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腹腔热灌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拟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腔热灌注术的腹腔肿瘤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在术前12min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5mg/kg(用时约2min),接着用10min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再以0.5μg·kg-1·h-1的速度持续输入右美托咪定;B组在术前12min缓慢静注芬太尼1.5μg/kg(用时约2min),后用右美托咪定的负荷量和维持量均同于A组。记录患者术前12min(T0)、手术开始(T1)、术中10min(T2)、术中30min(T3)以及术中60min(T4)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镇静与镇痛评分。结果:A组T1-T4的MAP、HR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T4镇静Ramsay评分与B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完成手术,但以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收治的择期行ERCP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0.5μg/kg,之后以1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给药量为0.05 mg/kg)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咪达唑仑组)、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剂量为1.5 mg/kg,然后以3 mg/(kg·h)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输注]复合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量为1μg/kg)(丙泊酚组)等。记录麻醉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5 min(T_2)、15 min(T_3)、30 min(T_4)以及手术完成时(T_5),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芬太尼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血压、心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右美托咪定组心率[(69.1±5.4)、(60.4±3.9)、(61.9±5.5)、(59.3±4.2)、(57.4±3.9)、(57.1±3.9)次/min]、收缩压[(158.9±8.8)、(140.1±8.0)、(148.5±10.1)、(133.4±8.3)、(131.5±8.5)、(129.5±7.9)mm Hg](1 mm Hg=0.133 k Pa)、舒张压[(96.1±7.2)、(91.3±7.3)、(96.0±6.9)、(92.1±7.0)、(90.3±7.0)、(87.5±6.8)mm Hg]波动幅度最小,三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各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无明显变化,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先降低后升高,T_2时最低,三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130±10)mg比(145±12)mg、(150±9)mg,P<0.05]。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2.5%(1/40),7.5%(3/40),5.0%(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ERCP手术的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时对患者呼吸、循环、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剂量与镇静深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生理盐水持续输注组(对照组,n=39)、B组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组(速度0.2 μg/kg/h,n=39)、C组为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组(速度0.4 g/kg/h,n=37).记录三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给药、持续静脉输注给药及给药后120 min内各个时点SpO2、呼吸频率(RR)、无创血压、心率(HR)、BIS等指标.结果 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60 min,A组、B组、C组BIS值变化无显著差异;70 min、80 min时点A组BIS值显著高于B组与C组;T9、T10、T11、T12时点A组与B组BIS值显著高于C组;TL~T12期间,A组、B组及C组HR、MAP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镇静,1 μg/kg的负荷剂量即可产生60 min左右的镇静作用;1 μg/kg的负荷剂量加0.2μg/kg/h维持可产生90 min左右的镇静作用;1μg/kg的负荷剂量加0.4 μg/kg/h维持可以产生约120 min左右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分级Ⅰ~Ⅱ级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90例,术前未使用过镇痛、镇静药物,年龄16~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颈丛阻滞联合生理盐水静脉泵入。 B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颈丛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0.3μg/kg/h泵入。 C组(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颈丛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0.5μg/kg/h泵入。手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观察患者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患者镇静评分。结果 B组、C组血压、心率均较A组低。 B组C组呼吸频率稍低、脉搏氧饱和度三组无明显变化。镇静C组强于B组,患者满意度B组、C组强于A组,B、C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镇静效果好、安全、病人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骨科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组(A组)20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5 min静脉泵入,A组术前1 h针刺患者百会、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5 min静脉泵,C组采用空白对照,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对3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POCD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及针灸联合右美托嘧定组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针灸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OCD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右美托嘧定能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成都市仁济医院收治的肝功能异常的腹部手术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各31例。A组患者手术时接受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之后以0.2μg/(kg·h)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后30 min。B组患者接受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之后以0.4μg/(kg·h)速度持续静脉至手术结束后30 min。C组患者仅接受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检测所有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的水平变化,记录术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随着手术进行,三组患者的血浆丙泊酚水平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逐渐平稳的趋势。A组和B组的血浆丙泊酚水平较C组低,A组血浆丙泊酚水平比B组高,三组丙泊酚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时间进行,三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血浆和肾上腺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手术开始后A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高于B组,三组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C组[(29.6±4.3)min比(15.3±2.9)min、(16.6±3.1)min](P<0.05)。B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32.3%(10/31)比0.0%、0.0%,P<0.05];A、B组术中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0.0%,0.0%比25.8%(8/31),P<0.05],A、B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高血压和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0.0%、0.0%比35.5%(11/31);0.0%、0.0%比25.8%(8/31);0.0%、0.0%比29.0%(9/31)](P<0.05)。结论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应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腹部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引发心动过缓、呕吐等交感神经活性下降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以及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在手术麻醉诱导前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以0.3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手术结束前30 min左右停止。B组患者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而C组患者给予0.9%Na Cl注射液静脉泵入。监测术中出入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恢复期不良反应,并统计术后第1日和第3日POCD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丙泊酚的使用量明显低于A组和C组[(607±173)mg比(622±152)mg、(932±257)mg]。A组患者睁眼时间延长,显著高于B组和C组[(7.1±2.6)min比(6.0±2.9)min、(1.6±0.4)min](P<0.05)。C组患者术后1 d、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为(23.4±5.4)分、(25.9±5.1)分,术前为(26.5±2.7)分,术后1 d显著低于术前(P<0.05)。其他各组患者术前术后MMSE评分未见明显改变(P>0.05)。在POCD的发生率方面,C组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33.3%(10/30),显著高于A组[16.6%(5/30)]、B组[6.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是临床预防POCD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哌替啶在缓解腰硬联合麻醉后下腹部腔镜手术中肩部不适的有效性。方法:ASA分级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且手术时间在90 min以内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50岁,布比卡因13 mg,麻醉平面胸4水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手术前10 min哌替啶0.8 mg/kg静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静脉泵入,10 min后改为0.5μg/(kg·h);B组:哌替啶0.8 mg/kg静注,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C组:静注与A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哌替啶,右美托咪定1.0μg/kg静脉泵入,10 min后改为0.5μg/(kg·h)。记录手术开始前(T1)、气腹开始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评定患者肩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手术开始前比较,气腹后B、C组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A组血压、心率变化较小。气腹后A组肩部不适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腹腔镜手术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哌替啶能够降低肩部不适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病人180例,年龄25-60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0例,麻醉维持和诱导均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5 min A组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1μg/kg(5 min),B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C组静脉推注0.9%生理盐水10 mL,记录给药即刻、给药后5 min、给药后10 min患者血压、心率以及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苏醒恢复室时间、评估苏醒期躁动分级。结果 A、B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呼吸、循环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后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疗效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为优化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90例需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B组与C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采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采用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3组子宫肌瘤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 B组子宫肌瘤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A组与C组患者(P<0.05);A组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患者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明显,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气管导管插管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C组)。3组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镇痛泵中的镇痛液5 ml作为负荷量,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静脉接PCA泵泵入。镇痛液配制:A组为地佐辛0.5 mg/kg,B组为芬太尼10μg/kg,C组为地佐辛0.25 mg/kg+芬太尼5μgkg,各组泵中均加入昂丹司琼8 mg及生理盐水总共配制成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法和Ramsay评分法分别于术后2、6、12、24及48 h评价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测定麻醉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2 h比较,3组术后24、48 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2、6、12、24 h Ramsay评分明显较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PS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明显降低(P<0.05);A、B 2组各时点5-HT和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较低(A组16.7%,B组26.7%,C组6.7%,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5-HT和SP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70岁ASAⅠ~Ⅱ行择期腰椎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Ⅰ组)、0.5 μg组(Ⅱ组)、1.0 μg组(Ⅲ组)。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前半小时(T2)、术后24 h(T3)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6、TNF-α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表达。结果三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Ⅰ组(0.90±0.72)mg,Ⅱ组(0.71±0.58)mg,Ⅲ组(0.65±0.05)mg,瑞芬太尼用量Ⅰ组(1.35±0.80)mg,Ⅱ组(1.15±0.74) mg,Ⅲ组(1.02±0.70) mg和术后镇痛芬太尼使用剂量Ⅰ组(0.98±0.37)mg,Ⅱ组(0.84±0.19)mg,Ⅲ组(0.55±0.16)m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浆IL-6、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腰椎手术的麻醉中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右旋美托咪啶定可以作为腰椎手术的麻醉的辅助药。右旋美托咪啶对IL-6、TNF-α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连枷胸并肺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连枷胸并肺损伤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18例和咪达唑仑组18例。右关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ug/(kg·h)经静脉泵注射20min,维持剂量0.2ug-0.7ug/(kg.h)持,咪达唑仑组:负荷量(0.01-0.3)mg/kg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诱导,维持量(0.03-0.3)mg/(kg.h)。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芬太尼用量、脱机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等。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机械通气6、24h的心率减慢(P值均〈0.05),而在48h的心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右关托咪定组的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枷胸并肺损伤患者镇静安全、有效,能减少降压药物及芬太尼的用量,并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4.
陈正斌 《中外医疗》2014,(24):21-22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疗效展开深入分析。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选取需择期手术的27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患儿人数均为90例,A组90例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静注后给予氯胺酮静注;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对比3组患者各方面情况。结果 C组患儿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指标、不良反应等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术前通过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麻醉的方法不仅能够让患儿在整个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还具有术中无疼痛,术后清醒快,舒适、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在全麻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两个实验组(S1和S2)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照组(C)给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48h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VAS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较单用芬太尼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防治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七氟醚全麻下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用8%七氟醚、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全麻诱导,术中以七氟醚(1~1.5 MAC)维持麻醉。 A组:术前10 min对乙酰氨基酚栓剂20 mg/kg塞肛+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B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曲马多2 mg/kg;C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评分、躁动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Reme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 P<0.05),结论:曲马多1 mg/kg复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20 mg/kg用于防治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甲磺酸多拉司琼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 18~60 岁,ASA 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右美托咪定+甲磺酸多拉司琼组;B组:右美托咪定组;C组:甲磺酸多拉司琼组;D组:盐水对照组。 记录4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注量,分别于术前( T0 ) 、术后 24 h( T1 )抽静脉学检测血浆胃动素水平,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 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及发生率。  结果  (1)4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B、C 3组患者术后24、48 h Ⅲ、Ⅳ级术后恶心呕吐患者发生率及术后止吐药使用率分别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A、B、C 3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低于同组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A、B、C 3组患者术后24 h胃动素水平分别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甲磺酸多拉司琼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的术后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并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8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0μg/kg;B组:采用喉罩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相同方法应用右美托咪啶;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B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不同时点:诱导前(T0)、喉罩(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 0比较,A组在T 1、T 2、T 3的MAP、HR无明显变化(P〉0.05);B、C、D组在T 1、T 2、T 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C、D组在T1、T2、T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监测HR、MAP、SpO2等。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胃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检查过程中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B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肢体扭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起效时间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