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情况,探讨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对12例PDRAB感染患者应用病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治疗结果。结果①重症疾病患者极易感染PDRAB,患者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②对多粘菌素和常规检测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③目前主要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发生在肺部,感染发生前患者经过长时间的住院且住院前使用过抗菌药物,特别是使用过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和三代以上头孢菌等抗感染药物的患者感染率更高。④采用以舒巴坦制剂、碳青霉烯类为基础的经验性联系治疗,分别联合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米诺环素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PDRAB对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感染几率更大;感染发生可能和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关;体外泛耐菌株通过应用舒巴坦制剂、碳青霉烯类或序贯联合两种药物治疗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是一种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它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内感染、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等,75%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225株患者送检各种标本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寻找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5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离出泛耐鲍曼不动杆菌58株,占25.8%,单因素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与年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使用碳青酶烯类、糖尿病、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冠心病、肿瘤、导尿插管无明显相关性。应针对引发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CU交叉感染防控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防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收集RICU患者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7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结果4例患者检出的5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相同,存在交叉感染高危因素,PFGE图形一致,明确存在交叉感染;采取"降阶梯防控策略"后,无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降阶梯防控策略"对控制泛耐药菌交叉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外科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院骨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原因。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对该医院骨外科2例病人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骨科病房在2011年2月连续发生2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从伤口分泌物中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但环境标本中未检出同源鲍曼不动杆菌。经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积极治疗措施,2例感染患者痊愈出院,无新的继发病例出现。此2例手术切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为患者自身皮肤携带菌迁移所致。结论该医院骨外科2例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能为自身细菌迁移所致,经严格消毒隔离和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爆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ICU中预防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综合ICU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29例患者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发生.结果 29例患者中,治愈出院9例,好转后出院及转科15例,死亡5例.2年间未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综合ICU暴发流行的情况.结论 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取及时隔离,加强对环境、患者周围物品和医疗器械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重视手卫生,做好环境卫生学生物监测,建立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的危机值报告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督导,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等是预防ICU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防控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经验,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泛耐药株交叉感染防控的新思路及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分离自RICU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分型,提出“降阶梯防控策略”并实施。结果自RICU4例患者检出的PDR鲍曼不动杆菌PFGE图形一致,存在交叉感染;采取降阶梯防控措施,未再有其他患者感染PDR鲍曼不动杆菌。结论4例RICU患者存在PDR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采取“降阶梯防控策略”对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泛耐药株交叉感染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验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本医院重症监护室一起下呼吸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医院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14~28日收治13例病人,连续发生7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经对室内环境表面采样检验,在床具表面、床头桌表面、护士办公室电话机表面均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且与病人标本检出菌株具有同源性。经药敏试验证明,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21种抗菌药物中的20种耐药。结论此次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来源于重症监护室环境污染,呈广泛耐药性,经过采取积极治疗和消毒隔离,有效控制了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区分感染与定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9例,对引起泛耐药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以上,进行3种以上侵袭性操作(包括留置胃管、导尿管、深静脉管、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种类数目、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及p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刹合剂使用天数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时,应结合危险因素,区分感染还是定植,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分子流行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收集医院非重复分离的88株PDRAB,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E-test法检测不同克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88株PDRAB分子分型出现A、B、C、D、E 5种克隆,其中A、C克隆出现亚型。A、C、E克隆为主要流行株,其他克隆均系单株散发,A克隆波及外科ICU为主的13个病房。PDRAB各型克隆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部分流行克隆对米诺环素、阿米卡星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中介。结论加强病区PDRAB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有利于预防和控制PDRAB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面综合护理在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1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脱机成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及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万丽丽 《全科护理》2014,(23):2207-2208
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是治疗早、中期肾癌的主要方法。而鲍曼不动杆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表面、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1]。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耐药性正逐渐增加,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可预见性,因此需高度重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感染[2]。肾切除术后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将会发生大规模的医院感染,也会增加病人的病死率,延长住院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同源性分析,以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从ICU病房分离的10株鲍曼不动杆菌,提取DNA后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感染ICU、外科ICU分离的PDR-AB菌株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中为同一克隆株,敏感菌株与泛耐药菌株的同源性差异明显.结论 ICU存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后合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21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4~84岁,平均53.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3月至11月住院病人临床送检标本检出的30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该医院从医院感染病人标本中检出的6种耐药菌分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SBL+肺炎克雷伯、ESBL+大肠爱希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共计867株,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为34.83%。该菌株有89.16%来自痰标本,其次是尿液,占4.20%;其主要来自ICU病人标本和呼吸病房病人标本。该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94.98%。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人,呈现出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杜君丽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17-11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9例MD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途径,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MDRAb感染来源于ICU环境污染,经过采取积极治疗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了感染流行。结论:应根据MDRAb流行的原因,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短期内出现7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RDR—AB)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找感染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26日-2月18日重症监护病房出现的7例PDR—AB感染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环境卫生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感染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结果7例PDR—AB感染病例有3例属于社区带入感染,4例属于医院感染;7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多种环境标本中检出PDR—AB。结论此次PDR—AB感染原因可能是侵袭性操作过多,多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环境卫生消毒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正鲍曼不动杆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伤口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一系列感染。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检出率、耐药率日益升高,且易呈现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检验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的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咳嗽发热10+d,加重1d,2016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5℃,脉搏每分钟81次,呼吸每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通过质粒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质粒消除试验等方法,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 3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IMP)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所有菌株接合试验均成功,接合子质粒条带相同.且经SDS质粒消除试验发现其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随质粒的消除而丢失.结论 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之一;其携带的耐药基因能通过质粒在细菌间传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0~2012年广州华侨医院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利用WHONET5.6软件对广州华侨医院2010~2012年206株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180株,占87.40%);科室分布则主要集中在ICU病房(65株,占31.6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5.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2.9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6.9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67.2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分别是47.80%和52.80%;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137株,占66.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