅助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骨韧带(MPFL),余7例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MPFL重建术。定期随访并对照分析两组患者髌骨脱位复发率、影像资料以及基于Kujala评分和Lysholm评分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患者25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其中有4例复发脱位,平均Kujala评分76.2分,Lysholm评分为77.2分;手术治疗组患者19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2个月,无一例复发,平均Kujala评分83.0分,Lysholm评分86.5分,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初次髌骨脱位,关节镜辅助MPFL重建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完成MPFL重建手术21例。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性髌骨脱位,首先进行临床检查,X线片,并进行Lysholm和Tegner评分。通过关节镜检查髌骨滑动轨迹,了解髌骨软骨是否损伤,同时松解髌外侧支持带。通过髌骨内侧缘和股骨内上髁切口,确定MPFL髌骨和股骨止点,用半腱肌作为移植物,调整张力后,髌骨侧开长1.5cm,宽0.5cm骨槽,用Twin-fix螺钉将肌腱固定于骨槽内。股骨侧使用可吸收挤压钉固定。结果术后平均20.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为(72.7±14.7)改善为(95.4±6.2)(86~100)。术后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0)。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由术前(5.3±1.8)降为术后(4.3±1.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3)。结论 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行时患膝的膝关节三维步态变化情况。方法 30名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实验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利用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记录2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步频、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和三维六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平均值并相互比较。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步频、屈伸角、前后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平均步长、内外翻角、内外旋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成人的膝关节的运动周期和三维六自由度平均值相比,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步频变快、屈伸角减小、前后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199-204
目的评估单纯MPFL重建治疗不合并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经复发性髌骨脱位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6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共入选研究34位患者。术前测量患者的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T-TG),滑车发育分型以及下肢力线情况,术后第1,3,12和24月进行随访,评估指标包括:改良版的Cincinnati评分和Kujala评分,解剖学测量参数以及肌力测量。结果本研究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1±1.6)年(2.0~3.9年)。在最终随访中,未出现髌股关节不稳定的报告,也未发现影像学上髌骨脱位或半脱位的证据。主观评分方面,Cincinnati改良评分平均从术前的(52±22)分升高到(89±29)分(P=0.001)。Kujala改良评分平均从术前的(45±12)分升高到(83±21)分(P=0.003)。Tenger评分从术前的(2.1±0.6)分增加为(4.6±1.1)分(P=0.021)。客观表现方面,术前平均Insall-Salvati指数为(1.1±0.2),术后为(1.1±0.7),P=0.07,未出现高位或低位髌骨。患侧和对侧肢体的等张肌力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7)。结论对于术前没有任何骨性解剖学异常因素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单纯重建内侧髌骨股骨韧带,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髌股关节脱位是临床比较严重的髌股关节疾病.该疾病治疗方式多样 ,大多数医生愿意选择手术治疗 ,但尚无哪一种手术方式被推荐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分析髌骨脱位患者12例,行股薄肌腱髌骨双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功能基本恢复,可恢复正常运动。结论采用自体股薄肌腱髌骨双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可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移植应用于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方法对于治疗髌骨不稳定的疗效情况。方法选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经关节镜检查确认为髌骨不稳定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式,针对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况在手术前后做Lysholm评分。结果经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脱位发生,膝关节稳定性增强,X线片检查髌骨关节对合良好,恐惧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92.7±3.8)分,明显高于术前(73.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试验中利用自体半腱肌移植来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髌骨不稳定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恢复良好,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相关病理因素,以扩大其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试验组采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 28%,低于对照组的50. 00%(P <0. 05);治疗后,2组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随访,2组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2组均无恶化或者死亡病例。结论 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更具个性化,更精准,且创伤也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在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中应用3D打印导板联合混合现实技术,能准确按术前设计定位骨道制备。方法 通过5例患者术前建模,设计骨道,打印3D导板,术中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制备骨道情况,术后通过复查的影像资料测量验证制备骨道与术前设计的差异。结果 通过术后对制备骨道的影像测量,观察到通过该技术制备的骨道能够精准还原术前设计,准确性高。结论 通过3D打印导板联合混合现实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中初步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后期进一步与传统技术的优劣对比研究,优化设计流程,制备简便、易用、准确的3D导板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松解辅助韧带重建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94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远端重排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松解辅助韧带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髌骨相关指标[髌骨适合角(CA)、髌骨倾斜角(PTA)、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及膝关节功能[采用牛津膝关节功能评估问卷(OKS)评估]。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CA、PTA、TT-TG值均较术前小(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CA、PTA、TT-TG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OK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P<0.05)。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辅助韧带重建术与远端重排术均可有效恢复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髌骨稳定性,与远端重排术相比,关节镜下松解辅助韧带重建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朱庆军  霍文玲 《河北医药》2010,32(20):2829-2831
目的随访对比观察传统胫骨结节截骨前内侧移位术与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股关节对合不良引起的髌股关节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诊32例因髌股关节对合不良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患者行胫骨结节截骨前内侧移位术治疗14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18例。术前术后进行手法检查髌骨稳定性。以Lysholm评分、IKDC主观评分、Kujalakneescore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测量髌骨外移度及髌骨倾斜角。应用统计学方法SAS软件包分析随访数据。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手法检查髌骨稳定性:移位术后髌骨不稳发生率28.6%,重建术后为5.6%。术后髌骨稳定性重建组好于移位组(P〈0.05)。术后2组髌骨倾斜角和髌骨外移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Lysholm评分、IKDC主观评分、Kujalakneescore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并且重建组好于移位组(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明显提高髌骨稳定性,改善膝前痛症状,髌股韧带重建术优于胫骨结节前内侧转移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种植导板对牙列缺损患者手术精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牙科收治牙列缺损患者4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种植导板辅助的空腔种植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3D打印种植导板辅助的口腔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术前模拟种植部位与术后实际种植部位进行匹配,采用DICOM数据三维重建种植位置和角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颈部近远中向、颊舌向及垂直向偏离距离和近远中向、颊舌向角度偏离值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00)。结论采用3D打印种植导板能够有效降低牙列缺损患者修复位置和角度的误差,确保种植体种植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关节镜下三联术治疗复方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46例,通过应用关节镜辅助进行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三联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Q角的变化及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术后4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随访1年内无再次复发,有6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前侧疼痛但与手术前比较显著减轻,手术前后IKDC评分为(36.3±4.1)分、(86.9±5.6)分,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为(53.7±4.7)分、(92.3±4.8)分,治疗前后Q角为(23.1±0.1)°、(11.7±1.1)°,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运动能力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应用关节镜下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使患者关节创伤面小、恢复快且不易反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3D FIESTA)和常规序列在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对50例患者的55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I(SET1WI,FSEPD/T2WI)和3D FIESTA序列扫描。依据MRI图像表现将ACL损伤分级,分析比较上述序列对ACL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Kappa值。结果 3D FIESTA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Kappa值均较常规序列高,分别为94.6%、77.8%、89.1%、0.745。结论 3D FIESTA序列图像采集时间短,显示ACL损伤的准确率高,是常规膝关节序列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对踝足疾病应用3D打印矫形鞋垫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鞋垫适合度.方法 对2018年1-8月在该中心住院的14例踝足疾病患者和职工应用矫形鞋垫前后,即刻利用三维步态捕捉分析系统进行运动学[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活动范围(R O M)]和动力学参数(膝关节内收力矩峰值,踝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