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为人们熟知 ,而脑外脏器损害 ,尤其是心肌损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解窒息后心肌受损情况 ,我们对伴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 32例通过检查心肌酶及心电图 ,以探讨 HIE患儿心肌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对象  32例均符合 1990年济南会议制定的 HIE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 [1 ]。其中轻度 9例 ,中度 7例 ,重度 16例 ,均除外先天性心脏病。选择同期出生无窒息史的、其他疾病患儿 (如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肠炎 ,新生儿脐炎等 )30例作为对照组。1.2 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许多病例同时伴有心肌酶的活性改变 ,本组就心肌酶活性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2 0 0 0 - 0 8收治新生儿 HIE 81例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 1996 - 10在杭州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 ]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46例 ,女35例 ,平均日龄为 3.6 d。入院后全部病例均抽静脉血查心肌酶活性 ,其中 36例心肌酶活性异常。1.2 方法 本组全部入院后 ,即经股静脉抽取 2 ml血 ,离心后取血清备检。采用北京尼泰克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s…  相似文献   

3.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合并心肌损害29例(42.0%)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剝、脐带打结或绕颈、高位钳产、臀位产、急产、胎粪吸入综合征、早产及过期产等因素是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H IE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缺氧时间长短有关,缺氧时间越长,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本组治愈25例(86.2%),好转3例(10.3%),死亡1例(3.4%)。结论新生儿窒息出现神经症状及心音低钝者,应及时做脑CT、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治疗上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率较高 ,常伴发心、肾、肺、胃肠等多器官损害〔1〕。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 3年间共收治 4 97例新生儿HIE病人 ,其中 1 6 5例 (33 2 % )合并心肌损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采用 1 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析》标准〔2〕,参照虞人杰等〔1〕制定的“HIE伴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心肌损害 :面色苍白或青紫 ,心音低钝、心动过缓 (<1 0 0次 /分 ) ,或心动过速 (>2 0 0次 /分 ) ;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 :多导联ST段偏移 ,T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α(interleukin-α,IL-1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β,IL-1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于生后3 d及7 d检测病例组32例HIE患儿与对照组2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以及IL-1β水平.结果 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水平分别为8.76±4.07 pg/ml,3.95±1.09 pg/ml;生后7 d分别为5.00±2.12 pg/ml,3.52±1.74 pg/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64.00±13.80 pg/ml,33.89±18.32 pg/ml;生后7 d分别为54.30±13.10 pg/ml,36.91±18.02 pg/ml,两者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血清中IL-1α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病情愈严重血清中IL-1β水平升高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HIE患儿血清中IL-1α和IL-1β水平变化与HIE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明琪  王宏  刘建花  李君霞  王霞 《临床荟萃》2006,21(10):724-726
围生期缺氧和(或)缺血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致病因素,脑血流调节异常与脑损伤密切相关.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内皮素(ET)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参与了HIE发病过程.我们对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出生时窒息、经临床证实患有HIE患儿的外周血浆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对HIE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重度HIE、52例中度HIE、61例轻度HIE患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出生第1天,重、中度和轻度HIE患儿均以MYO最高,分别为82.86%、59.62%和37.70%;cTnI与CK-MB mass相近,重度分别为68.57%与74.29%,中度分别为36.54%与38.46%,轻度分别为4.92%与8.20%(P〉0.05)。第3天MYO、CK-MB mass、cTnI均以重度HIE患儿最高,中度其次;3天后,3组HIE患儿MYO均持续下降,而CK-MB mass和cTnI却升至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长达1周以上。结论脑损伤越重,心肌损伤也越重。联合检测MYO、CK-MB mass和cTnI有利于HIE患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为人们熟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心肌酶谱改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笔者对HIE32例患儿通过检查心肌酶,以探讨心肌酶与HIE及心肌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及与围产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心肌损害程度以及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0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检测,并按轻重程度进行比较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 有60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宫内窒息患儿较产时窒息患儿更明显,重症较轻症明显。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易并发心肌损害,尤以宫内窒息时为重。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结果 经3、6、12、18、24个月随访,干预组平均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χ2=9.873,P<0.01).结论 早期干预能改善HIE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张园海  吴蓉洲 《新医学》1998,29(12):627-628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合并心肌损害 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 2 m L/ (kg·d)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5 0 m L中静滴 ,每日 1次 ,疗程 7~ 10天。对照组 33例 ,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 5 3% (16/30 )和总有效率 80 % (2 4 / 3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1%和 5 5 % (7/ 33和 18/ 33) ,P<0 .0 1和 P<0 .0 5 ;治疗组心率、心电图、心肌酶学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 (P<0 .0 1) ;治疗组神经系统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 (P<0 .0 1)。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 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颅脑超声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颅脑超声参数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5例HIE患儿,根据其病情分度分为轻度组(38例) ,中度组(24例),重度组(13例)。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均于出生48h及72h分别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收集其脑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对HIE患儿进行28d的随访,再次进行TCD复查及预后评估,利用Peaso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结果 出生48h 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流速(Vm):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出生48h 阻力指数(RI):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轻度组出生72h各参数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均P<0.05);出生72h Vs、Vd、Vm: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出生72h RI: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预后不良者出生28d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量表评分、Vs、Vd、Vm均低于预后良好者,RI高于预后良好者(均P<0.05)。HIE患儿出生28d后的Vs、Vd、Vm均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493,0.434,0.432,P<0.05),RI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78,P<0.05)。结论 HIE患儿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d、Vm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呈降低趋势,RI呈升高趋势;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可较为客观的反映HIE患儿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且对其预后评价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以协助检查顺利进行.方法 对2012年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5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护理特点和重点操作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例患儿在检查时因发生病情变化而停止,其余55例患儿在精心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检查,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对进行18F-FDG PET/CT检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检查顺利进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检查结果的满意度.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抚触和洗澡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人工喂养并给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抚触和洗澡,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生长指标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摄奶量、体重、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同日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抚触和洗澡对HIE患儿神经及体格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HIE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中重度HIE患儿,常伴有各种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对亚低温、干细胞移植、远隔缺血后处理、高压氧及相关药物治疗HIE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HIE治疗中提高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早期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治疗3个月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干预组患儿治疗后7d和14d 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不同时期,早期干预组患儿MDI和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早期干预组预后良好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PO 300IU/Kg,静脉输注,每周3次。对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脑电图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分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BNA评分及CDC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EPO可改善HIE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对脑白质的损伤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8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行MRI检查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 < 2周岁,且均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史。将患者分为脑瘫组和非脑瘫组(30例/组),记录其常规颅脑平扫征象和得分,于DTI图像上找出感兴趣区域并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定的白质区包括:内囊前肢、丘脑后辐射、额叶白质、中脑大脑脚、胼胝体压部、下纵束、胼胝体体部、内囊后肢、视辐射、内囊膝部、皮质脊髓束、半卵圆中心、听辐射、胼胝体膝部和顶叶白质等。生成胼胝体纤维束和皮质脊髓束的三维图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平扫的征象和FA值与ADC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筛选脑白质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评估其拟合度和效能。结果  经MRI平扫,两组患儿颅脑左侧的丘脑、两侧的半卵圆中心区和胼胝体体部的征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脑瘫组患儿各个部位的FA值均比非脑瘫组小,且两组患儿的FA值在内囊后肢、听辐射、双侧中脑大脑脚、视辐射、顶叶白质、皮质脊髓束、胼胝体压部、下纵束、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丘脑后辐射、胼胝体体部和左侧豆状核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的ADC值在双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体部、左侧内囊后肢、左侧丘脑后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顶叶及压部和左侧丘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可作为脑白质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白质损伤的ROC AUC是0.887,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是90.38% 和85.12%,准确度为0.761。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会使其白质纤维束发生损伤,使其FA值降低,ADC值升高,DTI可明确反映出患儿神经纤维束发育和受损的程度,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预后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洗胃及微量喂养对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7月—2014年6月足月重症HIE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及综合护理,实验组入院时予以1%碳酸氢钠洗胃,禁食6 h后,给予微量喂养。对比2组患儿临床状况改善、生长发育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清胃泌素水平和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出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第7、14天体质量增长和头围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HIE患儿及时予以洗胃和微量喂养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新生儿早期发育,避免胃肠道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