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勇  柴天桥  杨大春 《西部医学》2009,21(2):216-2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苏之,成都华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20mg,每日晚顿服,用药5周后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后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RP和血脂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多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CRP及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康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长期治疗中的调脂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高胆固醇血症共128例,随机分成血脂康组(n=66)和辛伐他汀组(n=62),治疗6~12个月后检测血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血脂康组及辛伐他汀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低35.46%、38.56%、38.01%与36.98%、41.08%、42.03%,效果均显著(P均<0.01)。结论血脂康长期调脂效果与辛伐他汀相当,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周秋菊 《当代医学》2007,(12):19-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10天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A组n=40)和常规治疗组(B组n=40),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10天,治疗前后10天分别测定血清CRP和血脂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n=30).结果 (1)治疗前UA患者与健康者血清CRP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2)治疗10天后2组患者血清CRP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使UA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5.
周秋菊 《当代医学》2007,(23):19-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10天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A组n=40)和常规治疗组(B组n=40),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10天,治疗前后10天分别测定血清CRP和血脂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n=30).结果 (1)治疗前UA患者与健康者血清CRP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2)治疗10天后2组患者血清CRP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使UA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P〈0.01),其他血脂项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血脂项目水平改善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显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UA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①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的降低与胆固醇(T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快速降低血浆CRP及FIB水平,在UA的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服用他汀类药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s TLDA(Taqman low density array)芯片对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6)及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6)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s表达谱进行筛查,并选择部分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的miRNAs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对照组,n=20)、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26)、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19)中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miRNAs的表达谱与非他汀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miR-106b、miR-21、miR-25、miR-451以及 miR 92a等炎症相关miRNAs在内的21种血浆miRNAs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倍数>3,错误发现率<0.0001%),选取miR 106b、miR 21、miR 25、miR 451以及 miR 92a进行real-time PCR验证的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P<0.05),而非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一组炎症相关的miRNAs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血脂康与血脂康单独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方法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组”,n=20)与血脂康单独治疗组(简称“血脂康组”,n=20),分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或/和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10 mg,1次/日)与血脂康(600 mg,2次/日)、或单独血脂康(600 mg,2次/日)治疗。在第6周观察治疗后禁食12小时空腹血脂水平。结果与各组基础血脂水平相比,6周后两组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6周后的空腹血清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血脂康组( P<0.05)。结论依折麦布与的联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比单用血脂康具有更强的调脂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稳定斑块及减少炎症反应、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d,n=36)和常规治疗组(n=36);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水平。结果(1)他汀治疗组治疗12周后血清hs—CRP、血浆IL-6和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除血清hs—CRP、血浆IL-6水平降低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2)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他汀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3.86,P〈0.05)。结论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既有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作用,又有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的作用,为防治急性心血管事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以及Hcy与炎症因素的相关性。方法74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0例;另设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组33例。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中的Hcy,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血糖、血脂和血C反应蛋白(CRP)。结果血浆Hcy浓度AMI患者为(17.21±4.43)μmol/L,UA患者为(15.66±5.24)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9±3.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患者Hcy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27)。结论高Hcy血症是AC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并且与引起ACS相关的炎症反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例,血脂康组26例,测定调脂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胆固醇均降低、TC/HDL-C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甘油三脂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调脂同时,可减轻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A组)24例,20 mg组(B组)26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20 mg组较10 mg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服药后血脂水平较服药前均有降低,但阿托伐他汀20 mg组较10 mg组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LDL-C水平 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调脂作用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奖 《当代医学》2011,17(34):128-129
目的 探讨血脂康和辛伐他汀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调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血脂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C、LDL-C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G、HDL-C检测值分别为(2.18±1.01)mmol/L、(2.20±0.71) mmol/L,对照组患者TG、HDL-C检测值分别为(3.10±1.81)mmol/L、(1.69±0.53)mmol/L,观察组TG、HDL-C检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相对辛伐他汀而言,血脂康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着更加良好的调脂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口服血脂康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纳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血脂康组(n=35例)和对照组(n=3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血脂康组患者术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1200 mg/d,共1周,对照组除未服血脂康外其他治疗均与血脂康组相同.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至术后5 d每d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PCI术后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血脂康组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预服血脂康可显著减少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丹红治疗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n=5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结果:丹红治疗组治疗2周后Hs-CRP及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Hs-cRP及Hcy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血脂康(北京北大微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6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入血脂康组(0.6Bid,n=30)与辛伐他汀组(10mg/d,n=30),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血糖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均能改善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血脂康组及辛伐他汀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为21%、36%、20%和23%、27%、30%(P值均小于0.05),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9%和7%,血脂康组降TG及升HDL-C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2)血脂康组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P〈0.01)。(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血脂康在较全面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的同时可改善血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0例T2DM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浆Hcy、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2DM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高Hcy血症发生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血浆Hcy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63,0.308和0.35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与年龄、收缩压、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01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3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n=33),于入院后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析Hcy及CRP的水平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cy及CRP水平逐渐增高,但CRP差异更显著。【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前后分别测定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并与常规治疗40例对照。结果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其血浆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及对照组水平(P〈O.01),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降低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的程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辛伐他汀通过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状态,及稳定颈动脉斑块,从而防止动脉硬化及斑块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