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67-4568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控制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流行。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26例HIV阳性孕产妇及所产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IV阳性孕产妇2例自愿终止妊娠,余24例均实施药物阻断,所产新生儿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阻断成功率95.83%。结论综合性HIV母婴阻断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一条减少HIV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方法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咨询及HIV检测,对有生育意愿的HIV阳性孕妇采取综合性HIV母婴阻断措施。结果为14833名孕产妇提供免费咨询,咨询率为84.80%;为愿意接受免费检测服务的12407名孕产妇提供HIV抗体检测,检测率70.93%,发现HIV阳性孕产妇24例,阳性率为0.19%;16名孕妇完成妊娠并产下16名婴儿,经综合性母婴阻断措施,16名婴儿HIV-DNA期诊断结果:15名为阴性,1名为阳性。结论艾滋病病毒(HIV)可以在妇女妊娠、分娩或产后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由感染孕、产妇传播给胎、婴儿;在儿童的HIV感染中,90%以上的感染是经母婴传播获得;采取综合性母婴阻断措施,能有效预防新生儿HIV感染。  相似文献   

3.
廖凤兰 《当代医学》2010,16(25):21-22
目的探讨阻断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足月妊娠合并AIDS/HIV感染患者,对孕产期阻断母婴传播措施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孕妇分娩的29例婴儿,随访9~12月龄婴儿29例,随访率100%,检测HIV抗体阴性27例;随访≥18月龄的婴儿2例,检测HIV抗体阳性1例,(婴儿HIV感染者),垂直传播率3.45%(1/29)。结论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采取在孕产期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母婴阻断措施,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最大限度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对阻断HI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病例采用1人用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择期剖宫产的用药方式,其余14人均用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的用药方案;新生儿喂养方式为1例混合喂养,14例人工喂养.结果 15例儿童中混合喂养1例于7月龄死亡(肺炎),1例12月龄检测阳性,待18月龄复查,其余13名儿童均正常.结论 提倡住院分娩,提供安全分娩服务,采用安全的新生儿喂养方式,可有效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HIV阳性孕产妇的新生儿予以HIV的阻断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设定阻断技术路线,对HIV阳性孕产妇根据孕期实施不同的阻断措施,并对采取完全阻断、不完全阻断及未采取阻断措施的新生儿HIV的阴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0年各年度有关HIV母婴阻断传播的咨询率逐年上升,HIV阳性检出率为0.3%~0.6%;共114名HIV阳性孕产妇,87例(76.3%)选择继续妊娠者中85例围生儿存活。87例中51例采用了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98.0%;29例予以不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72.4%;未采取阻断7例(1例失访),新生儿HIV阴性率为0。结论:根据孕期时间实施完全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遏制婴儿和儿童人群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在医护人员对HIV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进行护理工作时职业暴露的风险,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HIV孕产妇对其进行母婴阻断,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对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统计,分析防护比率;结果:工作伴随职业暴露的12例医护人员均无发生HIV感染;结论:为保证所有在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不发生感染,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HIV孕产妇母婴阻断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探讨对HIV阳性孕产妇母婴实施阻断措施的结果,为提高HIV阳性阻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2年5月—2016年12月确诊的在金城江区居住的22例HIV阳性产妇为研究对象,22例HIV阳性孕产妇相应的阻断措施,对阻断追踪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孕期未使用药物阻断的有2例,其中1例产后拒绝新生儿阻断与追踪,另21例新生儿出生后即实施阻断,其中有1例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死亡,血检为弱阳性;有10例新生儿满18月龄时进行抽血检测,其中1例为阳性,其余9例均为阴性.结论 针对HIV阳性孕产妇孕期采取阻断措施,落实阻断跟踪管理,对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防止婴儿与儿童群体艾滋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HAART阻断HI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俊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09,31(9):1254-1255
目的观察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39例HIV感染的孕妇,在孕13~38周前给予HAART,如CD4^+T淋巴细胞〈200/mm^3的孕妇在孕早期也尽早用药,孕前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孕期则继续正在使用的方案,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婴儿出生后给予联合抗病毒药物预防。婴儿出生后4—6周和4月龄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随访至2009年6月,39例婴儿年满12~18月龄,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其中13例婴儿12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26例婴儿18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有24例(61.54%)婴儿进行HIV-1 DNA检测,其中有22例检测结果二次阴性,有2例检测结果一次阴性一次阳性,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HIV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HAART是安全可行的。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9.
HIV母婴传播阻断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V母婴传播的预防策略。[方法]选择55例要求生育的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给予综合干预:对HIV阳性母亲在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实施选择性剖宫产,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以及采用人工喂养等。[结果]共随访53例婴儿,已满18个月的有15例,满12个月的有26例,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及早诊断和有效的干预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2005年共收治了5例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我们采取免疫干预,母婴阻断药物的应用及产后阻断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几率,取得了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从2002~2005年,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5例,年龄20~30岁,平均25岁。其中2例孕37 4周入院,2例孕38 2周,1例孕39 3周入院,均采用母婴阻断药物治疗,选择分娩方式和产后阻断等方法,无一例新生儿发生感染。通过筛查及早发现HIV感染孕妇,对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目前无任何产前诊断方法可预知胎儿最终是否感染HIV,但已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后对分娩时孕妇出血以及对婴儿的影响.方法 对58例HIV感染并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分析,孕期均行母婴传播阻断,观察分娩时孕妇出血以及新生儿情况,并随机选择同期没有感染HIV的孕产妇5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58例婴儿出生后18个月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HIV感染孕妇经抗病毒药物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新生儿预防用药等措施后,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52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的母婴阻断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母婴阻断措施,观察对比2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婴儿HIV感染情况及婴儿喂养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婴儿HIV感染情况及婴儿喂养方式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发现并及早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采取选择性剖宫产、母婴抗病毒药物综合性治疗和人工喂养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概况以及我国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的现行方式,并思考由此而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在艾滋病尚不能临床治愈并且有可能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我国卫生资源短缺的前提下,日益增多的HIV感染孕妇是选择终止妊娠还是其他的母婴阻断措施问题,带来了尖锐的伦理学冲突,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临床决策问题,其背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HI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20万妇女和60万儿童感染HIV,其中90%的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所以进行HIV母婴阻断对控制HIV的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的母婴阻断方式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剖官产及人工喂养等。  相似文献   

15.
黄琳  覃少军 《华夏医学》2012,25(4):627-629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了20多年,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育龄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发病逐年增多。儿童感染90%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的,所以阻断HIV/AIDS母婴传播是  相似文献   

16.
HIV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娥  韦继红 《医学综述》2008,14(3):443-444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孕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儿童HIV感染中,90%以上来自母婴传播,因此母婴阻断是预防儿童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母婴传播的方式有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经母乳感染。针对母婴传播的方式,母婴阻断的措施有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随着母婴阻断的研究进展,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珠海市香洲区2008—2013年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及母婴阻断情况。方法对2008—2013年收治的22例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母婴阻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IV阳性孕妇22例中1例终止妊娠,21例分娩,满18个月婴儿16例,未满18个月婴儿3例,失访2例,母婴阻断成功16例,母婴阻断成功率为100%。结论对HIV阳性孕妇进行综合母婴阻断,能有效降低儿童HIV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IV感染在昭通市孕产妇中流行情况,金标法在孕产妇HIV抗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08~2010年住院、门诊做围产保健、人工流产的孕产妇5883例,常规采用金标法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出现待复检者,用3种不同产地的试剂进行检测,2种以上结果为待复检者送昭通市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复检确诊,同时每年随机取850例初筛过的血清共2550例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5883份血清标本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2例(2008年3例;2009年4例;2010年5例),阳性率0.20%.12例初筛为待复检者,经确诊试验确认均为阳性,2538例初筛结果为阴性者经ELISA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在昭通市孕产妇中流行情况属低流行,呈逐年上长趋势,金标法完全可以用于孕产妇HIV抗体的常规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9.
20.
9例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母婴阻断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母婴阻断的措施.方法:9例产前常规HIV抗体筛查阳性患者,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母婴阻断措施.结果:7例随访婴儿HIV检测目前均为阴性.结论:产前HIV检测、综合母婴阻断措施是控制儿童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