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患者女,56岁,某船厂退休工人,反复咳嗽4年,以刺激性阵咳为主,伴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胸闷气短、咯血和胸痛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病情无好转,拟"慢性咳嗽原因待查"于2008年3月28日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6岁,既往无肺结核病史.患者入院前3 d流产后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7℃,伴头痛、恶心、呕吐,并感右下肢乏力、麻木,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7岁.主诉意外发现腹腔异物3 d于2013年7月30日来我院普外科就诊.患者于3 d前因肾结石在我院泌尿外科摄腹部X线平片发现有"腹腔异物(金属针形异物可能)",发现"腹腔异物"后无腹痛及腹胀,无呕血及柏油样大便,无心慌及胸闷,无反酸及嗳气等不适,精神好,饮食正常,睡眠正常,体力及体重无变化.追问病史及既往史:否认外伤史,无手术史及异物吞噬史.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55岁.因暴饮暴食后腹部胀痛1d入院.既往有多年"胃病"史,未明确诊断,亦未经正规治疗.无慢性肺部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主因"发热皮疹45 d"于2008年12月6日住院.患者45 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伴颜面、生殖器出现少量小丘状疱疹.  相似文献   

6.
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对美容的要求迅速提高,在确保手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追求"无疤痕"理念是所有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国际微创外科的新方向和趋势,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性的"无疤痕"技术.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是近年来微创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使胆囊手术后腹部不留痕迹成为可能,不仅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同时使生理微创和心理微创并重,实现了腹腔镜手术应用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对96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对96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3.2年,按陆裕朴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74例,良18例,可4例,优良率95.8%。本组无切口感染、钢丝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符合张力带固定原理,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功能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7岁,2012年9月因"间断性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未予特殊治疗后自行缓解,2 d后再次出现血尿,当地医院B超示膀胱占位.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2009年11月9日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0个月"收治入院.10个月前出现血尿,于外院行膀胱镜检查:镜下见左输尿管口喷血,膀胱内未见肿瘤及结石.泌尿系IVP、CT、逆行造影示泌尿系未见异常,建议随诊.此次因再次出现血尿而收入我院.人院后体检:心肺听诊无特殊,全腹平软,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泌尿系未见明显的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2岁,因"上腹部隐痛3个月"于2009年12月9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出现上腹部隐痛,以剑突下为主,空腹时明显,进食后疼痛可缓解,疼痛与体位、活动无明显关系,体重下降不明显.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哥哥及舅舅均因胃癌逝世.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明显肿物,直肠指检未触及盆底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均(-).  相似文献   

11.
双侧输尿管转移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0岁。因"头昏、乏力1月余,B超检查发现双肾积水10d"入院。近段时间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呈糊状,约2~4次/d,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12.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女性,已婚,45岁.主诉:发现右下腹包块2个月,腹痛、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个月,加重3 d伴粪变细.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不伴明显疼痛、恶心、呕吐、排柏油样粪等症状 1个月前进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氟哌酸"后缓解 半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再服"氟哌酸"后好转.  相似文献   

13.
谭莉 《中国科学美容》2014,(18):111-112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12月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的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无缝隙护理"之前的8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情况、医患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记录合格率及工作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护理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81岁,因疑诊"乙状结肠癌"就诊,入院查体发现右侧阴囊有一质硬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透光试验阴性,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精索无增粗,输精管无串珠样变.追问病史,五十多年前阴囊突然肿大,此后未消退,发病前无外伤史.行彩超检查示右睾丸肿瘤可能,彩色血流示右睾丸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予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阴囊内被一大小约13cm×8cm×8cm的肿块占据,质硬,呈黄褐色,包膜完整,未见附睾,左侧睾丸、附睾轻度萎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字"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 由设计的新内眦点处"一字" 法横切开内眦赘皮,切口延至下睑缘5mm左右,分离内眦部的皮下粘连,剪除部分错构组织,形成新的内眦,再将下睑缘切口延至外眦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行睑袋整复术,术中将眶隔脂肪释放、重置,紧缩眶隔,去除部分肥厚的眼轮匝肌和松弛的皮肤.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随访1~14个月,内眦赘皮消失,基本无瘢痕遗留,双眼间距适当,双睑外形美观,睑袋改善明显,无并发症发生,达到眼周年轻化的良好效果.结论 "一字"法内眦开大术联合睑袋整复术,较好地矫正了内眦赘皮和下睑松弛,达到了眼周年轻化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3岁,因"排尿中断1年余,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1月"于2011年3月3日于本院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突然中断,无尿频、尿急、尿痛,活动后排尿恢复,一直未行特殊治疗,1月前出现排尿中断并伴有尿痛,表现为下腹部绞痛并向阴茎部放射.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因"右侧阴囊内肿物逐渐增大3年余"于2010年10月15日入院.阴囊下坠感明显.检查:阴囊皮肤正常,右侧阴囊内可触及明显包块约鹅卵大小,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无压痛,与阴囊壁粘连,沉重感明显,透光试验阴性.睾丸位于包块内上方,大小质地正常,精索无增粗,左侧睾丸,附睾,精素正常.  相似文献   

18.
病例1 患者女,67岁,因"反复气喘4年,加重3周"于2008年10月24日入院.患者200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气喘,当时步行上3楼感气短,夜间可平卧,伴心悸、乏力,经治疗后好转,平时未规则服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肩胛、臀部和对侧腰部"三点式"固定健侧半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采用肩胛、臀部和对侧腰部"三点式"固定健侧半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27例,采用全身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F16~20,用钬激光进行碎石.结果 127例均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因术中出血或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而终止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3±39)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3.0%(118/127),残留结石9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净结石4例,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5例.术后输血1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肩胛、臀部和对侧腰部"三点式"固定健侧半卧位下PCNL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和抢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术中结石排出,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8岁.因腰背部疼痛半年,无恶心,呕吐,偶然发现左上腹肿块10 d以"腹膜后肿瘤"于2000年9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