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器械吻合的应用使得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变得容易,但是当肿瘤远端切线位于肛管直肠环近端不足1 cm时,器械也难以吻合,此种情况下可考虑行内括约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14例ISR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死亡率,有2例并发症。所有病人的远切缘和侧切缘都为阴性。根据Kirwan分级,病人的控便功能满意。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ISR技术,既彻底达到了肿瘤根治效果,又保留了肛门的主要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目标。对于距离齿状线小于2cm或距肛缘5cm内的超低位直肠癌,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使患者承受永久性造口的痛苦,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解决了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因切除肛门及永久性造口而导致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将对ISR的研究现状、适应症、手术进展及预后等结合现有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下的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多的患者争取到在保证不降低生存率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腹腔镜乃至机器人手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ISR的微创效果。随着直肠癌ISR手术应用的增多,包括手术前放化疗的广泛应用,ISR手术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一、ISR的适应证和分类1.ISR的适应证:Schiessel等~([1])将Parks治疗炎性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男2例,女2例,年龄46~62岁。均为肿块型,2例为绒毛状腺瘤术后复发并局部癌变,2例为中分化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2.0~4.5 cm。术前MRI确定肿瘤局限于直肠壁内,无排便功能障碍,无远处转移。手术方法:全麻下取截石位,首先  相似文献   

15.
Chamlou R,Parc Y,Simon T等分析了1992-2004年问实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男59例,女31例)的结局。5年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分别为82%和75%。76%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且仅与术前化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术式、疗效、并发症及恢复肛门功能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实施开腹或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手术结果、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肿瘤预后、大便次数及肛门功能Kirwan分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6例手术均达到根治性切除,除1例肛门狭窄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5例行术后放化疗。6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48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每天大便次数均随时间进展逐渐减少,至术后1年降至5~8次/d,肛门功能Kirwan分级随时间进展逐渐下降。结论 TME联合ISR对具适应证的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定,腹腔镜手术更具优势,扩肛等术后治疗措施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00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ISR手术难度的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容易组和困难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19.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一直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齿状线〈1~3cm)的经典术式.但由于手术需行结肠造口而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接受程度下降的问题,始终是该术式的重要缺陷。为此.Schiessel等于1994年首次提出将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用于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该术式不仅达到了保留肛门括约肌、避免永久造瘘的目的,还可获得足够的远端切缘、保证肠道的连续性。近年来,ISR已逐步成为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本文就ISR的应用现状作一回顾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是一种极限保肛术式,该术式是针对肿瘤下缘距离肛缘3~5 cm的低位直肠癌,可使低位直肠癌多获得1~2 cm的远切缘和2~5 mm的环周切缘[1]。目前的腹腔镜ISR手术多数是在腹腔内向肛侧游离进入括约肌间隙直到齿状线水平后,再经肛门切开肛管全层并向头侧进行括约肌间沟的分离,然后采用手工的结肠肛管吻合。本文就ISR手术要领进行探讨。1与ISR有关的低位直肠癌分型与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