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法律条款对于规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审判实践中,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延续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纠纷屡见不鲜。具体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曾订立过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其中明确规定了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条件。近年来,随着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到期,随之出现了众多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的争议。在此笔者选取两个典型的案例,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加以剖析,以期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完善聘用医护人员试用期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查期。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1]。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关条款规定,试用期与非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唯一不同的是试用期增加了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一批涉及劳资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劳动关系领域的劳动者保护问题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数以万计的用人单位在学习新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摒弃了以往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从而保证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然而,仍然有部分用人单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或内部结构调整中,出于压缩人工成本等目的,不顾劳动者的利益,采取某种貌似合法的手段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以达到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目的。本文将对四个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误区,以期给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规范用人需加强法律意识回应《慎对离职引发的劳动争议》(2013年第10期案例)法律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解除以及终止劳动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案中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未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之规定与张丽续签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引发劳动争议仲裁,导致用人单位承担向张丽支付双倍工资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那么,假设劳动者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一直由B公司代缴社保,劳动者能否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以A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保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对于这个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大多是因为劳动者尚在合同期内。如何依照法律的规定,合理、合法地解除合同期内的劳动关系,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3个案件为例,详细阐述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合同期内劳动关系的法律实体规定与程序要求,希望可以给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以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创新之举。在该法实施之前,如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得到的最坏后果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将这种权利救济交给了劳动者行使,即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将面临多支付一倍工资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为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保护员工的合法权利,需要限制用人单位任意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反映在法律规定上,就是因用人单位原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经济补偿金在性质上应当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被动解除劳动关系进行补偿的义务化或法定化。 近年来,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的劳动者保护问题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数以万计的用人单位在学习新的法律法规的同时,也相应地摒弃了以往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从而保证了员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然而,在实践中,经常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仲裁或起诉前就有关劳动权利义务自行达成了和解协议,而协议中约定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金数额低于法定标准,在协议达成后,劳动者一方反悔,再次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其应获工资或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下面,笔者将通过案例详细解释双方所达成协议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用工的基本形式,建立在劳动合同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法律对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解除以及终止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法律对劳动关系予以规制时,赋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同的权利,也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实践中,出现大量因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以及劳动者离职等引发的争议纠纷。本文对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予以解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又称为用人单位内部的劳动法则,是用人单位内部的"法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合法的规章制度对用...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合同,也是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细化和明确.劳动合同能够约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约如实、全面履行合同,防止劳动争议的产生,同时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维护各自利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是否续签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决定权在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实施9年多来,在司法实务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依然有不同的理解,现结合实务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的有关问题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严格遵守劳动法律规范既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就用人单位而言,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履行或者逃避该义务。《社会保险法》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不仅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制度,而且有关条款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学习、贯彻、执行这一法律,有利于用人单位提高职业卫生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6.
双重劳动关系指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期内,与两个不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该劳动关系可能是劳动合同关系,也可能是事实劳动关系.多重劳动关系指同一个劳动者在同一个时期内,与两个以上的彼此不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为表述方便,以下双重、多重劳动关系统称为双重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生部2002年3月颁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诊断鉴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办法》在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和便民利民方面,显示了保护弱者和人性化的特征。如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申请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与患有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职业病病人除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已解散用人单位职业病诊断处理程序与救济机制.方法 对1起用人单位已解散的职业病诊断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恰当的处置办法.结果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解散后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取得可靠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和职业史证据的前提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现行职业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并依法指导劳动者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和民政救助.结论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诊断,政府有关部门保证救济渠道畅通,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联企业用工乱象突出,一些用人单位通过注册新企业、内部派遣用工、变更合同主体、恶意注销企业等手段,意图规避签订劳动合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法律责任.达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然而关联企业的这种用工行为却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劳动者诉讼维权增加了难度,也给审判工作带来查明事实的障碍。对于关联企业违法用工的现象,应引起重视.不仅要加强对关联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管.同时对于违法的行为要给予法律的制裁.最终规范关联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丰台区环卫中心是区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劳动用工人员多,劳动合同制职工比例大,今年以来,中心党委针对事业单位实际,结合环卫行业特点,紧紧围绕实施《劳动合同法》,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