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近2年耐药菌株的分布及变迁。方法回顾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ICU住院病历,收集其中耐药菌株培养报告的具体情况,分为2002组和2003组对菌株菌种进行统计,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革兰阳性菌感染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感染细菌的比例2002组22.5%、2003组19.4%;革兰阴性菌占感染细菌的比例2002组60.6%、2003组66.4%;真菌感染占感染细菌的比例2002组16.9%、2003组14.2%。上述统计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近2年我院ICU耐药菌株分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对分离自ICU送检痰标本的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均检出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和OXA-23,及外膜蛋白CarO突变.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扩散及耐药性变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院神经外科ICU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剂。方法将该院神经外科ICU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送检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369株,其中G-杆菌占64%(236株),G+球菌占21%(77株),念珠菌属占10%(37株),其他占5%(19株)。分离出的前5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G-杆菌对常用抗菌剂显示不同程度耐药,但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神经外科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的特征.方法 应用细菌学监测方法对分离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ICU患者的211株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瑞美检验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CU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64.3%(211/328),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5%(134/21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5.1%(53/211);真菌占11.4%(24/211).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7.0%(20/2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6.9%(10/13),铜绿假单胞菌73.2%(30/41),鲍曼不动杆菌72.7%(16/2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结论 分离自ICU患者标本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为58.3%(123/211).ICU多重耐药菌处理对策应从阻遏耐药菌传播和产生着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暴发流行.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展细菌耐药干预项目工作对ICU预防及控制耐药菌的影响.方法 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评价效果,及时反馈,并改进干预措施,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干预前及2011年8月~2012年7月干预后ICU耐药监测结果汇总数、患者细菌标本类型汇总数、患者耐药菌标本类型汇总数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干预后ICU病人耐药率呈下降趋势.耐药菌株尤其是ICU病人耐药菌株最多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减少.结论 通过干预项目措施,对ICU预防及控制耐药菌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的耐药菌感染现状,探讨其发生耐药菌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耐药菌,为预防和控制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54例ICU住院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将患者资料填写到自行设计的《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中,分析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现状。结果: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率较高(28.90%),感染例次率为39.20%。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呼吸道(60.67%),其次是血流感染(18.54%),第三位是手术部位感染(12.36%)。耐药菌中最主要的是G-菌(75.63%)。结论: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精神,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安全,我院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并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中实施.现将实施1年来的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小荣  陈晓宇  罗金明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00-1200,1202
重症监护室(ICU)是收治各种专科危重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患者,且其免疫功能低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各种穿刺等创伤性医疗操作多,因而ICU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4~5倍。因此作者对2004年1至12月本院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监测,结合临床早期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8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接触性隔离、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个人防护、患者转运、环境消毒等,认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12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19.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00%;分离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2.1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59%、46.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91%、32.56%,30.23%;分离出真菌15株(占8.02%),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结论定期检测ICU病原菌的分布种类和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流行菌株及细菌耐药变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ICU患者所分离细菌菌株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j2011年底制订特殊耐药菌的严格管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并于2012年正式实施。结果2011~2013年我院ICU患者每年的主要流行菌株变化不大,前三位均为鲍曼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孢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流行菌株中耐药菌株所占比例出现了较大变化,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耐药菌株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从32.43%、29.41%、55.56%、37.21%降至26.67%、26.32%、44.44%、29.41%,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所占比例在2013年有所反弹,上升至61.90%。结论严格地管理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和传播,对预防和控制耐药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病房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菌种耐药率高,可出现多重菌感染和多重耐药,故应高度重视^[1]。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加强操作、护理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2]。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110例,发生肺部感染93例。  相似文献   

13.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检测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 ,免疫功能低下 ,侵入性医疗手段应用增加 ,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VAP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为了解VAP病原菌分布、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 ,提高防治水平,现将本科2年半来收治的156例VAP患者情况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1年5月本院ICU收治患者682例 ,行呼吸机机械通气263例 ,临床资料完整的VAP病例156例 ,感染率59.3%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  相似文献   

14.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趋势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耐药特征,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ICU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3.8%,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8.2%;其次为真菌,占28.7%;革兰氏阳性菌占13.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菌株,未出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60.6%,肺炎克雷伯氏菌7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出现频率高。结论ICU分离出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菌出现的频率增加。加强ICU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落实及时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可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常见致病菌的流行状况及细菌耐药情况,从而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01—2017-12期间ICU病房送检的阳性标本致病菌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015—2017年间病房共分离菌株8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7%,革兰阴性菌占72.1%。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性高,对克林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类药物的敏感率很低。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现象严重,除碳青霉烯类和少数几种添加酶抑制剂的合成青霉素敏感性较高外,头孢二、三代抗菌药物和喹诺酮类敏感率低。结论:我院ICU病房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严重,仍需对常见致病菌的药敏情况和用药方法加以重视。ICU医生应定期关注致病菌的流行情况,掌握致病菌的分布、药敏状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CU交叉感染防控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防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收集RICU患者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7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结果4例患者检出的5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相同,存在交叉感染高危因素,PFGE图形一致,明确存在交叉感染;采取"降阶梯防控策略"后,无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降阶梯防控策略"对控制泛耐药菌交叉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综合性ICU,因其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多等诸原因,问题更为严重[1],给临床制定治疗决策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了解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对合理选择抗生素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回顾了宣城市人民医院ICU自2010年2月开科至2011年4月分离的所有菌株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性情况,借此了解ICU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以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调查某医院ICU2013至2014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如加强手卫生、落实纤支镜清洗消毒环节感控措施等,每月及每季度对ICU多重耐药菌监控及干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临床反馈,对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调查期间ICU共发生146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总住院日共40113 d,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15‰下降到2014年的3.14‰,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可减少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死亡增加,其诊治和转归均有别于普通肺炎,属于难治性肺炎性。将近3年报告的VA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统计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庐江县人民医院ICU治疗的院内感染患者,从检验科收集上述患者的病原菌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比较不同时期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情况。结果:2016、2017和2018年共检出病原菌238株,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2016年前三菌属为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017年和2018年前三菌属为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不同年份菌株类型和菌属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性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占比有上升趋势。结论: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菌属分布存在变化,同时,细菌的耐药性在上升,需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