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检查点抑制药(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改变了许多肿瘤的治疗模式,提高了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其诱发的各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也限制了其在许多患者中的使用。目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irAEs的发生与ICIs的疗效相关,对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未发生irAEs的患者相比,经历过irAEs的患者在总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本文从机制及临床研究方面,就irAEs对疗效预测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临床应用中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6月接受PD-1和PD-L1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46例,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irAEs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时间、分级等。结果 646例患者中,259例患者共发生370次irAEs,发生率为40.1%。1、2级不良反应266次(71.9%),3级以上不良反应104次(28.1%)。irAEs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肤毒性(15.6%)最常见。61例(23.6%)患者发生多系统irAEs。年龄≤65岁,联合用药,使用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的患者更易发生多系统irAEs。血液系统毒性、肝脏毒性、心血管毒性发生在早期,平均发生时间为治疗3个疗程内。年龄>65岁、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行ICIs治疗可获得同等临床效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irAEs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用药方案、肿瘤类型、ICIs种类、免疫药物类型无关(P>0.05),与用药疗程有关(P<0.05)。结论 ICIs临床应用广泛,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应做好各类irAEs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上市时间短,中国人群的ICI不良反应数据不够充分,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国内ICI不良反应监测。目前ICI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包括院内监测不足、院外监测不足、缺少特殊人群监测研究以及缺少对不良反应相关机制和预测指标的深入研究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4.
对1例信迪利单抗在用药两周期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相关性肠炎及肝功能损害进行讨论分析.该患者诊断为信迪利单抗治疗后引起的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予以激素冲击治疗,以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药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的研究热点PD-1/PD-L1通路在抗肿瘤免疫的治疗意义,再对目前PD-1/PD-L1抑制药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PD-1/PD-L1抑制药进一步应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期为PD-1/PD-L1抑制药进一步应用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ICI相关性肺炎(CIP)较为常见。本文对CIP的临床特点、疾病分级、治疗策略等进行了介绍, 建议多学科合作对接受ICI治疗的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建立明确有效的预防和预警策略, 使肿瘤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7.
1例46岁男性患者,因“高血糖11个月余,多饮多尿3个月”入院,既往右腮腺转移性鳞癌术后、放疗后。应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约4个月余后出现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泡沫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入院诊断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相关暴发性1型糖尿病,予以停药、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排除并发症、合并症和PD-1抑制剂相关的其他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2周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induced immune⁃mediated liver injury (IMLI).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ICI⁃ related IMLI and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November 2022 were collected. The basic information, tumor treatments, clinical mani⁃ festation,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with IML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29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17 males (58.6%) and 12 females (41.4%), with a median age of 65 years. The median treatment cycle from the use of ICI to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injury was 3 cycles, and the median time was 78 days. In patients with IMLI, 48.3% (14/29) had no obvious symptoms and 51.7% (15/29) had symptoms such as decreased appetite, nausea, abdominal distension, fatigue, fever and jaundice; 44.8% (13/29) were accompanied by other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The clinical clas⁃ sification of IMLI was hepatocellular type in 18 patients (62.1%), cholestasis type in 4 patients (13.8%), and mixed type in 7 patients (24.1%).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 classification, severe liver injury (≥ grade 3) accounted for 86.2% (25/29), whil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guidelines) classification, severe liver injury (≥ grade 2) accounted for 34.5% (10/29). All 29 patients discontinued the treatment of ICIs after occurrence of IMLI, and 2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s, 7 of which were combined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or human immunoglobulin and artificial liver; 22 patients (75.9%) were improved. In the other 7 patients that did not recover, 4 discharged automatically, 2 died, and 1 could not be judged. ICI was rechallenged in 3 patients after liver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IMLI did not recur. Conclusions The IMLIs often occur 2 to 3 months after the start of ICI treatment,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type is hepatocyte type, and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vary from mild to severe. After discontinuing ICIs and receiving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s, most patients may have a good prognosis. © 2023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寻找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采用Endnote软件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Bicomb软件提取数据并分析发表年份、杂志、文献类型等,同时生成高频主题词的词篇矩阵;采用SPSS软件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 333篇。文献类型最多为论文,语种为英语。发文量前10位的均为外文期刊,其中发文量前3位的杂志分别为《The Lancet Oncology》《Immuno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共获得文献主题词7 091个,经聚类分析,高频主题词可聚为不良事件的具体表现、严重不良事件(肌炎及心肌炎)、常见不良事件(皮肤毒性、肝毒性和内分泌疾病)、不良事件的处理以及ICIs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等9个大类。结论 该领域自2011年起相关文献发表量快速上升,发表杂志也多为高影响因子期刊。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不良事件的表现形式及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以及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激素在处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ICIs与化疗药物等联合应用时不良事件的发生规律以及ICIs不良事件相关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挖掘并分析5种常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收集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自美国上市至2022年第4季度相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药物不良事件(ADEs)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对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报告5 726份,其中纳武利尤单抗3 037份、帕博利珠单抗1 465份、度伐利尤单抗130份、阿替利珠单抗429份、伊匹木单抗665份。5种ICIs均生成了阳性信号,其关联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度伐利尤单抗。5种ICIs均有报告史-约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发生,关联度均以帕博利珠单抗最强。结论 5种ICIs均有导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临床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尤其在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时应特别谨慎;同时,应尽量避免ICIs之间的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晚期肺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同时发生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患者的药学分析和监护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解救治疗后出现多种irAEs的诊疗过程,从irAEs的发生、判定和处理等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及监护。结果 本例患者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同时发生免疫相关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肝损伤不良反应,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治疗,各项指标持续呈下降趋势,各器官损伤均有明显改善。在激素减量过程中,部分指标回升,调整激素用量后,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各项毒性反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既往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发生的不良反应多为1~2种,而多种不良反应同时发生的事件比较少见,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及药学监护,了解特瑞普利单抗引起的irAEs的特征,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对国内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药(ICIs)在肿瘤患者临床使用中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ICIs的处方情况,包括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分析处方是否超适应证用药,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共收集174例使用ICIs的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112例,女62例;患非小细胞肺癌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肝癌。ICIs单药使用的病例63例(36.21%),111例(63.79%)患者同时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136例(78.16%)患者为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使用者大部分为肝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7%,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肝脏毒性、胃肠毒性等,大部分为轻度和中度毒性。结论:4种ICIs超适应证使用较为普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但程度较轻,安全性较好,大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5岁,体质量44 kg,身高152 cm,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既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9年9月22日,患者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肝胆磁共振提示:肝门区胆管壁增厚、异常强化,伴肝右叶部分胆管扩张,考虑为胆管细胞癌;2019年10月7日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胆管成形+胆囊切除+第一、二肝门解...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紊乱(thyroid dysfunction,TD)是癌症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之一。本文主要从免疫治疗相关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疗方面、预后展望进行介绍,使更多内分泌科医师和肿瘤科医师认识、掌握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加强科间合作,以减轻癌症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遭受的甲状腺不良事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出现以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适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工作中必须对这些不良反应予以重视。本文综合了不同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中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不良反应管理以及免疫治疗再挑战。方法 报告4例免疫治疗期间新发糖尿病的诊疗过程,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糖尿病的病例报告,与本院病例进行合并汇总。结果 共纳入187例病例,其中71.7%的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14周,胰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诊断出糖尿病的时间显著提前[(4.10±33.7)周vs. (22.86±19.16)周,P=0.032)]。75.4%的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65.8%的患者因急诊入院确诊,34.3%的患者同时伴随其它免疫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66.8%的患者经胰岛素替代治疗后血糖可控,36.9%的患者在血糖控制的条件下重启了免疫治疗。结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具有起病隐匿、并发酮症酸中毒概率高的特点,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出现高血糖时及时进行内分泌检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药在肿瘤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肺炎虽然发生率低,但少数患者预后差,严重者危及生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该文综述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肺炎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药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68岁男性患者确诊Ⅲb期肺鳞癌,在接受2次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但同时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后给予吡非尼酮口服(一日3次,初始每次200 mg,后逐渐加量至每次300 mg)抗纤维化治疗后患者胸部CT影像学和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本例患者使用吡非尼酮治疗CIP取得明显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之间关系复杂,CIP更易发生在长期暴露于吸烟环境或患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吡非尼酮的广谱抗纤维化作用在非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型肺纤维化治疗中也取得明显效果,未来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因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导致ICPis相关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例确诊为ICPis相关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ICPis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均有肿瘤病史并接受ICPis治疗,且ICPis治疗前无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20.
张健  张伶俐  李歆 《中国药物警戒》2024,(4):435-439+446
目的 对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合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合并用药、irEA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毒性分级和临床处置信息,总结其致irAEs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收集的424例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患者中,181例(42.69%)未发生irAEs,243例(57.31%)患者共发生364例次irAEs;发生1例次irAEs的有163例(67.08%),发生2例次及2例次以上irAEs的有80例(32.92%)。发生的irAEs累及系统-器官11种,排名前5位分别是内分泌系统异常161例次(44.23%)、血液系统异常51例次(14.01%)、消化系统损害33例次(9.07%)、心血管系统29例次(7.97%),皮肤及其附件19例次(5.22%)。ir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