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佟卫兵 《中外医疗》2016,(12):106-107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其中28例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排气时间(1.4±0.7)d、住院时间(5.4±1.6)d与开腹组(2.6±1.1)d,(10.2±2.1)d相比,均比开腹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得,阴道出血、肩背部酸痛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切口感染、肠粘连4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来看,腹腔镜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临床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何志章  杜玉秀  席会兰  王昌银 《西部医学》2006,18(5):562-562,564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腔镜组),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病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8.83±16.97)min、(101.14±17.81)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7.86±18.12)ml、(90.29±16.45)ml(P>0.05);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52±5.59)h、(32.60±6.00)h,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7.993,P=0.000);术后病率两组相似(精确概率法,P=0.106);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94±1.49)d、(7.03±1.3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伟 《吉林医学》2014,(3):465-46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2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景华 《当代医学》2016,(18):54-5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78例,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较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及65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尽管手术时间较长(P〈O.05),但术中出血量少(P〈O.05)、术后排气时间短(P〈O.05)、术后病率少(P〈O.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残留及术后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不能取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4-8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LM)组(n=95)和开腹TAM组(n=92)。LM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使用、术后患病、术后残留、术后复发、再次妊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M组手术时间为83.27±18.63min,明显高于TAM组的55.61±16.45min(P<0.05);L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33±10.26ml)、肛门排气时间(12.89±3.50h)、住院时间(4.36±1.23d)均明显低于TAM组(79.78±9.34ml,26.64±3.77h,8.08±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M组术后镇痛使用率(4.21%)、术后患病率(1.05%)、术后残留率(2.1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32%)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出血少、恢复快,患者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患病率及残留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1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量少,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是一种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同期选取5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依次为(62.7±5.8)mL,(29.4±2.6)h,(5.2±0.8)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痊愈后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为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侯顺玉 《中外医疗》2014,(24):93-94
目的探究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并总结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经阴道组,40例腹腔镜组和40例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经阴道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出血量比较中,经阴道组患者出血量为(95.5±0.5)mL,腹腔镜组患者的为(100.5±0.5)mL,开腹组患者为(130.0±0.5)mL,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尤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少和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是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干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肌瘤7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干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组4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8±15)min,(90±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7)ml、(80±5)ml;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4)h、(48±6)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2)h(、43±2)h;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d、(4±2)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张洪炜  包生武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43-114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子宫肌瘤自愿要求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41例患者(腹腔镜组),并同期自愿选择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传统开腹组)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行手术时间(118.94±15.09)min,高于开腹组(99.20±13.67)min;而术中出血量(63.62±16.22)ml、术后发热率12.19%、术后排气时间(16.22±3.85)h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25±0.81)d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分别为(74.40±22.60)ml、30.43%、(29.91±6.79)h、(6.60±1.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排气早、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是子宫肌瘤剔除较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汪艳 《安徽医学》2010,31(9):1081-1083
目的通过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术式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子宫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104例,其中59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45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143.29±41.28)ml,与开腹组(139.16±91.17)ml相近(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1.26±11.31)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0.18±10.25)min(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9.1±1.5)h,明显少于开腹组(17.6±2.8)h(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5.52±1.7)d,明显少于开腹组(7.32±2.1)d(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0),明显少于开腹组(2.2%)(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李霖凤 《大家健康》2013,(13):116-117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59例)和开腹手术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以往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的差异,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龚敏 《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低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和患者手术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同时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45例非妊娠子宫肌瘤常规腹腔镜手术剔除者做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