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双相I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细胞因子水平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双相I型障碍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进行症状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IL-10、IL-23、TNF-α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与YMR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双相I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明显,疾病症状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试验组48例,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d 4周,分别于服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结果 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对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 纳入住院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各40例,收集病程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收集血清,用超敏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Meta Gene Mark进行患者肠道菌群的宏基因测序。结果 患者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两者结果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因子分与TNF-α和IL-17呈负相关(r=-0.323,P <0.05; r=-0.356,P <0.05); IL-23与量表阴性因子得分显示正相关(r=-0.349,P <0.05); IL-6与量表认知因子得分显示正相关(r=-0.388,P <0.05); IL...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7,(2):134-137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有介入治疗指征的下肢TAO患者18例为治疗组,用血管重建术加西药治疗;选取同期单纯用西药治疗的TAO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8和TNF-α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IL-6水平变化不大(P>0.05);治疗组IL-6、IL-8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治疗组对患者免疫损伤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血管重建术治疗TAO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泌乳素(prolactin,PR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BPD患者60例,按照疾病发作情况将其分为双相抑郁组(n=30)和双相躁狂组(n=30),同期另外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清UA、PRL、TNF-α和IL-6表达水平和BPD患者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双相抑郁组和双相躁狂组的血清UA、PRL、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的血清UA、PRL、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相躁狂组和双相抑郁组的血清UA、PRL、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BPD患者血清UA、PRL、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治疗前、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IL-2、IL-6、TNF-α、rCBF.结果癫痫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rCBF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未发现rCBF下降);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rCBF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rCBF检查是一种检测癫痫的敏感技术,发作间期rCBF检查可有效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度洛西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抑郁症患者度洛西汀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6、TNF-α、IL-1浓度[(10.66±3.12) pg/ml,(77.49±3.12) pg/ml,(39.09±3.77) 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72±0.91)pg/ml,(37.48±5.87) pg/ml,(10.31±1.05) pg/ml];血清IL-4、IL-10浓度[(3.18±0.46) pg/ml,( 102.66±20.50) 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85±0.49) pg/ml,(181.00±33.85) pg/ml];经度洛西汀治疗后,患者血清IL-6、TNF-α、IL-1浓度明显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血清IL-4、IL-10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血清IL-6、TNF-α、IL-1浓度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IL-6、TNF-α、IL-1水平与HAMD总分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67,0.486,0.727,P<0.01),而血清IL-4、IL-10水平则与HAMD总分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433,-0.269,P<0.05,P<0.01).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度洛西汀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Th1/Th2失衡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聪  黄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0):1343-1345
目的: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及血清纤维化指标与慢性肾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病例70例作为慢性肾衰组(CRF),同时间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差异;分析这些指标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CRF组血清IL-6、IL-18、IL-10、sIL-2R、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ollagenⅠ、CollagenⅢ、PC-Ⅲ、LN、H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cr水平CR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8、IL-10、sIL-2R、TNF-α水平及CollagenⅠ、CollagenⅢ、PC-Ⅲ、LN、HA水平均与Ccr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细胞因子及纤维化指标水平与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何长武  黄莺  王社教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493-1494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8例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甲亢131I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L-6和TNF-α治疗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IL-6治疗前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而TNF-α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结论:131I治疗可影响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白介素-6水平检测在双相精神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双相精神障碍患者92例,采用YMRS量表、HAMD量评估,分为双相狂躁组(n=64)与双相抑郁组(n=28),并选择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入组时,三组血清IL-2、IL-1的对比无显著性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和双极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6,IL-6水平和YMRS评分与双极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之间正相关的IL-6水平双极组和双相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HAMD和YMRS评分的比较(P0.05)。结论双相精神障碍患者狂躁症、抑郁症发作与血清IL-6水平具有相关性,发作时可能存在IL-6诱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王智峰 《当代医学》2016,(24):24-25
目的 分析与探讨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患者肺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依照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即Ⅱ级COPD组(30例)、Ⅲ级COPD组(28例)、Ⅳ级COPD组(22例),检查与测定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肺功能.结果 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存在相关性,且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TNF-α、IL-6、CRP细胞因子的上升是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为定期抗炎治疗COP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瑞舒伐他汀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 [结果]瑞舒伐他汀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5),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别(分别为P>0.05和P>0.05).瑞舒伐他汀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P<0.05和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瑞舒伐他汀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Grase病(GD)^131Ⅰ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G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8例GD患者^131Ⅰ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结果:GD患者TNF-α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131Ⅰ治疗后TNF-αIL-6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IL-6与甲状腺激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NF-αIL-6的异常与GD的发病机制、病程和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红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38例SAP患者随机分成虹花治疗组及非红花治疗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 SAP患者3种炎症因子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P<0.01),红花治疗组与非红花治疗组入院时3种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3种细胞因子均降低(P<0.05),但红花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红花可降低SAP患者炎症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6.
宋浩明  罗明  邓南伟 《现代医学》2001,29(5):298-30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度量法测定经氨氯地平5-mg*d-1治疗6周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TNF-α、IL-1、IL-6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氨氯地平治疗6周,治疗组IL-6、TNF-α明显降低(P<0.05),而IL-1的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降低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及非丹参治疗组,每组18例;选择年龄匹配的1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SAP患者3种炎症因子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P<0.05),丹参治疗组与非丹参治疗组入院时3种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3种细胞因子均降低(P<0.05),但丹参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可降低SAP患者的炎症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患儿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129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入研究组(A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同龄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患儿均予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记录其血清白细胞介素-2(I 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γ-干扰素(IFN-γ)等指标检测情况。 A组患儿予以静注甲泼尼龙方案,对比其治疗前后检测结果差异。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在IL-2及TNF-α两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4、IL-6、IL-8、IL-10及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A组患儿除IL-2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外,其他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IL-4、IL-6、IL-8、IL-10和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作为早期诊断RMPP的重要依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组(观察组,n=40)和丙戊酸镁治疗组(对照组,n=40).连续治疗8周后,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血清BDNF、GDN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BDNF、G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嗜睡、便秘、头晕、口感以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在接受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清BDNF、GDNF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加味黄连甘草汤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积热型ROU患者,观察中医症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2R、IL-6、IL-10)水平,并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中医症状积分与TNF-α、IL-2R、IL-6、IL-10的相关性。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极低剂量维生素B2片(维生素B210%的药量);对照组维生素B2片+极低剂量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含加味黄连甘草汤10%的药量),疗程为2周。评价患者的证候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TNF-α、IL-6较正常值明显升高,IL-2R明显降低(均P0.05);而IL-10无明显差异。经相关性分析,溃疡症状积分与TNF-α、IL-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IL-2R、IL-10无明显相关性。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IL-6值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IL-2R较前增加而对照组较前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IL-10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ROU溃疡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对心脾积热型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