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心理因素和医学生健康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锦州医学院在校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21人。对每个受试对象有关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使用 Zung 焦虑自评表和 Zang 抑郁自评表。数据处理用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愉快生活事件、健康状况、生活满意感、偏食、慢性病、失眠等6个因素均是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中国高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进行的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6 318名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5个维度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抑郁症状的高龄老年人在性别、体重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饮酒、锻炼、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收入、健康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1.39,95%CI:(1.15,1.69)]、丧偶[OR=1.33,95%CI:(1.06,1.65)]、独居[OR=1.35,95%CI:(1.10,1.66)]是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锻炼[OR=0.65,95%CI:(0.53,0.80)]、健康状况好[OR=0.22,95%CI:(0.18,0.2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特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F-36量表对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93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病例组各维度得分(除心理健康)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疏导,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疗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了解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老年人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了解不同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的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SAS、GDS、SCSQ、LSIA量表,采用分层及方便抽样方式对绍兴市8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轻度及以上焦虑的老年人占29.56%,有轻度及以上抑郁老年人的占45.66%;独居或养老院老人焦虑水平高(P<0.05);女性、文化程度低、农村、独居老人抑郁水平高(P<0.01);健康老人焦虑、抑郁水平低于患病老人,积极应对、生活满意度高于患病老人(P<0.01);健康与焦虑老人在抑郁、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与抑郁老人在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绍兴市老年人群中焦虑、抑郁问题突出;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是影响老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健康状况、情绪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养老机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增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九江两所养老机构中80岁以上的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86名老年人幸福感均分(29.88±12.76)分,生活满意度得分(22.26±8.46)分。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等是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惑和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在工作中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罗维  刘登  艾贺玲  胡敏  朱瑜  陈琦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632-2637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和彭浦镇高龄(年龄≥80岁)悬空老年人224例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对医疗服务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分析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7.3%。高龄悬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以一般为主(占39.0%)。不同居住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种数、自评视力状况、自评听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护理服务使用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佳,且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对于进一步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护理服务、生活服务等社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蕊  高睿 《吉林医学》2013,(35):7427-7429
目的:调查西安市4家三级乙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的情况。方法:方便抽样,选取100名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已婚未孕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前焦虑量表总分、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产前保健中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教,有利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背景 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均值,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是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重点人群。目的 探索自评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为建设保障老年人口健康的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是由北京大学主持的大型跨学科数据调查项目,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150个区县、450个村居、约1.8万余名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跟踪调查数据库。CHARLS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结构和经济支持、健康状况、体格测量、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工作、退休和养老金、收入、消费、资产,以及社区基本情况等。本研究利用2015年CHARLS追踪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变量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中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消费、资产中的收入;体格测量中的身高、体质量;健康状况中的一般健康状况和疾病史;生活方式中的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吸烟、饮酒;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中的是否门诊就诊、是否住院等。以Andersen 模型为理论框架,使用SPSS 20.0软件通过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选取的研究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 089名老年人应答了自评健康状况,其中3 266(79.87%)名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差;自评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中,265(8.11%)名过去1年应住院而未住院。8 340名老年人应答了最近4周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其中1 681名老年人有门诊就医经历,门诊服务利用率为20.16%;8 344名老年人应答了过去1年住院情况,其中1 382名老年人有住院经历,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率为16.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戒烟者、自评健康状况差者门诊服务利用率分别是仍然在吸烟者、自评健康状况好者的1.505、2.636倍(P<0.05);≥80岁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率是60~69岁老年人的1.666倍,不饮酒者住院服务利用率是每月饮酒超过1次者的1.613倍,已戒烟和从未吸烟者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是仍然在吸烟者的2.204、1.698倍,自评健康状况差者住院服务利用率是自评健康状况好者的2.630倍(P<0.05)。结论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整体欠佳,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卫生服务利用,应进一步加强自评健康在卫生服务利用中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差异,并探究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为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东部地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52( P<0.01)、0.338( P<0.001)〕。性别、户口类型、教育年限、人均消费性支出、吸烟、饮酒状况、社会活动参与度、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显著。结论 老年人自评健康存在地区差异。卫生政策应适当的向中、西部倾斜,合理布局中、西部卫生资源;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不断缩小地区间经济和教育水平差异;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估人群健康生存状况的指标,既考虑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质量,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3—4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2018年的随访数据,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70岁老年人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进而估算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0岁老年人5 261例,其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随年龄组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均以70~72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7.85年和16.62年。88~90岁年龄组之前的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高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88~90岁年龄组及其之后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均稍低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焦虑情况是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低龄、已婚和不焦虑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保护因素,而男性和受教育年限低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应该加强对高龄、独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视,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重视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高龄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①SCL-90测试:与中国常模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②SDS、SAS测定高于40分以上的分别占17.6%和20.5%。结论理工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期望过高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耘  李萍  朱孔美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1):705-706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对临沂师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更多的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住院失眠症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此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0名患者进行测查,测查了28名无睡眠障碍的健康对照者. 结果 失眠症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附加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01),迫、人际关系敏感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失眠症患者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括身体不适、焦虑、抑郁情绪、强迫、人际关系敏感、为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尤拉 《中外医疗》2011,30(26):1+4-1,4
目的探讨我市农村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我市随机选取农村4所中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组成的调查问卷测查进行调查。结果 SAS、SDS得分与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各因子呈正相关。另外,SAS、SDS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明显相关性,而SAS、SDS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农村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生活事件和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方法抽样调查唐山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为:患慢性病数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疲乏感、生活满意度、目前工作情况、年龄、性别、焦虑。结论老年人健康自评受到来自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在接受健康自评调查的2 335名老年人中,分别有6.38%和40.21%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农村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的非完全自理比例均明显高于城区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洗澡"、"自己乘车"、"上街购物"、"走半里路"、"剪脚趾甲"和"上下一层楼"等项目的非完全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活非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明显较自理老年人差。在各因素中,进食(OR=7.51,95%CI:3.55~15.89)和室内活动(OR=7.36,95%CI:4.29~12.64)是与健康自评有关的、主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自评健康状况能够作为衰弱的简易评估指标,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个体衰弱风险更高。然而在淡漠老年人群中,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间的关联强度可能不同,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法在衰弱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法在淡漠老年人衰弱评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南京市和连云港市社区老年人共384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79名来自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东山社区,205名来自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社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评估量表(FFP)、老年人抑郁量表淡漠分量表(GDS-3)、自评健康条目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对衰弱的影响,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的模型1分析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衰弱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绘制简单斜率图。结果 384名社区老年人中位FFP、自评健康条目得分分别为1.00(2.00)、4.00(1.00)分,淡漠检出率为55.5%(213/384)。广义线...  相似文献   

18.
庞建妮  张霜霜 《吉林医学》2013,(36):7772-7772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解,探讨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0名手术室护士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均高于正常人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的抑郁症的发生率和焦虑的发生率都明显的高于普通人群和一般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社会地位不相符是造成护士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斌  袁园 《中国乡村医生》2022,(28):133-135
目的:了解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及医疗照护需求,为提供家庭医疗照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医疗照护需求调查表对陆家嘴社区内100名居家失能老人及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共纳入对象100例,其中21名(21.0%)老年人患0~1种慢性病,56名(56.0%)老年人患2~3种慢性病,23名(23.0%)老年人患≥4种慢性病。100名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为(59.16±10.52)分,其中84%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重度焦虑率达16%,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为(53.61±10.91)分,其中47%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重度抑郁率达5%,两者评分均与BI指数呈负相关。调查100名失能老人及照顾者对医疗照顾的需求情况,其中61%对上门诊疗有需求、53%对社区康复有需求。结论:居家失能老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其照顾者易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对上门诊疗和社区康复需求较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对失能老人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切实践行“医养结合”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汪苗  潘庆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3963-3970
背景 焦虑是影响老年人健康老化过程的常见心理问题。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对象多为局部地区的城市或农村老年人,针对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展开的调查较少,且较少研究行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目的 调查全国老年人焦虑发生状况,比较并分析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2月采用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选取年龄≥60岁、接受了焦虑状态调查且关键变量值完整的老年人14 417例作为研究对象。焦虑状态的测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以居住地分层(城市/农村),比较不同特征(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生活方式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老年人焦虑发生情况的差异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城、乡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因素。结果 14 417例老年人中,1 751例出现焦虑症状,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15%。其中轻度焦虑者1 400例(79.95%),中度焦虑者256例(14.62%),重度焦虑者95例(5.43%)。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13.05%(1 459/11 183)比9.03%(292/3 234),χ2=37.946,P<0.001〕,且农村焦虑老年人焦虑严重程度高于城市焦虑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西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及不吸烟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是城市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女性、居住地为中部地区、自评经济状况为一般和困难、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和不好、自评生活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患重病不能及时就医及饮食口味偏咸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时间7~8 h和>8 h是农村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农村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且城、乡老年人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焦虑状况进行干预时应考虑城、乡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