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CRS)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对鼻窦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CRS患者,用简单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置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对照组则术后鼻药物喷剂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鼻窦黏膜恢复(Lund-Kennedy评分)、鼻黏膜纤毛输送率、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SNOT-20),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后,两组息肉、水肿、鼻漏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瘢痕、结痂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及SNOT-20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0.00%vs 2.44%)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置入CRS...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鼻内镜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讨运用电凝止血在鼻内镜术后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鼻腔行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治疗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痛情况、术后出血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62.00%的患者嗅觉正常,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SNOT-20评分、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和鼻腔黏液纤毛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黏黏黏。且观察组患者机体功能评分、情绪状态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CRS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鼻腔状态、机体能力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黏膜形态恢复及上皮化情况,比较并分析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及黏膜鼻内镜下评分,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促进术后鼻黏膜功能修复及上皮化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鼻内镜术后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方法 鼻腔鼻窦肿瘤患者32例,分别统计实验组(使用ADM)与对照组(未使用ADM)患者术前及术后1、2、4、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Lund-Kennedy评分(LKE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通过上皮化率对两组患者在4、8、12周上皮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2周开始,实验组的黏膜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单独的体征来看,结痂情况在术后1~4周,实验组的LKE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实验组的瘢痕LKE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12周的上皮化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术区黏膜覆盖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的促进黏膜上皮化从而缩短黏膜上皮化时间,改善鼻腔黏膜结痂瘢痕等情况,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腔鼻窦形态及其影像学表现,探讨嗅觉障碍与鼻腔鼻窦形态和影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7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测试嗅觉功能,同时行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进行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及Kennedy鼻内镜评分,并观察嗅裂区阻塞情况,对检查及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嗅觉正常(17.1%),10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61.9%),37例患者嗅觉丧失(21%);②Lund-Mackey鼻窦CT评分与嗅觉障碍的程度存在正相关(P<0.01);③Kennedy鼻内镜评分的变化与嗅觉障碍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①嗅觉功能障碍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②Lund-Mackey鼻窦CT评分系统对于嗅觉障碍的初步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③Kennedy鼻内镜评分系统更侧重于评价鼻腔总体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48例(94侧)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以及霉菌性鼻窦炎和鼻窦囊肿患者,随访1年、2年,分析手术前后鼻内镜检查、冠状位鼻窦CT检查结果,用Lund-Kennedy内镜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系统评分观察手术效果,以SNOT-20调查表评价预后.结果 患者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SNOT-20评分表中各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内镜检查见窦口通畅,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8侧)窦口肿胀、狭窄可在术后随访过程重新扩大处理.1例出现眶周淤斑,无颅底和眼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操作简便,能有效解除窦口阻塞,同时能够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手术微创,出血少,安全有效.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客观上反映了手术的良好转归.对合适的伴或不伴鼻息肉的鼻窦炎病例,可单独应用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或联合标准的鼻内镜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分析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7月-2022年03月涟水县人民医院诊治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n=40)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嗅觉功能测试量表(CC-CRC)与慢性鼻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与生活质量,最后对患者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CCCRC评分为(6.91±0.73)分,高于对照组,而其SNOT-20评分为(10.27±1.48)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临床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且并发症与疾病复发率均较低,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联合应用桉柠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慢性鼻-鼻窦炎Ⅱ型2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联合应用桉柠蒎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病例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桉柠蒎联合治疗,能有效促进鼻腔鼻窦黏膜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恢复,显著改善鼻腔鼻窦通气,缩短干鼻时间,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内镜鼻窦手术后主观嗅觉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26例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SNOT-22量表中嗅觉功能评分改善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术前Lund-Kennedy内镜评分与术前嗅觉评分的关系。结果 126例慢性鼻窦炎中115例(91.3%)出现嗅觉障碍,其中92例(80.0%)术后主观嗅觉功能改善。饮酒、吸烟、哮喘、修正手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6影响慢性鼻窦炎术前嗅觉评分(P0.1),术前Lund-Kennedy内镜评分与嗅觉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功能,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9.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鼻息肉手术预后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鼻息肉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的预后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确诊为鼻息肉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FESS+术后SIT组;Ⅱ组:FESS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症状及体征评分并进行对比,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法及CT(Lund-Mackay)评分法。结果:2组患者术后1年及2年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鼻内镜评分、CT评分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Ⅰ组疗效优与Ⅱ组。结论:SIT可减少鼻息肉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患者主观评价和客观检查方法的研究,了解FRS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FRS患者主观评价之间,客观检查方法之间以及主观评估与客观检查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例FRS患者的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及视觉模拟量表(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以及Lund-Mackay CT评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SNOT-20中得分最高的前6项为:头面部疼痛及压迫感;流脓涕;需要擤鼻涕;打喷嚏;疲倦;沮丧、焦躁、易怒。SNOT-20总分与其他主客观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SNOT-20鼻部症状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呈正相关(r=0.536,P〈0.05),SNOT-20睡眠症状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605,P〈0.01)。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正相关性(r=0.615 0,P〈0.01),Lund-Mackay CT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呈正相关(r=0.500 4,P〈0.05),Lund-Kennedy鼻内镜检查与主观调查量表之间在统计学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FRS患者的客观评价方法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Lund-Mackay CT评分与SNOT-20鼻部症状评分以及VAS评分之间有相关性,SNOT-20睡眠症状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鼻内镜电视系统联合支撑喉镜手术对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8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声带息肉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将采取支撑喉镜手术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鼻内镜电视系统联合支撑喉镜手术的2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2%)但不明显,P>0.05。研究组的声音恢复时间、首次发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24%),P<0.05。术前,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相近,P>0.05;术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电视系统联合支撑喉镜手术不仅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器械切除,研究组35例采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复发率、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3天、7天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复发率5.71%低于对照组30.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割器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理想,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并发症情况明显改善,整体复发率较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例本院8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情绪状态、疼痛、病房环境、身体症状舒适度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除改善患者舒适度和负面情绪外,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干预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本院行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患者84例,组别以单双号划分,对照组做基础护理,试验组做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比对效果。结果 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做数据整理,数据比较,试验组均更为良好(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干预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开放术患者,可使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得到有效干预,护理质量良好,干预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术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及鼻内进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2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术后随访半年~11年,各组患者症状均消失或减轻.鼻侧切开术36例中复发8例(22.2%),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18例中,复发2例(11.1%),鼻内进路联合鼻内镜手术8例中复发1例(12.5%).复发者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鼻窦炎(CRS)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CRS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57例患者按照尘螨过敏与否分成两组,尘螨过敏者为治疗Ⅰ组,FESS术后采用皮下免疫治疗;非尘螨过敏者为治疗Ⅱ组,单纯行FESS.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并对比,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NOT-20)量表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法.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的SNOT-20及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Ⅰ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治疗Ⅱ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改善CRS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碱性等渗盐水鼻腔冲洗对于伴有咽喉反流症状或体征评分阳性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80例咽喉反流症状或体征评分阳性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2组,其中鼻内镜手术后接受碱性等渗盐水冲洗患者40例为研究组,鼻内镜术后接受生理盐水冲洗患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是否超过4.27%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层。在鼻内镜手术后2周、6周进行随访评估。评估包括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反流体征评分量表、鼻腔鼻窦结局20量表、视觉模拟量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Lund-Kenned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记录。 结果 在2周时,研究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变化量[3.0(2.0,4.0)分]>对照组[1.5(0.0,3.0)分](P=0.016<0.05);在6周时,研究组鼻腔鼻窦结局20评分的变化量[(13.4±10.3)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变化量[3.0(2.0,4.0)分]>对照组[(8.7±6.1)、1.0(0.0,2.2分)](P=0.001<0.05)。分层后,使用碱性等渗盐水冲洗的患者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4.27%的亚组在鼻内镜手术后2周的鼻腔鼻窦结局20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变化量[13.0(8.0,19.0)、(3.2±1.9)分]更大(P=0.024<0.05,P=0.030<0.05)且在术后6周的鼻腔鼻窦结局20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变化量[(15.7±9.5)、2.0(2.0,4.0)分]更大(P=0.002<0.05,P=0.005<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伴有咽喉反流症状或体征评分阳性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早期护理阶段使用碱性等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低于4.27%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65例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丁卡因实验诊断为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诊6个月以上,治愈52例(80.0%),显效10例(15.3%),无效3例(4.0%),临床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理想的鼻内镜手术后处理方式.方法 对20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处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纳吸绵材料填塞(100例)结合鼻腔冲洗,及Merocel膨胀海绵(100例)填塞结合鼻腔冲洗两种处理方式,观察两组术后鼻腔及鼻窦黏膜形态和鼻部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黏膜形态评分和鼻腔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采用纳吸绵填塞结合鼻腔冲洗的处理方式简单有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鼻部舒适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鼻腔黏膜损伤、促进鼻腔黏膜愈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鼻腔血管瘤治疗丰富手段,促进有效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取鼻内镜下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案,对照组行传统的鼻内镜下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组均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传统切除术均可作为鼻腔血管瘤手术方法选择,但相比传统切除,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有良好的微创优势,对鼻腔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侵扰和破坏小,能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