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PLC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的质量标准,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雷公藤内酯醇生物贴经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7),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5~12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1)。平均回收率96.5%(n=9)。RSD3%。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氯内酯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忠  陈玉 《中药材》2006,29(2):200-203
雷公藤氯内酯醇是从雷公藤值物中分离得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足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本文从生源、半合成、药理等三个方面对该化合物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NF-κB)表达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用10 μmol/L Aβ1-42作用12h建立小胶质细胞活化-AD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T10 (10-11,10-10,10-9,10-8 mol/L)预孵育小胶质细胞12 h,然后加入10 μmol/L Aβ1-42共孵育12 h,ELLSA法检测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 与Aβ组相比T10可减少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的释放和NF-κB的表达,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AD细胞模型中小胶质细胞NF-κB的活化,该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T10在AD治疗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检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雷公藤醇提物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洗脱,采用HPLC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LunaC18(4.6mm×250mm,5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0min(甲醇40%)-30min(甲醇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8nm;柱温:35℃。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与其他成分分离效果良好,25~4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作为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红素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建军  胡永胜 《中草药》2017,48(24):5194-5199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U8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U87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87细胞中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U87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雷公藤红素可显著抑制U87细胞的增殖、降低U8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U87细胞凋亡;雷公藤红素显著性地调控Bcl-2、Bax、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同时雷公藤红素显著抑制U87细胞迁移能力。结论雷公藤红素抑制U87细胞增殖、迁移和诱导其凋亡,其中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HPLC法检测雷公藤超声提取物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雷公藤超声提取物中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雷公藤超声提取物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洗脱,采用HPLC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含量。色谱柱:大连江申公司C 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18nm;流速:1.0m l.min^-1;柱温:30℃;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与其他成分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0.96-11.52μg/m 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82%。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作为雷公藤超声提取物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微囊片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汉保  王玉玺 《中药材》1991,14(11):37-38
雷公藤微囊片主要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内酯醇(以下简称T—d)。有关该成分的定量分析有报道用薄层扫描法,但薄层扫描仪在国内尚无法普及,测定波长用218nm,干扰因素较多;或用kedde试剂显色后扫描,显色剂的用量,颜色均匀度等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为此,我们改用薄层比色法,结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通过3 H -TdR掺入试验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血清诱导的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在 (0 .5~ 4 )× 10 -5g/L的浓度范围内 ,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血清诱导的VSMC增殖 ;雷公藤内酯醇可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G0 /G1期细胞百分含量 ,减少S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阻断细胞由G0 /G1期向DNA合成的S期转化 ,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转化而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Th17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鹏远  韩睿  周强  程浩  朱可建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1499-1502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人Th17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在体外将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纯化的CD4+T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性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细胞内表达IL-17和IFN-γ的频数,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IL-17和IFN-γ的水平.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内IL-17的表达频数和细胞产生IL-17的水平.此外,雷公藤内酯醇对细胞内IFN-γ的表达和产生也有抑制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人TH17细胞的分化,这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内酯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红 《中医药信息》2004,21(6):15-18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生育等活性,广泛用于治疗肿瘤,肾炎,哮喘等疾病,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多种不良反应.综述了近几年来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研究,含量测定方法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永生化人肝HepaRG细胞明确雷公藤多苷片制剂(Tripterygium Glycoside Tablets,TPT中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与肝毒性的相关性。方法:HepaRG细胞经不同浓度TP及TPT作用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ell vounting kit-8,CCK-8)分别测定TP和来自不同厂家的TPT对HepaRG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流式检测法测定TP及TPT的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收集细胞培养液检测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与肝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并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TP的半数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5.14 nmol·L~(-1)。重点考察不同生产企业间TP含量与毒性差异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TP含量与细胞毒性、细胞凋亡、ALP、CK、TNF-α和IFN-γ变化直接相关,AST、LDH、TNF-α和IFN-γ是检测TP导致的肝细胞毒性较为灵敏的指标。结论:TP为不同企业TPT制剂中主要肝毒性成分。TPT中其他成分仍存在肝毒性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PC-12细胞COX-2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雷公藤内酯醇(TP)对PC-12细胞增殖和表达环氧化酶-2(COX-2)及合成前列腺素E2 (PGE2 )的影响 ,探讨TP应用于痴呆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诱导培养PC-12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P(0,0.28×10-6,2.8×10-6,2.8×10-6mol·L-1)预处理后 ,加或不加脂多糖(LPS),分别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细胞酶联免疫法及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 的水平、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蛋白 ,测定其核转录因子 (NF-κB)活性。结果 TP对LPS诱导的PC-12细胞的COX-2mRNA ,蛋白表达 [空白对照与不同浓度下分别为[(0.34±0.12 )×10-6,(1.92±0.26)×10-6,(1.78±0.32)×10-6,(1.14±0.22)×10-6,(0.48±0.14 )×10-6mol·L-1,P <0.01]及PGE2 的合成 [分别为(2.28±0.32)×10-6,(32.86±6.23)×10-6,(31.28±5.44)×10-6,(18.43±3.92)×10-6,(4.18±1.79)×10-6mol·L-1,P<0.01]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TP浓度(0~28×10-6mol·L-1)呈明显正相关性(分别为r=0.94和r=0.92),且对LPS激活的PC-12细胞的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为(0.16±0.08)×10-6,(1.39±0.18)×10-6,(1.09±0.14)×10-6,(0.52±0.15)×10-6,(0.28±0.09)×10-6mol·L-1,P<1.01]。实验未观察到TP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论TP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C-12细胞COX-2细胞COX-2的表达及其产物PGE2的合成,这种作用可能通过TP抑制PC-12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甘草对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内酯酮体内代谢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MS研究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及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在大鼠血浆中相应代谢成分,比较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后代谢产物种类和生成量的差异.结果:在雷公藤甲素单独给药组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均发现4个代谢产物:m/z([M+H]+)359,359,375,377,其中羟基氧化代谢产物(m/z359)生成量较大.在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组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均发现代谢产物3个:m/z([M +H]+)375,397,413,其中羟基化代谢产物(m/z 375)生成量较大,在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还发现1个单独给药组中没有的代谢产物m/z([M +H]+)413.联合给药组比单独给药组的各代谢产物生成量大.结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大部分代谢产物相同,其中氧化代谢产物为主要代谢产物.甘草可加速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体内代谢,为阐明甘草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代谢调控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代谢调控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颅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和RT-PCR方法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OPG mRNA,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OPG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OPG mRNA的表达,对RANK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郭庆发  虢英荣  曹慧  刘世武 《中草药》2019,50(3):598-603
目的制备pH敏感电荷反转型姜黄素纳米粒子(PCE/Cur NPs),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PCE/Cur NPs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在正电性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MPEG-PCL-PEI,PCE)的基础上键合1,2-环己二酸酐使其变成负电性材料,制备带负电的PCE/CurNPs,该纳米粒子具有pH值依赖性,pH值7时,PCE/Cur NPs不发生化学变化,显示负电性,pH值6时,PCE/Cur NPs发生化学反应,水解掉1,2-环己二酸,显示正电性。考察了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与体外释放等理化特性;通过MTT法、划痕实验进行检测,验证PCE/Cur NPs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抗增殖侵袭能力。结果获得了PCE/Cur NPs,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所得纳米粒子形态外观圆整,大小均匀,无黏连,平均粒径为(80±5)nm;包封率为(90.0±2.0)%;载药量为(8.0±1.0)%;48 h时,PCE/Cur NPs释放趋于恒速,释放缓慢,累积释放达到(69.2±5.2)%(pH 7.4)与(71.2±4.3)%(pH 5.0);细胞实验显示,PCE/Cur NPs能够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能力,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成功制备了PCE/CurNPs,对抑制B16细胞增殖效果良好,为开发智能型抗肿瘤给药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灯盏花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和破骨前体细胞中OPG/RANKL/RANK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灯盏花对骨改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MG63细胞和小鼠RAW264.7细胞,分别取第三代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的实验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0、0.001、0.01、0.1、1 mg/mL)干预48 h后提取总RNA和蛋白质,同时单独对0、1 mg组设12、24、48 h时间点提取蛋白质,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MG63细胞OPG mRNA和RANKL mRNA的表达以及RAW264.7细胞RANK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G63细胞OPG蛋白和RANKL蛋白的表达以及RAW264.7细胞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 灯盏花随浓度(0、0.001、0.01、0.1、1 mg/mL)增高,干预48 h后MG63细胞OPG mRNA和蛋白表达逐步降低(P〈0.05);MG63细胞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逐步增加(P〈0.05);RAW264.7细胞RANK mRNA表达增加(P〈0.05),但0.1 mg/mL组较0.01 mg/mL组 mRNA表达稍降低,RANK蛋白表达逐步增加(P〈0.05)。1 mg/mL灯盏花干预12、24、48 h后MG63细胞OPG蛋白表达随时间逐步降低(P〈0.05)、RANKL蛋白表达随时间逐步增加(P〈0.05);RAW264.7细胞RANK蛋白表达随时间逐步增加(P〈0.05)。结论 灯盏花大致上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成骨细胞OPG表达,促进成骨细胞RANKL的表达和破骨前体细胞RANK的表达,灯盏花可能有促进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芦荟粗多糖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分泌生长因子(EGF,TGF-α,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75,150,300,600,1 200 mg.L-1)芦荟粗多糖作用于表皮细胞,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TGF-α,TGF-β1,IL-1β,IL-6,IL-8,TNF的水平,并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处理为对照组。结果:经芦荟粗多糖作用后,表皮细胞培养液中EGF,TGF-α,TGF-β1,IL-1β,IL-6,IL-8,TNF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EGF,TGF-α,IL-1β,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芦荟粗多糖对表皮细胞分泌EGF,TGF-α,IL-1β,IL-6,IL-8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木蹄复方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木蹄复方抗肿瘤活性提取物,初步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常规水提和醇提的方法提取复方中水溶和醇溶性组分.MTT法测定木蹄复方水提取物(distilled water extract of compound Fomes fomentarius,WECF)和木蹄复方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ompound F.fomentarius,EECF)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A549,Hela,QGY生长的抑制效应.系统预试法分析WECF化学组成.流式细胞术检测WECF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ECF对A549,Hela,QGY 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8±0.02),(0.40 ±0.06),(0.28±0.05) g·L-1;EECF对3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50±0.04),(0.50±0.03),(0.60 ±0.06)g·L-1,WECF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WECF含有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糖、多糖和苷类,皂苷,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植物甾醇、三萜成分以及挥发油和油脂,多糖含量为(16.1±0.5)%.WECF对A549,Hela,QGY,DU145,MDA-MB-435S,SGC-79016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29,0.45,0.32,0.32,0.83,0.23g·L-1; WECF 1 g·L-1作用于A549 24 h后,细胞凋亡率为22.0%.结论:WECF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粒径和PDI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溶液pH值、反应温度、壳聚糖和多聚磷酸钠的比例及质量浓度对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的影响;通过雷公藤甲素与壳聚糖的偶联比及雷公藤甲素、叶酸活性酯和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采用HPLC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25℃,溶液pH 3.5,壳聚糖-多聚磷酸3∶1,壳聚糖与多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均为0.3%,制得的纳米粒平均粒径约170 nm,粒子分散指数(PDI)约0.21。载药纳米粒的释放率于4 h后达平衡,最大释药率约68%。结论:按优选工艺制备的雷公藤甲素叶酸-壳聚糖纳米粒质量稳定可靠,优选的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忍冬苷的合成方法及其对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来源丰富的新橙皮苷为原料,经I2脱氢,AlCl3脱甲基,制得忍冬苷;采用雷公藤甲素诱导的人系L02肝细胞损伤模型评价忍冬苷的保肝作用.结果:合成了忍冬苷并发现其对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合成方法简便可行、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忍冬苷对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