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家幸 《四川医学》2013,34(5):748-749
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39例经手术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病变部位、强化程度和管壁扩张度的改变以及管壁的厚度。结果消化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消化道管壁的弥漫性增厚,管腔狭窄;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多见于胃部;39例患者共计39处淋巴瘤,其中胃部17例,小肠9例,食道较罕见;胃部淋巴瘤CT表现呈弥漫浸润型、局限性浸润型、溃疡型,增强后病变为轻度到中度的均匀强化。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进行扫描,其诊断特点明显,可以对PGIL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相似文献   

2.
多排螺旋CT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MSCT完整的病例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管腔壁的厚度、强化的程度和扩张度的改变等.结果 26例患者共26处淋巴瘤,发生部位依次为,食道1例、胃部15例、十二指肠2例、回肠3例和结直肠5例(其中回盲部3例).食道病变管壁CT平扫示均匀增厚,增强后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胃部淋巴瘤CT表现呈弥漫浸润型、局限性浸润型和局限性溃疡型,增强后病变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小肠和大肠淋巴瘤、肠壁增厚,部分合并肠腔呈"瘤样"扩张,少数合并肠套叠,增强后病变肠壁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绝大部分不合并肠梗阻,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MSCT能显示消化道淋巴瘤的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搜集了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表现为肺的单发肿块3例,多发结节3例,多发片状影l例,5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周围间质浸润4例,4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增强明显,.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误诊率极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治疗情况,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早期诊断率.必要时应积极行穿刺病理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肺部是常见的受累器官。肺淋巴瘤分为2型: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和继发性肺淋巴瘤(SPL)。该病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病变,约占所有淋巴瘤的0.34%,其影像学检查以CT为主,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涛  朱丹  谢晓红  彭涛 《四川医学》2010,31(12):1860-186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均为B细胞起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胃淋巴瘤按CT表现分为弥漫增厚型、节段增厚型、局限增厚型及混合型,CT表现特征主要有:①多灶分布和广泛、显著胃壁增厚;②病变沿长轴侵犯有一定柔软度,胃腔无明显变形;③病变区胃浆膜面多清楚,胃周脂肪无明显受侵;④胃粘膜广泛粗大伴多发的浅溃疡。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华 《吉林医学》2010,(34):6298-6299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小肠淋巴瘤10例CT表现,并结合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MSCT见肠壁增厚7例,肠腔内肿块型3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韦璐  陈刚  许彪  邹莹 《广东医学》2012,33(1):112-1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16层螺旋CT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资料。结果根据2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可以分为4型:肠壁弥漫增厚型9例,广泛浸润型8例,息肉肿块型2例和混合型3例。MSCT的主要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累及肠管仍能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及柔韧性,可有肠管扩张,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MSCT能显示小肠淋巴瘤的特点,对诊断小肠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运用多平面重建(MPR)进一步分析胃肠壁的厚度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总结胃肠道淋巴瘤较典型的CT表现。结果胃肠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胃肠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周围淋巴结较大是较典型的CT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胃肠道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胃淋巴瘤病理特点及多排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CT图像,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0~75岁,分析CT图像上病变部位、形态及强化特点。结果 1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例为弥漫大B淋巴瘤,1例为套细胞淋巴瘤,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CT均表现为胃壁较广泛增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无明显钙化及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黏膜破坏较轻,病变多发生于胃体、胃窦部,伴胃腔扩张4例,3例伴有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胃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全面反映胃壁受累范围及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评估CT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胸部CT资料。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肺的单发肿块4例,结节6例(其中多发4例),弥漫性多发片状影8例。14例出现充气支气管征,网格样或磨玻璃样周围间质浸润影11例,结节病灶强化明显,全部病例纵隔无淋巴结肿大。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特点是大多有充气支气管征或周围间质浸润,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无肺外淋巴肿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螺旋CT征象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具有完整资料的肺透明膜病18例,着重分析多层螺旋CT对其肺部的病灶显示能力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中全部出现双肺透亮度降低的磨玻璃样影及小颗粒样影,其中合并出现支气管...  相似文献   

12.
64排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其优势,阐述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晓玲 《中外医疗》2012,31(2):175-175
64排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它的优势,介绍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凤敏 《中外医疗》2016,(8):155-156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测,对不同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1级动脉MPR、MIP和VR三种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为38.46%,高于MIP的30.77%和VR的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检出率为19.36%,略高于MIP的17.94%和VR的1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多种图像后处理应用于肺动脉栓塞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995年8月-2009年9月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11例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4例累及双肺,7例累及单肺。征象多种多样。肿块型4例,密度大部均匀密实,其中1例含空气支气管征,普遍缺少毛刺,1例跨叶分布。肺炎实变型3例,其中2例含空气支气管征,1例跨叶,1例磨玻璃影。混杂型4例,片状侵润、粟粒、结节、小肿块、索条状、网结状混合影,以一种病灶为主,两种或多种并存,其中含空气支气管征2例,跨叶分布3例,磨玻璃影2例。其中10例增强检查均为轻至中度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走形正常的血管影。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以肿块型和肺炎实变型较多见,亦可多种形态病变同时存在,空气支气管征,跨叶分布,磨玻璃影,轻至中度强化,病灶内正常走形血管影,影像与症状及病程不一致,有一定提示性。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当前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主要与肿瘤的TNM分期密切有关。在胃癌术前分期影像学检查中,螺旋CT是最常用的,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出现及软硬件的发展,使其在胃癌术前分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螺旋CT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正常的胃癌腔壁组织和病变组织,而且可以了解胃癌是否有转移,是否对周围组织器官有侵犯与恶化等。本研究旨在分析螺旋CT检查在扫描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建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58-159
目的对采用多层螺旋CT法对肾脏继发性淋巴瘤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1年8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肾脏继发性淋巴瘤的患者病历资料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现象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12例患者中有4例为巨块型,有2例为结节型,有4例为肾窦型,有2例为肾周肿块型。结论肾脏继发性淋巴瘤患者的CT征象具有显著的特征,对肾脏继发性淋巴瘤进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至2014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能清晰显示肺内病变情况;130例患者中有117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有9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扫描平均剂量长数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核准确性较高,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塞患者的CT检查资料,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回顾性整理、重建、分析,并明确诊断。结果:45例患者中,小肠梗阻25例,占总例数的55.6%,其中17例局部肠管扩张约2.5cm~4cm,8例局部肠管扩张约为4dm~6cm。结肠梗阻20例,占总例数的44.4%,其中右半结肠扩张7例,左半结肠扩张8例,局部肠管扩张度为4.2dm~7.5cm的5例,局部肠管扩张度达6.3cm~9cm的10例。结肠扩张不伴有小肠扩张者11例,小肠与结肠均扩张9例。结论:64排螺旋CT及CT动态增强扫描方式是明确诊断腹部肠梗阻疾病的方便、快捷、无创、缜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术前手术方式及保守治疗预后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