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p27kip1和bcl-2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1和bcl-2在24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p27kip1在(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组、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表达在(单纯增生 复杂增生)组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内膜癌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p27kip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淋巴转移无关;bcl-2表达高低与淋巴转移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3·p27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27kip1及bcl-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起作用,bcl-2可作为子宫内膜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进展的早期判断指标,p27kipl表达降低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进展有关,可作为判定内膜癌预后的指标。联合检测p27和bcl-2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确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microRNA-19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癌癌组织及对应肿瘤边缘2~5 cm处的癌旁组织来源于2018年1—4月石家庄心脑血管病医院接受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病例组),并抽取其术前外周静脉血;同时抽取同期入院行妇科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及组织中microRNA-195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病例组血清microRNA-195表达水平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croRNA-195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692~0.864),确定最佳阈值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67%、73.33%。与癌旁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癌组织中microRNA-19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ER、PR表达强度的子宫内膜癌癌组织microRNA-19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croRNA-195表达水平Ⅰ期癌组织>Ⅱ期癌组织>Ⅲ期癌组织,浸润深度≥1/2肌层的癌组织microRNA-19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的癌组织,Her-2阴性的癌组织癌组织microRNA-19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er-2阳性的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19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1cip1、p27kip1、p57kip2)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周期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mononuclear cell,BMNCs)细胞周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p21cip1、p27kip1、p57ki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危MDS组及MDS-AML组(包括10例MDS转白血病患者及8例AML患者)的p21cip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8、0.029),而低危MDS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kip1表达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危MDS组、高危MDS组及MDS-AML组p57kip2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高危MDS组及MDS-AML组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7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9—2015-09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和宫颈鳞癌的患者以及同期宫颈正常上皮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取其子宫颈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81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正常上皮50例。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在三组细胞组织中的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在不同E7表达状态的的三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组cyclin D1表达均为阳性,CIN组和鳞状细胞组只有少数表达为阳性,显著少于正常宫颈组织组,且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的升高cyclin D1表达量逐渐降低;E7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微表达,在CIN组以及鳞状细胞癌组表达更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影响,HPV感染是该症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的升高cyclin D1表达量逐渐降低,且E7基因的高度表达是导致cyclin D1低表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预后与Wip1表达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蜡块标本作为实验组,标本均被病理证实,同期活检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Wip1在2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Wi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细胞中,Wip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或微弱。子宫内膜癌组织中Wip1染色呈浅黄色至黄褐色不等。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5%(93/120),高于正常内膜组织22.5%(27/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内膜组织Western blot结果: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对含量为0.635±0.023。高于正常内膜组织的0.325±0.01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Wip1mRNA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基因表达值分别为0.628±0.053、0.191±0.00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P0.05)。结论 (1)子宫内膜癌中Wip1表达量高,而正常内膜组织表达量低。(2)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和UBAP1表达水平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纳入93例CML初诊患者,其中慢性期(CP)76例、加速期(AP)及急变期(BC)17例(急髓变12例、急淋变5例),以22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BAP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产物电泳图及熔解曲线均显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扩增P16和UBAP1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CML-CP组、急髓变组P16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淋变组,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ML-CP组UBAP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AP与CML-BC组表达水平降低(P<0.05);急髓变和急淋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CML病程患者具有不同的UBAP1和P16基因表达水平;UBAP1与P16基因表达水平与CML疾病进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MVD)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的阳性率并进行MVD记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VD及TGFβ1三组病人阳性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膜癌组最高,正常组最低。结论 MVD是反映子宫内膜癌生长情况及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良好指标;TGFβ1过度表达与细胞增殖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子宫内膜越异常增生,TGFβ1阳性表达越增高;内膜癌恶性度越高。TGFβ1表达阳性越高,MVD值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的1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 RNA ZEB1-AS1的表达,分析lnc RNA ZEB1-AS1的表达量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采用CCK-8实验检测lnc RNA ZEB1-AS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化疗药物干预检测其对化疗药物敏感度的影响。结果 lnc RNA 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0.006 0±0.020 0 vs 0.003 0±0.014 1,P=0.035),且其高表达与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χ~2=14.293,P=0.001)、是否化疗(χ~2=6.049,P=0.019)、是否原位癌(χ~2=8.245,P=0.041)、是否淋巴结转移(χ~2=10.427,P=0.005)、是否远端转移(χ~2=20.229,P0.001)以及HPV阴阳性(χ~2=12.710,P=0.001)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lnc RNA ZEB1-AS1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P0.05),过表达lnc RNA ZEB1-AS1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降低(P0.05)。结论 lnc RNA 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且干扰lnc RNA ZEB1-AS1的表达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并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S 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SKP2)、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ell cycle inhibitor protein factor 27,P27)、细胞周期蛋白A1(cyclin A1)及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22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id cell leukemia,ANLL)患者给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治疗,15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atic leukemia,ALL)患者给予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治疗,10例复发ANLL患者给予MA方案(米托蒽琨+阿糖胞苷)方案治疗,10例复发ALL患者给予VA(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骨髓细胞SKP2、P27、cyclin A1及cyclin E表达水平,并与20例非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SKP2、P27、cyclin A1及cyclin E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4个疗程后,完全缓解9例(15.79%),部分缓解41例(71.93%),未缓解7例(12.28%);完全缓解者SKP2[(19.83±5.62)%]、cyclin E[(8.21±6.22)%]及cyclin A1[(5.96±4.8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者[(46.16±18.06)%、(41.19±12.16)%、(36.18±10.77)%](P0.05),P27表达水平[(26.04±7.08)%]明显高于部分缓解+未缓解者[(15.36±4.98)%](P0.05);治疗前,初治ANLL、初治ALL、复发ANLL、复发ALL患者骨髓细胞SKP2[(44.76±23.81)%、(39.75±21.64)%、(46.53±24.18)%、(43.28±24.92)%]、cyclin E[(27.18±11.56)%、(33.49±12.74)%、(40.32±12.35)%、(37.08±10.96)%]及cyclin A1[(34.47±15.64)%、(32.08±14.93)%、(36.28±13.67)%、(33.94±14.25)%]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64±4.96)%、(5.83±4.72)%、(7.54±6.49)%](P0.05);复发ANLL、复发ALL患者骨髓细胞P27[(16.09±6.32)%、(18.37±6.3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7.95±6.83)%],并低于初治ANLL和初治AL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SKP2、P27、cyclin E及cyclin A1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30×109/L者SKP2阳性表达率(85.00%)高于白细胞计数30×10~9/L者(47.06%);经治疗完全缓解者SKP2阳性表达率(42.31%)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者(81.82%),P27阳性表达率(69.23%)高于未缓解者(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周期调控因子SKP2、P27、cyclin E及cyclin A1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患者,SKP2、P27阳性表达与初治患者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和C-erbB-2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判断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因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良性卵巢瘤各20例,上皮性卵巢癌40例,Ⅰ期13例,Ⅱ期14例,Ⅲ~Ⅳ期13例。另选取30例志愿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卵巢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EGF、C-erbB-2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的C-erbB-2表达。结果 HB-EGF和C-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含量比正常子宫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不同,C-erbB-2表达也不同,Ⅰ、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蛋白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C-erbB-2有助于临床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某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由某地区3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组织中提取DNA,通过直接测序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为43.3%,共发现6种突变类型,主要位于12、13密码子,其中以c.38G>A突变率最高(38.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KRAS突变与年龄或性别无相关性.BRAF基因突变率为0.结论 某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靶向治疗前进行突变状态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Livin基因在人胆管癌组织及胆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人胆管癌组织及胆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胆管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Livin基因蛋白在45例人胆管癌标本及及40例癌旁胆管组织、20例正常胆管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同时采用RT-PCR法及SP法检测了Livin基因mRNA和蛋白在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及非肿瘤细胞系HT-1080中表达。结果:L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7.8%,而癌旁胆管组织、非癌胆管组织中未能检测到Livin表达。L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在有淋巴结转组中,Livin阳性表达率(70.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8.9%)。在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中,LivinmRNA及蛋白均特异性表达,而非肿瘤细胞系HT-1080未见Livin表达。结论:Livin基因在人类胆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选择性高表达,其可能与胆管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Smac和Apollo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Smae、Apollon基因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两者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Smac、Apollon的mRNA在38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38例胃癌标本中表达Smac有20例(52.6%),而除3例癌旁组织外,其他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均见Smae表达,可见8m8c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和非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llon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分别有29例(76.3%)、4例(26.7%)和0例(0%)表达,Apollon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Apollon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llo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和Smac呈明显的负相关,两者的互相作用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P53、P21和P18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中P5 3、P2 1、P185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2例胃癌中抑癌基因P5 3、癌基因ras和c -erbB -2的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中P5 3、P2 1、P185的表达率分别为 46 8%、45 2 %、41 9% ;低分化胃癌P5 3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胃癌 (P <0 0 5 ) ;肌层或浆膜层侵犯的P185表达率高于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85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P5 3、ras、c -erbB -2基因协同作用参与了胃粘膜的癌变过程 ,且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受抑作为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是急性白血病(AL)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bcl-2家族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家族,本研究为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急性白血病表达的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70例初治AL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bcl-2,bax,mdr-1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表明,bcl-2和bax基因在AL患者广泛表达,bcl-2 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46 vs 0.71,P<0.05).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bax/bcl-2比值与AL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百分率、FAB分型和S+G2M%均未发现相关.Bcl-2蛋白表达(34.6%vs 69.2%,P<0.05),bax/bcl-2 mRNA比值(37.1%vs 82.9%,P<0.01)决定AL对化疗的敏感性,与AL CR率密切相关.bax/bcl-2 mRNA比值还是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bcl-2与bax基因表达和mdr-1表达两者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功能并明确其表达调控机制,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其在K562细胞中的活性。采用PCR方法从含有kit3dl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的质粒中扩增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插入经Bg1II和Nco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采用阳离子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转染K562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254bp的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3DL1-luc254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在K562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且荧光素酶活性、相对活性持续3天无明显衰减。转染了3DLl-luc254报告质粒的K562细胞存活率在76%-92%之间。结论:成功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本研究采用的转染系统能够有效地在K562细胞中进行基因转染,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在K562细胞中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7.
MicroRNAs (miRNAs) are a new class of regulator of gene expression. Initially discovered as regulators of developmental timing in invertebrates, miRNAs have subsequently been implicated in a variety of biologic processes. In recent years, their importance for human disease has become apparent. In particular,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of their role in cancer, both as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s, making them appealing targets for therapy. Furthermore, the variations in the abundance of miRNAs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cancers offer a specific ‘signature’ that can be useful in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ivin、PTEN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Livin、PTEN基因表达情况,并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相比较。结果:30例AML-M3患者当中Livin基因的阳性率为63.3%(19/30),对照组为15.0%(3/20)。AML-M3患者当中PTEN基因的阳性率为43.3%(13/30),对照组为85.0%(17/20),与对照组相比较,AML-M3的Livin和PTEN基因表达异常有显著意义(P&lt;0.01)。结论:Livin、PTEN基因在AML-M3呈异常表达,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Livin和PTEN有可能成为AML-M3重要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基因表达与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恶性肿瘤常伴有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并由于使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表达失控而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bcl-2基因由于t(14,18)染色体易位而激活在低恶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已举世公认。类似的重排和非重排引起的bcl-2过度表达也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1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基因表达和重排,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高度表达Bcl-2蛋白,1例有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结论提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遍存在bcl-2基因高表达,bcl-2基因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友病乙(Hemophilia B,HB)为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为凝血因子IX(F9)基因突变致凝血因子IX缺乏或结构功能的异常。本研究对40例明确诊断为血友病乙的男性患者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以寻找其分子发病机制并为遗传学咨询奠定基础。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血友病乙男性患者40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浆凝血因子IX活性检测及家族史等资料确诊。常规方法收集患者及亲属血样,分离血细胞和血浆,提取DNA,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的F9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将测序结果和国际F9基因突变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突变后排除多态性。结果表明,对40例HB患者基因分析共发现34种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包括插入框移突变2种,无义突变6种,剪切位点的突变2种,错义突变24种,其中29种突变为已报道的突变类型,5种突变在国际上未见报道。34种突变中发生在信号肽序列的有2种,前肽及γ-羧基化结构域的有7种突变,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有7种,活化肽区域有3种,丝氨酸蛋白酶催化结构域有15种突变。结论:40例HB患者的基因分析表明F9基因突变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且错义突变仍是目前F9基因的主要突变方式,与重型HB有更密切的联系。F9基因突变所常见的外显子部位与他们编码的氨基酸在蛋白行使功能时所起的作用有关。直接进行基因测序及短串联重复序列连锁分析将会对血友病乙的携带者诊断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