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缺血20分钟后抽出球囊中液体行再灌注。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切取相应脊髓节段,采用邻联二茴香胺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再灌注24小时应用干湿差重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水含量,同时制备组织切片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SO组大鼠脊髓组织MPO活性在7.20~8.03 U/mg之间,与之相比IR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MPO活性升高明显(P0.01),TP组大鼠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时MPO活性均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1.17±1.49)%,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大鼠高达(69.34±0.91)%,而TP组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5.09±0.61)%,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44±1.31)%,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和TP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2.76±6.67)%和(20.40±5.43)%,TP组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他克莫司后处理能抑制缺血脊髓再灌注后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组织炎性水肿,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间隔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n=40):对照组为常压空气组;HBO组为短间隔高压氧预处理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两组再灌注后4 h、12 h、24 h、48 h时的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时取出腰段脊髓组织(L5-7)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动物脊髓组织中NF-κB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4 h、12 h、24 h、48 h时,HBO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O组各时间点NF-κB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BO组和对照组后肢运动神经功能学评分与脊髓组织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72,0.65,P<0.05)。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所诱导的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是近年来提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无创伤双后肢缺血后处理对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18只糖尿病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行开腹术;缺血再灌注组仅行胰腺移植;缺血后处理组,移植前行非创伤性双后肢缺血后处理。 结果与结论:缺血再灌注组血糖和胰腺组织中丙二醛水平均高于缺血后处理组(P < 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缺血后处理组(P < 0.01);与缺血后处理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胰腺组织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 < 0.01)。结果提示,无创伤双后肢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可通过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失活,从而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减少胰腺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PI3K/Akt传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再灌注损伤后6 h、12 h、24 h、48 h实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检测缺血脊髓前角组织中P-AKT的表达水平及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果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实验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P<0.05);提高脊髓前角P-AKT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脊髓神经元的凋亡(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传导通路,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和他克莫司处理组,每组各4个时点( 0.5 h、2 h、6 h、24 h)。建立肾I/R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相应再灌注各时点,他克莫司处理组血清Cr、TNF-α和MDA水平均低于I/R组(P<0.05),而他克莫司处理组血清SOD活性高于I/R组(P<0.05)。他克莫司处理组肾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凋亡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他克莫司处理组凋亡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水平则低于I/R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能有效抑制I/R引起的自由基产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TNF-α水平降低,表明他克莫司对大鼠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NSCs)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XAV939组(IR+XAV939)、缺血再灌注+电针刺激组(IR+EA)、缺血再灌注+电针刺激+XAV939组(IR+EA+XAV939).造模成功后,IR+XAV939组和IR+EA+XAV939组在损伤后30min立即腹腔注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20mg/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2%DMSO.IR+EA组和IR+EA+XAV939在损伤后第二天给予电针刺激(30min/次),连续5天.术后第7天,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检测eNSCs标记蛋白巢蛋白(nest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nestin蛋白表达.结果 SCIRI后,脊髓eNSCs增加,ne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EA刺激后,eNSCs增生更明显,ne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多,EA对缺血后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XAV939抑制了 β-catenin蛋白表达,同时抑制了eNSCs增殖,逆转了EA的保护作用.结论 EA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大鼠SCIRI后eN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背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数研究集中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目的:观察肾下腹主动脉移植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未转染组,基因转染组,每组10只。手术阻断肾下腹主动脉1 h后恢复脊髓再灌注,分别经腹主动脉置管推注1 m L 10%PBS,1 m L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 L低氧诱导因子1α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术后1,6,12 d对大鼠进行BBB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术后12 d行运动诱发电位测定。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未转染组和基因转染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脊髓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增加(P0.05)。与未转染组比较,基因转染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脊髓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增加(P0.05),结果表明低氧诱导因子1α修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8 ~ 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 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B、C、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B、C、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5次(开放20 s + 阻断20 s)、3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3次(开放2 min + 阻断2 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 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B、C、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 〉 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 〈 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36只Wistar大鼠(257-326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 C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TC染色评价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及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IR组较Con组梗死面积增加,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GRP78、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Bax及p-PERK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缺血后处理显著缩小梗死面积,并部分逆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论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抑制PERK通路介导的ERS相关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他克莫司不仅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还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损伤局部聚集、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对原发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从而对损伤局部的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孕13dSD大鼠神经干细胞。显微镜下动脉瘤夹夹闭SD大鼠T8脊髓,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7d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他克莫司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神经干细胞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1mg/(kg?d)腹腔注射连续7d。1,2,4,8周后,通过BDA顺行示踪、苏木精-伊红与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测,观察移植后脊髓组织再生和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损伤中心端远侧无神经纤维通过。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在治疗1周后有部分神经纤维通过,8周均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损伤部位,特别是他克莫司组可延续至距损伤中心1.7cm。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与他克莫司组2周时坏死灶开始缩小,泡沫细胞减少。电镜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组1周时即出现较正常的微丝和微管结构,8周时星形细胞、许旺细胞、髓鞘典型多见,神经轴突的终末有较多的兴奋性递质和不典型的轴树连接,出现较多的结构正常的髓鞘。说明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联合应用他克莫司后可减轻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保证神经细胞的存活,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可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及PI3K/Akt传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42只日本大耳白兔(2-2.5kg),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缺血组(Ⅰ组);缺血后处理组(PB组);PB+DMSO组(D组);PB+Ly294002 5μg组(PY5组);PB+LY294002 10μg组(PY10组);...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快速效应对兔急性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快速相对兔腹主动脉短暂阻断致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n=12):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IR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IR组阻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复制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IPC+IR组预先阻闭腹主动脉肾下段6min,再灌注30min后再次阻闭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Sham组除不夹闭腹主动脉外,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后8h、12h、24h和48h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分别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测定脊髓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结果:Sham组及IPC+IR组神经功能评分各时点均明显高于IR组(P<0.01);Sham组及IPC+IR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IR组(P<0.01);Sham组及IPC+IR组脊髓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快速相对兔急性缺血脊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稳定Na+,K+-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熟Wistar大鼠14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0 ~ 220 g。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行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组大鼠参照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组分别于术后1、3、6、12、24、48、72、168、336 h对8只大鼠进行Tarlov评分,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及HIF-1α表达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Tarlov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变化不明显,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 0.05),其中术后24、168 h降低最明显(2.24、2.28)。脊髓损伤组术后1 ~ 6 h,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结构紊乱、水肿;术后168 h内,损伤区域扩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336 h损伤减轻,但仍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假手术组大鼠VEGF 及HIF-1α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6 h,VEGF及HIF-1α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HIF-1α于术后24、168 h出现2次高峰,VEGF于术后168 h出现高峰,各时间点HIF-1α及VEGF阳性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 〈 0.05)。VEGF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 = 0.526, P 〈 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HIF-1α、VEGF表达升高,与继发性脊髓损伤密切相关,其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己酮可可碱(PTX)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腹主动脉夹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对照组,20只)、C组(夹闭血管前用药组,20只)、D组(再灌注即刻用药组,20只)。于再灌注后12 h、24 h、48 h、72 h检测血TNF-α活性、组织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检测PECAM-1及caspase-3表达、HE染色观察神经元并计数坏死神经元、TUNEL染色观察并计数凋亡神经元、电镜观察坏死及凋亡神经元形态改变,并于再灌注后48 h进行运动功能评分(改良Tarlov评分)。结果: 用药组(C组及D组)改良Tarlo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TNF-α、组织MPO含量、免疫组化PECAM-1及caspase-3表达强度均明显下降,HE及TUNEL染色切片中坏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未见坏死及凋亡细胞。结论: 己酮可可碱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够发挥抑制神经元坏死及凋亡的双重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缺血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压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空气压缩机制成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压疮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大鼠为空白组(S组),采用Annexin 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凋亡率较低,分别为(5.8±1.03)%和(5.5±1.09)%,同时,S组细胞凋亡现象罕见,凋亡率为(1.0±1.07)%,而IR组凋亡情况较严重,凋亡率为(9.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S组与IR组、S组与IPC组、S组与I-PostC组、IR组与I-PostC组、IR组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与I-Pos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能诱发大鼠细胞凋亡的发生,缺血处理可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降低压疮细胞凋亡率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实验分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bFGF组。测定血浆丙二醛、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脊髓标本丙二醛、内皮素、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和组织湿/干重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脊髓的各项生化指标显著增高(P〈0.05);使用bFGF后,血浆及脊髓各项测定指标较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bFGF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脊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造成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造成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组(I30’+R60'组),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组(I60’+R60’组),缺血90mib再灌注60min组(I90'+R60’组),缺血120min再灌注60min组(I120’+R60’组),测定各组血浆中肌酐(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NE的含量。结果肾脏缺血再灌注(I/R)导致肾脏、肺损伤,中性粒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肾缺血时间延长,再灌注后肾功能严重损害,血浆Cr、BUN含量、肾系数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含量逐渐升高,炎症反应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ALF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破坏程度逐渐加重。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肾缺血再灌注(I/R)后,肾组织和肺组织有损伤性改变。结论肾脏I/R损伤可造成肺功能损伤,损伤机制与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引发的非特异性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Sham组置入球囊导管但不阻断胸主动脉;I/R组球囊导管阻断胸主动脉12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先短暂阻断胸主动脉3min,恢复灌注10 min实施缺血预处理,之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PC+2ME2组缺血预处理前30min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2ME2(15 mg/kg),缺血预处理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于再灌注损伤后为4 h、12 h、24 h、3 d和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脊髓L4-6缺血节段,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脊髓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Real time-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HIF-1α表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C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多,HIF-1α表达更多(P<0.05)。IPC+2ME2组HIF-1α表达上调受到抑制,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