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表现、病史和临床表现,并总结出其声像图特征。结果85例小儿肠套叠中有77例为典型的特征性的肠套叠声像图,声像图表现为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另8例肠套叠声像图不典型,声像图表现为“假肾”征和不规则型肿块。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及凸阵探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对51例小儿肠套叠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51例小儿肠套叠有48例表现为典型的肠套叠声像图,3例为不典型声像图。39例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局部有肠壁血流信号显示,1例未探及血流信号。结论应用高频及凸阵探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姣  何兴华  张慧  袁莉 《西部医学》2011,23(4):716-7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过临床确诊的4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等,并归纳其声像图特点。结果在48例肠套叠患儿中超声检出47例,诊断符合率97.9%;误诊1例,误诊率2.1%。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肠重复畸形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小肠重复畸形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小肠重复畸形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确诊断肠囊肿(肠外囊肿)3例,管状型1例,1例肠内囊肿合并肠套叠漏诊肠内囊肿,憩室型1例诊断为美克尔憩室。小肠重复畸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即囊肿壁、管状结构壁或袋状憩室壁回声极似相连肠管壁,局部囊壁可见蠕动。彩色多普勒(CDFI):未见来自相连肠道血流信号进入管壁。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肠重复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儿童结肠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34例结肠息肉患儿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34例患儿中,病理显示幼年性息肉33例,腺瘤性息肉1例。共42枚息肉,其中单发息肉31例,多发息肉3例共11枚;超声诊断结肠息肉31例,漏诊3例。结肠息肉声像图表现为肠腔内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肿块,34个肿块内可探及散在的小囊腔,33个肿块通过蒂与肠壁相连,CDFI示息肉内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以蒂部条束状血流信号为主干进入肿块,肿块内部血流分布由中心向外部辐射。4例患儿超声检出合并继发肠套叠。结论儿童结肠息肉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方便及检出率高等特点,对儿童结肠息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儿童结肠息肉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儿童结肠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34例结肠息肉患儿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34例患儿中,病理显示幼年性息肉33例,腺瘤性息肉1例.共42枚息肉,其中单发息肉31例,多发息肉3例共11枚;超声诊断结肠息肉31例,漏诊3例.结肠息肉声像图表现为肠腔内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肿块,34个肿块内可探及散在的小囊腔,33个肿块通过蒂与肠壁相连,CDFI示息肉内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以蒂部条束状血流信号为主干进入肿块,肿块内部血流分布由中心向外部辐射.4例患儿超声检出合并继发肠套叠.结论 儿童结肠息肉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方便及检出率高等特点,对儿童结肠息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儿童结肠息肉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方法分析30例经空气整复和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结果本组患儿高频超声诊断确诊率100%。高频超声检查腹腔内可见包块,横断面呈"同心环"征,纵断面呈"套桶"征,形态稳定。结论小儿肠套叠高频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能准确诊断小儿肠套叠,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的特征性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后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结果 32例本组病例中有28例表现为典型的肠套叠二维声像图,4例表现为不典型声像图.20例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表现为局部肠壁血流信号增加,3例表现为局部肠壁血流信号消失.结论 二维超声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的特征性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后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结果 32例本组病例中有28例表现为典型的肠套叠二维声像图,4例表现为不典型声像图.20例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表现为局部肠壁血流信号增加,3例表现为局部肠壁血流信号消失.结论 二维超声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骨化性肌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003~2009年在我院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化性肌炎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骨化性肌炎骨化早期声像图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后期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肿块,后方伴声影.结论 高频超声在骨化性肌炎诊断中有一定作用,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美克尔憩室炎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普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术前超声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的儿童患者,探讨其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达78%(31/40)。美克尔憩室炎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段固定管道回声,管壁黏膜与肌层均增厚,一端与小肠相通,另一端为盲端。结论:超声检查结果对美克尔憩室炎的儿童患者在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小儿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8年间45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主要以腹痛、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第一诊断:阑尾炎居多,其后依次为便血查因、肠梗阻、肠套叠、胃肠穿孔、憩室疝。多为剖腹探查治疗中发现,其余分别为同位素99锝腹部扫描、腹部B超、腹腔镜探查确诊。4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憩室治疗,愈后效果良好。结论大部分小儿美克尔憩室是在手术探查中发现,故在行剖腹探查手术时,若腹腔内病变与术前诊断不符,应常规检查回肠末端100 cm以内。在患儿病情允许条件下处理憩室,可以避免因憩室而行二次手术。通过腹部B超、同位素99锝腹部扫描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脐小切口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4.2±2.9)岁;其中以消化道便血症状就诊20例,憩室炎4例,消化道梗阻8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辅助经脐小切口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42.8±11.3)min,平均住院日为(7.8±1.9)d。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美克尔憩室,术后长期随访,无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手术切口隐匿、美观。 结论 小儿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多样,对于可疑病例应积极手术探查;腹腔镜辅助下经脐小切口手术用于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治疗安全有效,手术切口隐匿、美观。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学》2015,36(9):1109-1111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 Meckel 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美克尔憩室疾病临床易误诊的主要因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复习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各类美克尔憩室疾病病例,对比其术前和术后诊断,归纳各类美克尔憩室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的特点.结果 25例均经手术诊断或证实.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术前多诊断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穿孔;憩室致肠梗阻病例则大都考虑为常规性肠套叠、肠扭转或粘连性肠梗阻,未明确主要病因;憩室出血病例误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居多,个别病例误诊为消化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部分为美克尔憩室炎(单纯性或伴坏死穿孔),部分系憩室内迷生组织出血.结论 美克尔憩室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多因其并发症而行手术治疗.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临床表现复杂,与常见外科疾病易混淆,故术前容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9m锝扫描对小儿消化系统出血,尤其是先天畸形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6例消化系统出血患儿行99m锝扫描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486例病人99m锝扫描阳性423例,阴性63例,经手术证实Meckel憩室382例,重复畸形38例,阳性率86.4%。63例扫描阴性的病人有5例再次出血,重复行99mTco4扫描,3例阳性,手术证实2例为Meckel憩室,1例为肠重复畸形。结论:99m锝扫描检查在对小儿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先天畸形,具有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的优点,且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朱丽丹  王恒建  汪宏 《安徽医学》2013,34(2):134-136
目的探讨小肠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肠憩室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诊断,归纳小肠憩室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均经手术诊断,病理为憩室。结论小肠憩室主要并发症为急性憩室炎或伴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应考虑小肠憩室,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一期吻合术的可行性及近远期效果。方法于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8例肠套叠手术复位后合并肠坏死、肠穿孔者72例和继发性肠套叠6例,行肠切除一期端端吻合术,并对其近远期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8例中合并肠坏死而无穿孔者48例,合并肠穿孔者30例,合并梅克尔憩室者3例,合并过敏性紫癜致肠壁血肿者2例,合并肠壁淋巴瘤者1例。结肠切除结肠端端吻合26例,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38例,回盲部及部分结肠切除回结端端吻合14例。78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76例伤口一期愈合,无肠瘘、肠狭窄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9年,其中12例较术前有明显稀便情况,1例术后5d刀口感染经换药再次缝合后痊愈,1例术后6d合并肺炎及切口处肌层断开出现腹壁疝,1例术后6个月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松解粘连带而痊愈。结论对于肠套叠合并肠壁血运障碍或有器质性病变者可行肠切除一期吻合术,一般不需要考虑肠造瘘或肠管旷置,近远期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与胃镜检查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12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腹部彩超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126例患儿均有腹痛,有或无伴阵发性加重,腹痛可出现皮肤紫癜前(n=22)、紫癜中(n=54)、紫癜后(n=50)。腹痛重而体征较轻微,腹部部位不固定。腹痛较轻者腹部超声多无阳性表现,腹痛持续或伴阵发性加重者腹部超声表现为病变部位肠管壁节段性水肿,血流增加,严重者可发现肠套叠、肠梗阻或肠坏死。胃镜下均有不同程度胃肠粘膜病理改变,包括胃肠粘膜充血、糜烂、点状出血及多发性溃疡。结论腹部彩超及胃镜检查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症状和多层螺旋CT显像的表现,总结其临床症状和CT特点。结果110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中,同心圆形分层肿块67例,弹簧样肿块16例,香蕉样肿块17例,不规则肿块10例。无一例漏诊。经诊断,患儿发生不完全肠梗阻72例,完全肠梗阻26例,肠道穿孔12例。所有患者都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多层螺旋CT可很好地判断婴幼儿肠套叠现象,可弥补空气灌肠和超声检查等缺点,可为临床更好地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