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腰神经后支的损伤较为多见 ,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自 1 998~ 2 0 0 1年采用针刀治疗该病 37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针灸推拿科和骨伤科门诊 ,共 69例 ,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刀组 37例 ,男 2 6例 ,女 1 1例 ;病程 2 .49±1 .81年 ,年龄 39.2 1± 6.81岁。对照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病程 2 .31± 1 .71年 ,年龄 37.46± 6.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P>0 .0 5 ,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准 [1] 症状 :有腰部慢性劳损和扭伤病史 ;下腰部疼痛或酸胀痛 ,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5例用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愈率89.3%,好转率10.7%,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腰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少部分可找到明确病因,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大部分病因不明,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如腰神经后支性腰痛.近年来随着对非特异性腰痛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腰神经后支在腰痛病因学上的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以腰神经后支切断为代表的一系列疗法.为寻找无创、安全、有效的疗法,笔者自2004年3月~2007年8月,采用药罐结合治疗腰神经后支性腰痛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期获得满意疗效并广泛运用于临床。方法:选取确诊为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超声引导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总有效率达93.3%,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具有操作简便、全程可视化、实时动态化、疗效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甲钴胺局部注射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症疗效。方法:根据腰神经后支特异走向定位,将符合腰神经后支卡压症的13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n=68)应用针刀联合甲钴胺局部注射,B组(n=62)应用穴位注射,比较两纽术后3月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为优;A、B两组复发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为优。结论:针刀联合甲钴胺局部注射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症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王志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24):118-118
目的:观察小针刀到对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及横突肥大征的疗效。方法:对104确诊为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和58例横突肥大征的患者在确定痛点和神经被卡压点后行针刀切割粘连松解术,观察其疗效、疗程和不良反应。结果:104例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经过3次针刀治疗3个月近期治愈90例(治愈率86.5%)、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100%。横突肥大征58例,经过3次针刀治疗后近期治愈56例(治愈率96%)、好转2例、总有效率也是100%。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征或不良反应。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横突肥大征治愈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也有很好的疗效,相对于腰横突肥大的疗程要长。只要掌握恰当,门诊小针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胸皮神经后支内侧支卡压综合征是人体背部脊柱两侧胸皮神经由深部向浅层穿出过程中遭受卡压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浅表觉异常,如疼痛、冰冷、麻木、酸胀等,尤其是“背寒冷如掌大”为患者最重要的主诉。近两年来,笔者运用苓桂术甘汤加针刺背俞穴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性腰痛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腰脊神经后支损伤性腰痛症80例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治疗纽(B纽)各40例。A纽在DSA下行经皮穿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B组在DsA下行腰脊神经后支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2组患者腰痛改善、腰部活动度及压痛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3d、1周、1个月及3个月腰痛改善、腰部活动度和压痛恢复均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治疗后支损伤性腰痛症有效率高,疼痛评分改善明显,腰部活动度恢复良好,且持续时间久,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低浓度药物局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6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加 0.9%盐水配成10 mL混合液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3.02%,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率为51.16%,总有效率69.7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低浓度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产后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60例产后下腰痛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愈46例,显效13例,好转1例,显效率为98-3%。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产后下腰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1次/d,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每次治疗间隔7天,共治疗3次。2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6.0%,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率为38.0%,总有效率90.00%。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肿胀、晨僵、活动度、行走能力等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经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创伤轻微,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为产后妇女提供更有效的健康调理方法 .方法 选择96例符合产后腰痛的患者并随机分成3组,康复训练组实施康复训练,腹针疗法组实施腹针治疗,普通针刺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且针刺2组均配合康复训练.每组32例,每周3次治疗,治疗周期为3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3组受试者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灵龟八法"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灵龟八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愈显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灵龟八法"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髋关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针刀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患者髋关节的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愈显率观察组为73.3%,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Harri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疗效优于针刺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饮食、认知、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针刀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只接受依那西普治疗,观察2组患者0、4、8、12周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学指数(BASMI)、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BASMI、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ASMI、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依那西普能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