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法: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30例涎腺肿瘤。目的:观察c-myc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结果:多形性腺瘤中,c-myc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0.0%和25.0%,均分别低于恶性肿瘤的阳性率75%和50.8%,两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myc抑癌基因p53表达与涎腺上皮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和突变有关,p53阳性率升高,虽与细胞恶变关系密切,但仅为判断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癌基因C-myc的改变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研究42例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myc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myc癌基因表达均值高于正常腮腺组织(P〈0.05)。结论 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发生过程中,C-myc癌基因有激活和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3.
c—erbB—2的表达与涎腺恶性多表性腺瘤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癌基因c-erbB-2表达与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抗c-erbB-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AB-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心c-erbB-2癌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5例MPAJc-erbB-2表达产物阳性,阳性表达率41.67%。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MPA复发组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5);c-  相似文献   

4.
rasP21与P5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rasP21与P53癌基因在该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作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rasP21与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rasP21表达率分别为78%和100%;P53表达率分别为81%和100%。正常腮腺组织不表达rasP21与P53。各组表达量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实验结果表明,ras癌基因的激活与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涎腺肿瘤中c-erbB-2癌基因扩增及蛋白产物过度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DNA斑点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5例涎腺肿瘤石腊包埋组织中c-erbB-2癌基因扩增及蛋白产物过度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涎腺恶性肿瘤及多形性腺瘤有不同程度的c-erbB-2癌基因扩增,其中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扩增率20/30(66.67%),腺癌为13/20(65.00%),明显高于其它肿瘤(p<0.05).c-erbB-2蛋白产物过度表达出现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6/30(53.33%)、腺癌11/20(55.00%)、肉瘤1/10(10.00%)及多形性腺瘤中5/35(14.29%),癌在多形性腺癌中及腺癌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肿瘤(p<0.05).提示:c-erbB-2癌基因可能与涎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在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阎颖  郭庆科 《口腔医学》1999,19(2):67-69
作者采用DNA斑点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5例涎腺肿瘤石腊包埋组织中c-erbB-2癌基因扩增及蛋白产物过度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涎腺恶性肿瘤及多形性腺瘤有不同程度的c-erbB-2癌基因扩增,其中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扩增率20/30(66.67%),腺癌为13/20(65.00%),明显高于其它肿瘤(p<0.05).c-erbB-2蛋白产物过度表达出现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6/30(53.33%)、腺癌11/20(55.00%)、肉瘤1/10(10.00%)及多形性腺瘤中5/35(14.29%),癌在多形性腺癌中及腺癌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肿瘤(p<0.05).提示:c-erbB-2癌基因可能与涎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在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癌基因c-erbB-2表达与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抗c-erbB-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AB-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癌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5例MPA显示c-erbB-2表达产物阳性,阳性表达率41.67%。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MPA复发组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c-erbB-2表达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表明c-erbB-2癌基因表达与MPA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检测c-erbB-2表达产物可能成为估价MPA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涎腺多形性腺瘤p53基因突变的SSCP及核酸序列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的密码及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polymerase chainj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PCR-SSCP)技术及DNA核酸序列测定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在11例PCR-SSCP阳性的肿瘤中,第6外显子异常者6例。对其中4例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涎腺多形性腺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2的表达变化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和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9例普通型和14例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MMP-2、9及TIMP-1、2的阳性表达及细胞定位,分析其中酶原与活性酶的含量比例。结果 MMP-2及MMP-2/TIMP-1、MMP-2/TIMP-2的比值在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高于普通型,活性MMP-2、MMP-9酶原和活性酶在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普通型,涎腺良性肿瘤与普通型多形性腺瘤间、涎腺恶性肿瘤与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涎腺生长活跃型多形性腺瘤与涎腺恶性肿瘤有相似的MMP-2、9和TIMP-1、2表达特征,而普通型多形性腺瘤中MMP-2、9和TIMP-1、2的表达与涎腺良性肿瘤相近。检测MMPs、TIMPs有助于判断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enascin-C(TN-C)mRNA和CD9mRNA在涎腺肿瘤的表达及其对涎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25例多形性腺瘤(PA)、25例腺样囊性癌(ACC)、2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10例腺泡细胞癌(ACCa)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结果:TN-C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9mRNA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TN-CmRNA、CD9mRNA在4种涎腺肿瘤中均有表达,TN-C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与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9mRNA在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样囊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形性腺瘤和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形性腺瘤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在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中TN—CmRNA和CD9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TN-CmRNA和CD9mRNA与涎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涎腺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PCR技术和核酸电泳方法,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其它类型良恶性肿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myc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0%(10/20)和25%(5/20,均远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100%(3/3),提示c-myc表达与涎腺上皮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有关,其表达率升高,与细胞癌变有密切联系。p53阳性表达率,虽在恶性肿瘤较高,但仅为判断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关于腮腺肿瘤与HPV关系,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腮腺癌中,HPV6.11均为阴性,HPV16.18阳性反应各为1例(1/5和1/3),远远低于HPV16.18在口腔肿瘤中的感染率,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环境差异(后者易受烟草刺激),HPV16.18的致癌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68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20例、腺样囊性癌24例、Warthin瘤24例)和20例瘤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均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P<0.05);在腺样囊性癌中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N在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中有弱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涎腺肌上皮瘤(ME)、肌上皮瘤细胞生长活跃(MAP)、恶性肌上皮瘤(MME)进行了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c-erbB-2表达总的阳性率为42.5%(17/40),其中ME为16.7%(2/12).MAP为37.5%(3/8),MME为60%(12/20),三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p53表达总的阳性率为25%(10/40),ME,MAP,MME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c-erbB-2与p53在该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果表明c-erbB-2和p53的过量表达可能参与了涎腺肌上皮瘤的发生和分化过程;特别是癌基因c-erbB-2的检测对鉴别该瘤的良、恶性及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肿瘤中转录因子Pax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Pax9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共48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除1例多形性腺瘤外,其余组织均表达Pax9。正常涎腺的腺泡细胞和导管内衬细胞、多形性腺瘤的上皮细胞、腺淋巴瘤的肿瘤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腺瘤中Pax9弱阳性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而在增殖活跃的细胞如正常涎腺导管的基底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增强,恶性肿瘤中Pax9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和良性肿瘤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ax9在涎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文建  李辉萃 《口腔医学》1998,18(4):176-177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对正常口腔粘膜、白斑和鳞癌中P53、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P53蛋白表达率为12.5%,25.0%,33.3%和50.0%;C-myc表达率为0.0%,12.5%,16.7%和23.3%.白斑和鳞癌间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C-my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此两基因的表达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且在鳞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yclin D1,cyclin E,c-myc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对于涎腺多形性腺瘤病理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良性多形性腺瘤,30例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和30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yclin D1、cyclin E、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对比。结果:cyclin D1、cyclin E和c-myc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和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P〈0.05),而三者在良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在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cyclin E、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复发、发生部位、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在恶性肿瘤中,cyclin D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P〈0.05),cyclin E蛋白的表达于肿瘤的浸润性相关(P〈0.05)。c-myc的过表达与cyclin D1和cyclin E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yclin D1、cyclinE、c-myc共同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可作为预测多形性腺瘤恶变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是多形性腺瘤病理学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 例多形性腺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P<0.05);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与正常涎腺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VEGF有较高水平表达,MVD的分布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抑癌基因p16、癌基因rasp21的表达,探讨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p16、p21的表达。结果:(1)p16表达:正常组阳性表达率为100%,良性组为95%,恶性组为82.5%。正常组与恶性组、良性组与恶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良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2)p21表达:正常组阳性表达率为0%,良性组为65%,恶性组为72.5%。正常组与良性组或恶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良性组与恶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结论: 1.p16基因变异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2.ras基因产物p21过表达可能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的早期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100蛋白和中间丝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健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3):191-193,I017
目的 观察S-100A1、S-100A4、S-100A6、S-100B、K8.12、KL1、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S-100蛋白新亚型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23例正常涎腺和6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人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人66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及42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组织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表达的差异。结果:MMP-2在人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6.67%、85.71%;MT1-MMP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9.09%、53.33%、78.57%;TIMP-2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44.44%、59.52%;EMMPRIN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48.89%、83.33%。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涎腺组织,且MMP-2、MT1-MMP及EMMPRIN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与MMP-2的活化有关,且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有可能作为判断多形性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