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正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1-122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气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VT)明显改善(均P<0.0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aO2、PaO2/FiO2、VT改善优于传统通气模式组(均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通气模式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为(9.5±2.5)d和25.0%(10/40),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分别为(6.2±2.0)d和6.9%(4/58);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通气模式组(P<0.05),MODS发生时间较传统通气模式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的重要手段,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相比传统通气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刘琼  周发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75-2477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回顾5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分成两组 :传统机械通气组26例 ,肺保护性通气组32例。结果 :传统机械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7.4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50.0 %,病死率38.5%。肺保护性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5.5天 ,VAP发生率21.9 %,病死率15.6%。结论 :ARDS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该病比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效果更优越 ,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7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尼可刹米注射液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加肺复张持续时间的选择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的肺换气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肺外源性ARDS的患者26例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分别给予递增高PEEP的肺复张术,评价ARDSexp患者复张前、复张后30min及1h氧合指数(OI)、氧饱和度(SpO2)、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rs)、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肺复张前比较,肺复张术后血流动力学波动不明显;患者氧合指数(OI)、氧饱和度(SpO2)、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rs)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予一定时间递增高PEEP的肺复张术对ARDSesp有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损伤肺保护性通气及CVVH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肺保护性通气及CVVH干预在控制急性肺损伤(ALI)和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60例ALI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A组)和肺保护性通气及CVVH干预组(B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ICU病死率及其死亡原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APACHE1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对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A组;肺保护性通气及B组对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A组,另外,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下降;B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ICU病死率为13.33%,明显优于A组(46.64%,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及CVVH干预能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能降低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防治MODS及降低ALI患者病死率上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艳武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90-1190
目的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严重胸外伤合并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结果42例患者抢救成功34例(81%),死亡8例(19%)。撤机时血气分析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致ARDS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7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8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75.7豫。无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主要死于原发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ARDS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机械通气过程中实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早期定时肺复张、选择最佳PEEP、毫不犹豫早上机早撤离,可最大限度发挥机械通气的功效并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ARD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照组行有创通气。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血压、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动脉收缩压、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 H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改善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并发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20,(3):227-229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时间。结果:观察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和p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刘彬  许卫江 《中国医药》2007,2(8):478-479
目的探讨肺复张手法对纠正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心脏术后接受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选择呼吸模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肺复张治疗,并对2组氧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肺复张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改善(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对照组增高(P〈0,05),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机治疗时间、感染机会、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心脏术后尽早应用肺复张治疗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挑选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序贯性通气疗法,观察组实施肺呼吸机保护性通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PaCO2低于对照组,pH值、PaO2都高于对照组;且R、HR、有创通气时长、机械通气总时长、1周内再次插管概率、发生VAP概率、住院期间病死率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都有明显效果,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方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有创一无创序贯治疗组和有创通气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一压力控制通气逐渐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8%)较对照组(60%)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对照组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直到脱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通气后均较通气前各项临床指标有所好转,通气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时间和预后指标方面,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ICU对肺外疾病造成的ARDS患者最初阶段采用俯卧位完成复张的方法的基础上,最初阶段撤除辅助呼吸器管后序贯无创机械疏通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让患者在最快的速度下实现生理学方面的肺复张,降低机械复张对肺部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肺复张(R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 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等治疗效果。结果肺复张前PaO2 70.1±11.55 mmHg,PaO2/FiO2 163.00±33.56 mmHg;肺复张后30min PaO2 106.37±21.17mmHg,PaO2/FiO2 218.34±40.01 mmHg。肺复张后1h PaO2 90.76±11.40mmHg,PaO2/FiO2203.25±30.77 mmHg肺复张后30min及1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复张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在复张前后各时间段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压等在复张前后各时间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进行肺复张短时间内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肺复张前后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创通气肺复张治疗早期ARDS安全有效。大型多功能呼吸机替代传统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能够提供较高的压力,具有更完善监测功能,使肺复张更加充分完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倪红英  芦宝龙  陈琨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10-1410
目的分析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ARDS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功能等。结果24例患者痊愈出院,12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6.7%。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的呼吸机治疗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NRDS)的肺保护性,为NRDS肺损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机治疗的肺保护性NRDS患者56例,按照不同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NRDS患者应用传统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试验组NRDS患者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白细胞介素-10、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β、动脉血气、pH值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NRDS患者的肺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牋.05);治疗后,试验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NRDS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某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新生儿RD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进行通气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通气,对两组呼吸机设置、血气分析结果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和平均气道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发生率2.6%低于观察组2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1.7±3.7)mmHg,对照组PaCO2为(41.31±3.11)mmH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显著减低VALI发生率,并且不增加CLD、PDA、IVH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AL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g/d,疗程5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炎症指标的变化,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治疗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效率达88.1%,与对照组6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LI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8例,伤后24 h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氧合情况、血乳酸、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4 h、72 h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明显,pH、PaO2、PaCO2、PaO2/FiO2、乳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致ARDS患者,早期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合、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观察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每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HR、RR、FEV1%、FEV1/FVC)、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以及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心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心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再次插管和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