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追古溯源,阐明降胃气之理论源于内经,成于促景,并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之理,结合临床实践的验证,探索其临床用药规律,从而确定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用药法则.并依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气机升降、纳化功能、燥湿相济,喜恶特点”等理论的效能,归纳出调治脾胃(消化)病证的具体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慢性胃炎156例,消化性溃疡46例,中医分型肝郁气滞型82例,脾胃湿热型75例,脾胃虚寒型45例,其中男102例,女100例,年龄范围21岁~70岁。1.2方法把麝香、藏红花等十种中药材按上述中医分型分成三组,特殊提炼成药液,再把0号羊肠线浸泡其中1h后分别于患者上院、中脘、双侧脾俞、胃俞每穴埋肠线3cm,术前后皮肤常规消毒,术毕穴位贴创口贴,要求患者3d内局部不能污染。2结果2.1疗效标准显效:上腹饱胀、纳差、喷气、泛酸或隐痛不适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以上症状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没有改变观察时间从术后3d开始2…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胸痹心痛痰瘀痹阻证中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胸痹心痛伴有痰瘀痹阻证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基础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给予基础组患者行西医标准治疗(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等),实验组患者在基础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在胸痹心痛痰瘀痹阻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西医标准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西医标准联合中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有效消除或缓解,提高了综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脾虚痰瘀阻络证型的脑卒中偏瘫病人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和对照组 3 0例。治疗组运用健脾涤痰通络法组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对照组服用脑复康、维乐生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健脾涤痰通络法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痴呆,是继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痴呆.严重者丧失生活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欧美等国家VD占老年痴呆的10%~20%,而在亚洲国家,由于该地区的高中风率使VD的发病率较高[1].我国VD的发病率占痴呆发病率的20%左右,并呈迅速增长趋势.因此,VD的防治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胸壁结核治疗模式之探讨(附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壁结核是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治疗方法不一 ,往往存在局部伤口长久不愈且复发率高的问题。我院自 1996年开始探讨术前抗结核 +手术 +换药 +术后抗结核治疗胸壁结核的模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治愈率 10 0 % ,随访 10 - 32个月无一例复发 ,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3- 1999年住院病人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结核 93例 ,其中后四年 6 3例为研究组 ,随机抽样前三年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30例为对照组。1.2 症状与体征 :有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者36例 ,占 38.7% ,无症状者 5 7例 ,占 6 1.3%。…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善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93-194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之范畴,临床治疗多以行气活血、豁痰泄浊、益气养阴、温阳通痹为法。近年来根据气血相关理论,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益气滔血法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治则。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已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因其含有大量的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改变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诊断之初的上述改变可作为预后的标志[1],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为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制定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在传统形态学疗效评价体系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指的是计数200~500个骨髓有核细胞情况下,白血病细胞占比<5%,同时中性粒细胞>1×109/L、血 相似文献
10.
11.
痰涂片查到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有50%~70%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而这些患者可能也是传染源或发展为新的传染源。由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大多仅以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作诊断,其特异性不高,存在过诊、漏诊等现象。本实验应用噬菌体扩增法(PhaB)及痰培养法检测痰涂片阴性(涂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并结合血清结核抗体(LAM—IgG)检测和PPD皮肤试验,探讨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6~2001年,我们采用低温阻断部分肾实质血流后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复习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CTD-IL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住院确诊为CTD-LD 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呼吸系统症状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治疗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中心,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为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法.结论 对易合并肺病变的CTD患者尽早进行针对ILD的常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韩佩华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5):472-472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较困难。笔者临床治疗4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伍仕田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10):740-741
目的 观察利胆通腑法治疗胆系疾病的疗效。方法 以利胆通腑法组方辩证加减为主治疗。结果 痊愈138例,占70%;显效32例,占15%;有效30例,占13%;无效3例,占1%;死亡2例,占1%;总有效率98%。结论 利胆通腑法为主治疗胆系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房室间隔缺损(AVSD)既往又称为房室管缺损、房室共同通道或心内膜垫缺损,是一较少见的复杂心脏畸形。目前则特指房室瓣结构和功能异常伴房室瓣上下相邻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畸形。Castaneda等提出,AVSD无论畸形变异如何,应当同时具有下列共同形态学特点:①房室间隔缺损;②房室瓣膜异常;③室间隔呈勺形异常使流人道与心尖距离缩短;④非镶嵌状的主动脉瓣同时伴有左室流出道呈鹅颈样形态,使心尖与左室流出道的距离变远;⑤冠状窦、房室结与室间隔近端传导系统均向下异位。 相似文献
18.
PU病人常见症状是慢性节律性上腹痛,而上腹部空腹痛尤其是夜间痛,内镜证实多见于十二指肠疾病。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对PU病人按常规治疗,少数病人夜间痛无法控制,为此我们将PPI和H2受体拮抗剂同时运用,成功地解除了病人的夜间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诊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进行1236例急诊治疗性ERCP。因急诊ERCP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有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和(或)急性胰腺炎(AP)的症状及体征,所以快速有效地引流胆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治疗的首要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治疗相关性髓系白血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发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放射治疗(放疗)和(或)化学治疗(化疗)后发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称为治疗相关性髓系白血病(therapy-related myeloidleu kemia,t-AML),1970年Smit首次报道。由于继发于原发病之后,故又称为继发性白血病(secondary leukemia,SL),是放疗和(或)化疗的远期毒副作用。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0例t-AML病例并附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