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订出特定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将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不同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特定护理,能明显缩短从受伤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缓解术后不同时期患肢疼痛程度,显著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化呼吸道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髋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标准化呼吸道管理的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参数(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肺部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误吸、肺不张)发生情况,术后7 d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 Harris、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呼吸道管理,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预防肺部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3.
沈菊艳 《当代护士》2016,(12):51-5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1月、3月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FTS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采用FTS理念进行护理有助于减轻其术后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5.
申亚梅 《妇幼护理》2024,4(7):1721-1723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60 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30 例)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对照组(30 例)使用传统常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髋关 节 Harris 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 后 1、3、7 天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1、3、6 个月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 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关节功能,加速患者康复,减轻疼 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12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实施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ERAS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可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在急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37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急诊住院手术的40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程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48h内手术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48h内手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ERAS理念下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护理,可提高48h手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多模式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住院的7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比较2组患者疼痛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组间=6.046,P<0.001),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255,P<0.001; t=9.719,P<0.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 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论的多模式镇痛方法能明显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应用手术室损害控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实施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4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损害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ICU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无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损害控制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髋关节评分,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主导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58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272例;观察组采取骨科主导多学科协作模式下ERAS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骨科主导多学科协作模式下ERAS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输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秦玲 《中国临床护理》2015,7(2):159-160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79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术后6个月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1、2、6个月时相点的Harris髋关节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 d、7 d、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拟行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FTS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30例拟行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两组均提高(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第2、4、6天VAS评分比较,两组均降低(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THA治疗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FTS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微型营养评估表(MN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的自主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疼痛程度,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术后6个月内进行康复操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操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62-5463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45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照两组手术各观察指标、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以及远期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更多,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则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均逐渐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改善幅度相对更优(P<0.05);试验组远期并发症率为4.4%,相较于对照组的22.2%明显更低(P<0.05)。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极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长,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发生,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较为适用于全身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程管理法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在病人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将过程管理法应用到护理中。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疾病管理知识知晓率,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出院6个月后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管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GQOL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过程管理法实施护理工作能够加快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S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FTS组开展FTS理念下的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记录2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且FTS组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FTS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P 0.05); 2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0.05),且FTS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FTS护理干预应用于THA治疗的股骨胫骨折患者,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轮椅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骨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麻醉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骨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康复轮椅协助其早期进行离床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多功能康复轮椅协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进行离床锻炼,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按普外科围术期护理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能加速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