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涂金花 《医学综述》2011,17(23):3552-3555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病理特征。以往研究亦多侧重于系膜细胞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然而随着足细胞相关分子的深入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与IgA肾病蛋白尿产生、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针对足细胞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就足细胞异常与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IgA肾病治疗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于柏松  刘冰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3):2985-2991
原发性IgA肾病是最普遍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特点为IgA沉积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区。随着对原发性IgA肾病的逐渐认识,发现其并不是一种良性肾脏疾病,大约在20年内,30%~40%的原发性IgA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因此,原发性IgA肾病需要有效精准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本文主要对原发性IgA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目前支持治疗成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另外扁桃体切除、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新型治疗方法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利 《中国当代医学》2007,6(13):123-123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亚太地区和西欧地区该病分别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和10%~30%,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在欧洲和澳洲慢性透析和肾移植患者IgA肾病占7%~20%。目前认为IgA肾病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总结40例IgA肾病患者运用中西医辨证治疗IgA肾病,取得较好疗效,将其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s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是全世界分布最广、发病率较高、导致终末期肾病很常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80%发生在16~35岁之间发病。本病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笔者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IgA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粤西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多见,多合并肾小球IgM沉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小球IgM检出率较系膜增生性型高.结论 IgA肾病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构成比可能有地区差异;临床上易将其他肾小球疾病误诊为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性质和程度可能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亚太地区和西欧地区该病分别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和10%-30%,10年内约10%~20%Ie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在欧洲和澳洲慢性透析和肾移植患者IgA肾病占7%~20%。目前认为IgA肾病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占肾小球疾病的26%~40%,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在10~30岁,我科从2000-2004年开始肾脏病理活检,总结40例IgA肾病患者运用中西医辨证治疗IgA肾病,取得较好疗效,将其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类以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性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预后相差甚远,组织学改变轻重不一,基本病变是肾小球系膜增殖。严格地说,IgA肾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一组症候群。自1968年Berger氏首次报告以来,对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自然经过、预后、治疗及发病机理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均有很大进展。一、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兰  肖青 《医学综述》1999,5(6):272-273
<正>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1968年由Berger和Hing Lais首次提出,IgA肾病为一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地区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IgA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所占百分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较高,占30%~40%,新加坡和日本占50%,居世界之首位。我国IgA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易茗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1,13(1):54-55,58
IgA肾病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国内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5%~55%。其病理特征为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伴有水肿及高血压,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IgA肾病无专门的中医病名,通常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归属于“尿血”、“尿浊”、“水肿”、“腰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IgA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及瘀血阻络是最为常见的证型,益气活血法可贯穿IgA肾病治疗的始终。现本文就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IgA肾病的机理进行探讨,旨在为IgA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目前已成为公认的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左右,以中青年多见,并可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其诊断必须要有肾活检病理和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的结果支持。对于绝大多数病例来讲,诊断IgA肾病并不困难。但目前对IgA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了,缺乏特异性冶疗方法,且IgA肾病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发作和缓解交替发生,评价某一治疗方案是否有效也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以免疫球蛋白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异常沉积所导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国内资料显示,IgA肾病在肾活检诊断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居第二位[1],并以青壮年多见。其临床表现可见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也可合并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可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对临床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西医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尚存在争议,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对此类患者在急性期控制病情及慢性期延缓疾病进展均有较好的疗效。 石君华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病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IgA肾病的治疗经验颇丰。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临床以西药治疗为主,故在此不予讨论;而对于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随师 学习数年,受益颇多,现将石师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春华 《医学综述》1998,4(12):639-641
<正>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首先由Berger和Hinglais在1968年报道,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故又称系膜IgA肾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亚太地区(中国、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该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西南欧地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约10%~30%。长期以来IgA肾病一直是肾脏病学界致力研究的焦点,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来IgA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2]。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 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医治法研究楼季华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IgA肾病(primary IgA nephropathy)是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968年首次由法国人J Berger和N Hinglais报道,故也称之为Berger病。IgA肾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病中肾小球系膜病变一个特殊类型。IgA肾病是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除IgA肾病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合并IgA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过敏性紫癜、肝硬化…  相似文献   

15.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指光镜下病理学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或)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的一组疾病。依据免疫病理系膜区免疫球蛋白沉积,可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和非IgA肾病。一般来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指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只是病理上描述的概念,所以其与微小病变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之间有很大重叠,而且可相互转换,因而上述三种病理类型可能只是不同严重程度的一种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16.
20例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肾脏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类型,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国外报告仅占5%.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行肾活检诊断为IrA肾病60例中,有2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占33%以上.因此,对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应加以重视,现就其肾脏病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学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和颗粒样沉积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导师黄文政教授从事肾病的研究与临床40余载,对肾脏疾病诊治积验甚丰,笔者幸承师学,现将导师治疗IgA肾病经验简述于此.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     
王茜  徐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5):13-14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颗粒沉积为主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实际上是一个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IgA肾病是以血尿为突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为最常见的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病因。本病常见于亚太地区,如中国、日本、东南亚,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左右,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的6倍),大约15%的IgA肾病病人于10年内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预后差。IgA肾病患者常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或出现肉眼血尿,有学者推测黏膜免疫与发病机制有关,此外细胞免疫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1病理(1)免疫病理…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1].大多数学者将IgA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常见的继发性IgA肾病有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和乙肝/肝硬化相关性肾炎.本文重点介绍原发性IgA肾病.原发性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尽管过去曾经认为IgA肾病是"反复发作且临床经过良性的血尿",但事实上,现在已发现IgA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25%~40%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其中部分病人甚至呈恶性经过.由于IgA肾病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复杂的病理改变和不同的预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IgA肾病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是指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有大量IgA或以IgA为主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广泛开展的肾脏活检术使本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然而由于IgA肾病的特殊表现和并发症,单纯西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根据患者的不同证侯,采取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