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盲穿置管在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0例需行PICC置管治疗的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实施盲穿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1%,均高于对照组的81.4%、71.4%,置管时间(180±8.9)s短于对照组的(272±15.4)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70),低于对照组的17.1%(1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效果优于盲穿法,可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减轻穿刺痛苦,同时可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置管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升高,是结核患者输液时一种更适合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近两年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55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传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未使用超声引导)的危重患者55例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至回抽静脉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穿刺次数少于参考组,穿刺至回抽静脉血时间短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 <0.05)。结论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采用超声引导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置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吴靦  周晓筠  饶祖华  曾伟 《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22-123,16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围术期小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择期拟行手术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择期手术患儿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时高频超声引导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妇女6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值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穿刺(即传统盲穿)置管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置管法,记录两组穿刺次数、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及穿刺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次数和一次穿刺成功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和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Seldinger)置入P1CC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高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eldinger置入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术后穿刺点出血率、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置管留置时间、患者置管后的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出血率、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置管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留置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Seldingei技术置入PICC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是高龄老年患者首选的穿刺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MST)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ST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置管时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疼痛程度也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下MST能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评价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儿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选择50例年龄为5 d^12个月需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组和传统体表定位组两组,每组各25例。超声引导穿刺组在超声引导技术的辅助下对患儿进行穿刺和置管,而传统体表定位组则采用触摸体表骨性标志进行定位,并进行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时间、总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套管针使用数量。结果超声引导穿刺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8.0%,总成功率为98%,传统体表定位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50%,总成功率为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有1例穿刺失败,更换穿刺部位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超声引导穿刺组首次成功时间为(35.2±15.2)s,总穿刺时间(65.3±48.2)s,明显短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组首次成功时间(37.8±20.1)s及总穿刺时间(118.3±9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传统触摸组(χ^2=4.117,P<0.05)。两组穿刺针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传统体表定位组有10例发生局部血肿等并发症,超声引导穿刺组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患者在行动脉穿刺置管时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的痛苦,穿刺相关并发症也有效锐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动态短轴技术在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拟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妇科、乳腺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动态短轴组与普通短轴组各50例,分别通过超声引导动态短轴平面法与普通短轴法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动态短轴组首次置管成功率86.0%(43/50),高于普通短轴组的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穿刺时间略长于普通短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普通短轴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动态短轴平面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穿刺期间超声引导所需时间较普通短轴组并未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90例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穿刺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接受深静脉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37.58±11.23)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21.37±6.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5.56%)和穿刺成功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75.5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7%)(P<0.05)。结论对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的患者共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8例,观察组18例。两组患者分别根据解剖标志下以及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并分析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以及置管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为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准确率及安全性相比传统解剖标志下置管术更高,有利于规避置管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感受,因此该种置管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某院行肛肠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非超声引导的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调整次数、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麻醉成功率、麻醉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穿刺调整次数、起效时间、疼痛时间、Ⅲ级麻醉率、出血和神经损伤均低于对照组,而穿刺时间、I级麻醉率、麻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Ⅳ级麻醉率、尿潴留、恶心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的定位准、麻醉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是肛肠手术中可视化、安全和可靠的麻醉技术,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180±150)s vs(540±210) s](P<0.05),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3.3% vs.88.5%)(P<0.05).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误插动脉造成皮下血肿4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下穿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深静脉穿刺置管及中心静脉压监测(CVP)技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CV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颈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给予股静脉穿刺置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回血时间、搏动衰减时间、导管脱出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给予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有效提高了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手术病例6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组和传统盲探式穿刺置管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和总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及误穿动脉、形成血肿和引起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①超声组一次性和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6%、100%,而盲探组为86.70、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组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为(11.25±1.06)rain,盲探组为(13.80±1.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组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盲探组有4例误穿人动脉,3例形成血肿.结论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的盲探式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法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加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舒适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但传统的穿刺方法对血管条件好的患者仍然是最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引导下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静脉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过度肥胖、水肿及烧伤后瘢痕增生且需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45例,彩超引导下行静脉穿刺,与另外45例采用传统盲穿法静脉穿刺的患者比较,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置管完成时间及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二次及以上穿刺成功率13.3%,穿刺失败率6.7%,而对照组分别为51.1%、22.2%、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置管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照组局部软组织损伤率45.5%,远高于观察组的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引导下对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穿刺置管,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适用于肥胖、水肿、烧伤瘢痕增生等血管条件差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优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盲探组各60例,超声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盲探组常以体表解剖标志为定位依据穿刺置管。记录一次穿刺成功例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穿刺并发症。结果超声组穿刺一次成功率90%、穿刺总成功率100%、无穿刺并发症,穿刺所需的平均时间(18.4±6.3)min。盲探组穿刺一次成功率43.3%、穿刺总成功率86.3%、平均穿刺时间(24.5±7.1)min,有8例误入动脉,5例颈部血肿,1例气胸,1例臂丛神经损伤。2组比较,超声组一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并发症均优于盲探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安全、准确、有效,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09-811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股静脉穿刺在急诊开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救治的80例急诊开颅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股动脉内侧定位法进行盲穿,观察组应用彩超引导股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5%、77.5%,两组的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5%、20.0%,穿刺时间分别为(14.0±5.2)min、(20.3±5.0)min,对照组的穿刺时间和血肿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开颅患者中行彩超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的发生,缩短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在极重度肥胖产妇剖宫产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剖宫产的极肥胖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对L2~3椎间隙传统体表标志定位,盲探进行硬膜外穿刺,依靠突破感和阻力消失感确认穿刺成功;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穿刺点并引导硬膜外穿刺置管.记录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麻醉中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测量超声预测穿刺深度及实际穿刺深度;并记录患者对整个硬膜外穿刺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 2组患者麻醉穿刺均成功,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求;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三次穿刺以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穿刺或置管异感出现率与术后腰痛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对超声组硬膜外穿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能缩短极肥胖产妇硬膜外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和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清单式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在该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清单式管理。对比两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98.2%,55/56)高于对照组(87.50%,49/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 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带管日常活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2/56)低于对照组(17.9%,1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2.55、2.63、3.04、2.52、3.01,χ2=5.97,P <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采用清单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