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邱夏芹  薛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76-177
目的:探讨卧床女性患者采用自制女性接尿器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卧床女性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对照20例,按传统方法护理,改良组20例实施自制女性接尿器护理,以2组病人褥疮发生率、经济成本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改良组褥疮发生率、经济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组方法可明显降低褥疮发生率、降低经济成本,并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开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男性接尿袋在男性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男性尿失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拔除导尿管后使用一次性男性接尿袋进行尿道护理,对照组常规使用接尿壶、假性尿袋或成人纸尿裤进行日常护理,对比两组男性尿失禁病人在拔除导尿管后尿道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情况、接尿效果、尿液遗漏污染床单位及尿路感染4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对拔除导尿管男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病人尿道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情况、接尿效果、尿液遗漏污染床单位及尿路感染4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拔除导尿管男性尿失禁病人试验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除导尿管男性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使用接尿袋,更有利于保护尿道周围皮肤,可有效保持尿道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尿路感染发生,接尿完全,防止尿液遗漏污染床单位,有效保持床单位洁净及病区环境空气清新,综合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菊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126-127
目的:解除卧床女病人因排尿不便造成的痛苦与损伤,减少护理人员不必要的忙乱,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量.方法:将80例卧床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自制接尿罐接取尿液,直至出院;对照组40例用便盆、尿不湿、导尿管接取尿液,直至出院.结果:治疗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用该接尿罐患者舒适,护理者操作灵活方便,总体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对男性卧床患者施行食品袋接尿护理的优缺点。方法:收集附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420例骨科、神经外科男性卧床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0例,使用传统尿液收集方法,试验组210例,术后第一天拔除导尿管后使用食品袋接尿护理。结果:试验组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及其照顾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食品袋接尿护理可以降低男性卧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患者及照顾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便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尿潴留及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法:将脊柱手术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360例依据所属责任护士分管床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其他术前术后护理2组相同,观察组采用"放-放-冲"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对照组采用患者膀胱排空后拔除尿管模式,观察2组患者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即拔管后至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以及排尿舒适度、尿潴留发生率。结果:2组在拔管后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排尿舒适度评定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放-放-冲"三步改良尿管拔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提高排尿舒适度并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尿三针”治疗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膀胱俞与阴陵泉等穴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火针针刺“尿三针”。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和残余尿RUV)、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变化、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9/60),对照组为75%(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RUV与NB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Pdet-max、Qmax及I-QO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RUV与N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Pdet-max、Qmax及I-QOL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清洁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9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排尿情况以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1日与治疗第30、60、90日尿路感染发生率,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日均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排尿期最大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排尿期最大尿流量、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0、90日,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清洁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改善患者排尿期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水平,并且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陶文静 《河南中医》2005,25(9):88-88
中风患者常伴有尿失禁,这给家庭护理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接尿器因其接尿囊大,而老年男性外生殖器多处于萎缩状态。接尿不完全,翻身活动时更有不便,常将尿液遗漏在床单上。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皮肤功能差,接尿器固定带经常磨损皮肤,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将接尿器进行了改革创新,用于临床,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长期卧床的男性病人,排尿和接尿问题一直困绕着临床护理工作者,患者伴随其病程的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患者认知能力下降及体质的下降,我们通常采用留置导尿术进行尿液引流,但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出血、尿道黏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还会因前列腺肥大而造成插管、拔管困难;使用尿不湿或尿壶接尿法,能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但往往会因为不能保持皮肤干燥而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36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0例,试验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诱导排尿后自行排尿情况。结果:试验组取得了较对照组更佳的手术效果,试验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排尿后自行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男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排尿功能训练,及保鲜膜袋法治疗、护理30例男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结果: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泌尿系感染、尿道疼痛、污染被褥、阴茎糜烂、体位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与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状况。  相似文献   

12.
针刺八黪穴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4-14,16
目的:研究针刺八鳄穴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八髂穴。对照组一般治疗基础上注射弥可保。结果:针刺八骼穴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针刺八髂穴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治愈率高,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鹏  任亚锋 《河南中医》2020,40(2):283-286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静脉滴注药物、口服药物等,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漏尿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漏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日排尿频率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日排尿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且试验组尿失禁减轻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4.0%,试验组有效率为91.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以减少漏尿量,降低排尿频率,改善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9例)、腹针组(28例)及腹针+康复组(29例),分别给予定时饮水计划、触发反射排尿、物理治疗等康复训练、腹针疗法及两者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腹针+康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组和腹针组(P〈0.05),症状积分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永浩 《陕西中医》2021,(5):604-607
目的:观察阳和汤治疗更年期尿道综合征及对患者排尿情况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更年期尿道综合征患者180例,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阳和汤联合尼尔雌醇治疗。记录两组症状评分、排尿情况及性激素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及耻骨上不适评分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2%,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卵泡刺激素(FSH)逐渐下降(P<0.05),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FSH、LH、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最大尿流率逐渐上升(P<0.05),单日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逐渐下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日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阳和汤治疗更年期尿道综合征可减轻症状,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FSH的表达和膀胱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压灸足运感区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在盆底肌肉训练基础上给予压灸足运感区。比较两组排尿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尿流动力学指标、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差异,并记录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天和夜间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最大尿流量(MFR)、尿量(TV)、平均单次尿量、相对排尿阻力(RVR)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I-QO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DL评分、I-QOL总分及其3个维度评分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耳穴贴敷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试验组患者术前分别在两耳膀胱、输尿管、肾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结果:试验组自行排尿52例(86.7%),注射新斯的明排尿5例(8.3%),导尿3例(5.0%);对照组自行排尿41例(68.3%),注射新斯的明排尿13例(21.7%),导尿6例(10.0%);两组术后出现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敷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效果确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毫针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毫针及膀胱训练的综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失禁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两组治疗后尿垫指数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毫针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针刺关元、中极、肾俞、次、会阳穴,每日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残余尿量;同时对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等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尿急、尿频、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及排尿困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排尿时间延长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弥可保加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志顺  姚明 《四川中医》2009,27(3):117-11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导致慢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电针双侧中髎、次髎、会阳穴,每次50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15例需尿管排尿患者中,完全恢复自主排尿、拔除尿管者6例,有效率为40%。其余5例靠腹压或其它手法排尿患者中,基本恢复自主排尿者4例,有效率为80%。20例.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导致慢性尿潴留总有效率50%。结论:电针次髎、中髎、会阳穴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导致慢性尿潴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