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状况对其健康的影响,为促进空巢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数据库中≥60岁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躯体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完好性的总和衡量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空巢老人社会参与和健康的关系,利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有效样本为6027人。经济参与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β=1.575,P<0.05);社交参与可以有效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β=0.469,P<0.1);家庭参与有利于提升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β=0.620,P<0.1)。结论:空巢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改善其健康状况,不同类型社会参与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应根据空巢老人的需求特征和健康属性,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社会参与程度,从而提升空巢老人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社区健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农村老人家庭820户,对符合选取条件的588名健康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2.48±6.34)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高龄、低文化、无配偶、无子女、独居、亲子关系差、经济收入低、有慢性病、生活能力差、认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社会支持较低(P<0.05)。生活能力、家庭因素、经济收入及性格特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济宁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影响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偶遇调查法,以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济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91.8%),其中空巢老人260人,非空巢老人199人。结果 1)平均年龄空巢老人为(70.43±7.53)岁,非空巢老人为(72.20±8.36)岁;2)空巢老人的生理机能(PF)评分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支持评分中两组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锻炼身体情况、子女看望周期、所患慢性病种类等(P<0.05)。结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低于非空巢老人,需关注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空巢老人整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独居老人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1 067名≥60岁的独居老人,依据调查问卷中的CESD-10抑郁量表来判断独居老人是否具有抑郁症状,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独居老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显示中国60岁以上独居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9%,其中农村高于城市(P<0.001),男性低于女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OR=1.772,95%CI:1.347~2.333)与独居老人抑郁症状的检出有关(P<0.05);与居住在城市相比,农村(OR=1.913,95%CI:1.410~2.595)与独居老人抑郁症状检出有关(P<0.05);与健康状态较健康相比,健康状态一般(OR=1.564,95%CI:1.102~2.220)和较不健康(OR=6.145,95%CI:4.168~9.058)与独居老人抑郁症状检出有关(P<0.05);与睡眠时长7~9h相比,睡眠时长<7h(OR=2.34...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社区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社区独居老人为调查对象,根据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将样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独居原因、受探访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分析各种潜在因素对社区独居老人发生抑郁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1 033名社区独居老人,其中431名检出抑郁症状(研究组),检出率为41.72%;602名未检出抑郁症状(对照组)。统计分析表明,经济收入、年龄、社会支持、受探访频率和生活自理与社区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相关。结论 上海社区独居老人抑郁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从提高经济收入、提供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改善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共获得4 15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资料,包括老年人人口学、健康状况相关资料,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老年人自我忽视得分为(7.99±2.35)分,其中女性高于男性,高龄高于低龄,城镇、农村高于城市,独居、养老机构高于与家人同住者,无配偶者高于有配偶者,生活来源于家人和其他者高于来源于退休金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焦虑是自我忽视的危险因素(P<0.05),日常生活能力强、生活满意度高、社会支持多是自我忽视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对独居、高龄、农村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促进城市独居老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采用户外活动干预方式,增强城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长春市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研究。结果:长春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通过户外活动干预,长春市独居老人的抑郁心情、焦虑水平降低;对健康的担心降低;加强了对生活的体验、提高了集体认同感;增强了对情感行为的控制。结论:参与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城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了解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老年人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了解不同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的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SAS、GDS、SCSQ、LSIA量表,采用分层及方便抽样方式对绍兴市8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轻度及以上焦虑的老年人占29.56%,有轻度及以上抑郁老年人的占45.66%;独居或养老院老人焦虑水平高(P<0.05);女性、文化程度低、农村、独居老人抑郁水平高(P<0.01);健康老人焦虑、抑郁水平低于患病老人,积极应对、生活满意度高于患病老人(P<0.01);健康与焦虑老人在抑郁、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与抑郁老人在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绍兴市老年人群中焦虑、抑郁问题突出;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居住状况是影响老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健康状况、情绪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河北某市社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抑郁和焦虑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关系。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635名河北某市社区≥60岁老年人,开展人户调查,根据是否存在空巢问题,分为空巢组(n=412)和非空巢组(n=223),并对空巢组老人是否独居,再次分为偶居组(n=468)和独居组(n=167)。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和自行研制的危险因素和ZAS及ZDS抑郁和焦虑量表进行问卷,量化积分;应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计算量化积分制;分析各组老人抑郁和焦虑、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指数评分、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空巢老人抑郁量化积分和焦虑量化积分高于非空巢老人组,独居老人高于偶居老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空巢老人比较,空巢老人居住城市、女性、无子女、文化程度较高、干部、收入水平较低(<2000元/月)、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处于疾病状态的老人出现抑郁比例较高,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指数评分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镇空巢老人抑郁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某镇作为研究地区,以生活质量问卷SF-36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95名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0.43%;其中非空巢老人352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92%;空巢老人343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7.11%,其中空巢夫妻同住老人256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78%;空巢独居老人87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1.03%;空巢独居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543)、经济收入(OR=0.518)、对生活满意度(OR=0.499)、家庭关系(OR=1.632)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我们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的关注,从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家庭关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了解空巢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方法于2015年2~12 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对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空巢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夫妇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4 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独居慢性疼痛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夫妇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也高于独居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其社会支持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独居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较夫妇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低,独居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是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中最为弱势的群体,社区护理应给予更多关注;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应大力健全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讨社会支持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住院治疗的8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r=0.169,P<0.05)、生理职能(r=0.159,P<0.05)、躯体疼痛(r=0.239,P<0.05)、总体健康(r=0.225,P<0.05)、活力(r=0.247,P<0.05)、社会功能(r=0.223, P<0.05)、情感职能(r=0.279,P<0.05)及精神健康维度(r=0.509,P<0.05)得分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动脉高压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性别(β=-0.373,P<0.05)、6 min步行距离(β=-0.354,P<0.05)、是否合并右心衰竭(β=-0.109,P<0.05)及社会支持水平(β=0.233,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特别是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自制量表分别对社区101名非空巢老人(A组)和95名空巢老人(其中50名夫妇同住者为B组,45名独居老人为C组)进行调查,并将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SCL-90:A组和B组之间总分和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②B组和C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和总分均低于A组(P<0.05),B组的客观支持和利用度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空巢老人的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与SCL-90存在负相关。结论:独居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观社会支持及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社区独居老人健康和生活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独居老人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探讨社区老年保健服务的意义。方法 以访谈的形式对133名60岁以上独居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退休状况、身体状况、服务照顾需求、健康需求、特长爱好、精神文化需求、经济状况等。结果 男性老人的高学历组构成和经济收入均高于女性;79.70%的独居老人患有慢性疾病,且有迫切的健康需求;69.17%的独居老人有一种或多种特长爱好。结论 独居老人有较好的体力和精力。社区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老年保健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唐山市老年公寓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唐山市老年公寓老人生命质量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200名老年公寓老年人,请受试者回答由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和健康状况问卷组成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由调查者进行记录。分析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结果健康状况问卷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2个维度得分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小于70岁组显著高于80岁以上组(P<0.05);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初中及以上组和文盲组得分分别为(5.9±0.3)分和(4.2±0.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花费够不够主要影响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两个维度,生活花费足够者得分最高,不足者得分最低;婚姻状况对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的影响有显著性,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婚、已婚和丧偶。结论年龄、婚姻状况、生活花费、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老人生命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海霞  刘冰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88-1191
目的 基于城乡社区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情况,探索适合独居老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方法 2011年3-4月,选取十堰市城市独居老人64例,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3个行政村农村独居老人66例,采用《老年健康状况MDS(Minimum Data Set)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社会支持情况、兴趣爱好及活动情况。结果 城乡社区独居老人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2.5%(40/64)、42.4%(28/66);在最近亲人距离、健在兄弟姐妹距离、与亲人联系、与社区朋友联系、与邻居联系及获得帮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独居老人较农村有更多人获得帮助,但城乡独居老人都能与父母和邻居融洽相处;在业余爱好、打牌、打麻将、下棋、体育锻炼、经常散步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老人活动项目多样,农村较单一。结论 通过兴趣爱好丰富社区活动,可以增加社区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对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中国高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进行的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CLH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6 318名高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5个维度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抑郁症状的高龄老年人在性别、体重指数(BMI)、教育水平、吸烟、饮酒、锻炼、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收入、健康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1.39,95%CI:(1.15,1.69)]、丧偶[OR=1.33,95%CI:(1.06,1.65)]、独居[OR=1.35,95%CI:(1.10,1.66)]是高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锻炼[OR=0.65,95%CI:(0.53,0.80)]、健康状况好[OR=0.22,95%CI:(0.18,0.2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四川省某市农村地区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该市农村地区2015年居民家庭健康入户调查数据,选取7 28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家庭和个体)分析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率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以与老伴居住为主(57.0%),其次为独居(15.4%)。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独居老人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8.0%和70.0%。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家庭水平存在聚集性,家庭水平的居住方式和经济条件,个体水平的年龄、抑郁、吸烟、饮酒、锻炼是影响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与其他居住方式老人相比,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更差。家庭经济条件、年龄、抑郁、吸烟、饮酒、日常锻炼与老年人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残疾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预测其在失能状况方面可能也存在差异。目的 研究我国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把握老年人养老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可鉴之据。方法 2017年10月,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追访调查数据中,选取≥60岁的空巢老人2 023人和非空巢老人2 141人,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判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大多配偶健在、喜饮酒、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分布在东/中部、城镇地区(P<0.05)。空巢老人总失能率为8.1%,非空巢老人为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沮丧)是空巢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和饮酒情况是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患病种数则是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率无差异,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同时,还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浏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SF-36健康调查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及生理、心理健康综合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妇女(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生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是否留守、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结论: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较非留守妇女差,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为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