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自由基生成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4-VO模型,用Morris水这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象限。电针组能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模型大鼠脑组织内NOS活性及NO、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电针组及尼莫通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这说明电针组与尼莫通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脑组织中NOS、NO、MDA含量,提高了SOD、GSH-Px活性。结论:电针对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平衡有调控作用,能减轻缺血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游泳运动疲劳模型,探讨敦煌固本方对运动性疲劳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健康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分别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C)、安静给药组(experiment,E)、运动对照组(trainingcontrol,TC)、运动给药组(trainingexperiment,TE),后两组又各分为力竭运动后即刻组和力竭运动后恢复24h组,即TC0组、TC24组、TE0组、TE24组。给药组每天以20μg/(g·d)灌服敦煌固本方,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运动组进行6周的递增强度游泳训练,然后进行最后一次无负重的力竭性游泳,形成慢性力竭性运动性疲劳。运动后即刻组小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被处死,运动后恢复24h组小鼠在力竭运动后恢复24h后被处死,并立刻取出各组肝脏组织,分别测定SOD、GSH—P,活性、T.AOC和MDA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①安静时,E组小鼠肝脏中SOD、GSH-P,活性和T—AOC高于C组,MDA含量低于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即刻,TE0组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活性和T-AOC高于TC0组,MDA含量低于TC0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恢复24h,各指标均有所恢复,但大部分仍未恢复到安静时水平,TE24组小鼠SOD、GSH-P。活性及T-AOC高于TC24组,MDA含量低于TC2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敦煌固本方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结构较相应对照组完整,病变程度和损伤程度均较相应对照组轻。结论:敦煌固本方可显著提高小鼠运动能力,这与该方能提高肝组织抗自由基氧化功能、保护运动所致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芪花粉片抗疲劳的作用特点。方法:将7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芪花粉片高、中、低剂量组(2.5,1.25,0.625 g·kg-1)、硝苯地平片组(0.01 g·kg-1)、刺五加片组(0.25 g·kg-1)。连续 ig 给药 9 d。采用 负重游泳实验造大鼠力竭模型。测定体重、肝脏中三磷酸腺苷酶(ATP)、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肾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乳酸(LD)等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TP,CAT,GSH-Px,MDA,SOD,血LD等指标显著降低(P<0.01)。高、中剂量参芪花粉片组体重均大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参芪花粉片组可明显改善肝脏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肝脏GSH-Px活性(928.4±150.1)U·mL-1P<0.01)和肾脏SOD活性(289.0±4.2)UN·mL-1P<0.01);高、中剂量参芪花粉片组均可显著提高肝匀浆CAT活性(399.2±78.1),(372.0±139.9)U·g-1P<0.01),显著降低肾脏MDA水平(1.93±0.33),(2.18±0.47)nmol·mg-1P<0.01),明显降低血LD水平(7.84±1.18),(9.69±1.36)mmol·L-1P<0.05)。结论:参芪花粉片可显著增强大鼠的抗疲劳能力,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和加速乳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菟丝子对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75只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菟丝子+过度训练组(COM组,24只),进行56 d的力竭游泳训练.菟丝子+过度训练组灌胃(ig)给药,每天1次,剂量为6.96 g·kg-1,ig体积为5 mL·kg-1;其他各组ig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 h,进行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8周的过度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自由基代谢紊乱,肾组织超微结构被严重破坏、组织病理学发生明显改变,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坏.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过度训练组、菟丝子+过度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1);菟丝子+过度训练组低于过度训练组(P<0.05).SOD活性:过度训练组、菟丝子+过度训练组低于对照组(P<0.01);菟丝子+过度训练组高于过度训练组(P<0.05).MDA含量:过度训练组、菟丝子+过度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1),菟丝子+过度训练组低于过度训练组(P<0.05).结论:菟丝子改善了过度训练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自由基代谢紊乱,肾脏超微结构趋于正常,对运动性缺血再灌注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37.5、25.0、12.5g/kg),连续灌胃14d,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检测疲劳运动小鼠血浆中乳酸含量。结果:四君子汤各剂量(37.5、25.0、12.5g/kg)组均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降低小鼠血中乳酸含量,其中高、中剂量(37.5、25.0g/kg)组作用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有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医将运动性疲劳归为劳倦、虚损等范畴。中药在缓解消除运动性疲劳具有多靶点和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外研究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以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以及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主。本文就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和中药单体进行梳理,认为今后应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筛选有效方药,缓解、消除运动性疲劳,以期为治疗运动性疲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蛇床子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80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低剂量蛇床子组(TML组)、运动+中剂量蛇床子组(TMM组),运动+高剂量蛇床子组(TMH组)每组15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每天灌胃(ig)给药1次,蛇床子组剂量分别为0.75,1.5,4.5 g·kg-1,ig体积为5 mL·kg-1,静止对照组、运动对照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结果: 蛇床子各剂量组体重大于运动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长于运动组(P<0.01);血清睾酮高于运动对照组 (P<0.01);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P<0.05)、肌糖原(P<0.01)高于运动对照组;促卵泡激素无明显影响;血尿素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高于运动对照组 (P<0.05)。结论: 蛇床子可以减轻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55只42 d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M组)、运动+低剂量林蛙油组(OML组),运动+中剂量林蛙油组(OMM组),运动+高剂量林蛙油组(OMH组),每组10只(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5只)。每天灌胃(ig)1次,林蛙油组剂量分为0.5,1.0,3.0 g·kg-1,灌胃体积为5 mL·kg-1,C,M组ig等量生理盐水。42 d力竭游泳训练后,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结果:体重:运动对照组小于静止对照组(P<0.05);林蛙油各组大于运动对照组(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力竭游泳时间:运动对照组与静止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林蛙油各组明显长于运动对照组(P<0.01),且随剂量增大而延长。血清睾酮水平:运动对照组(P<0.01)低于静止对照组;林蛙油各组分别为(4.96±1.60),(5.19±1.60),(5.35±1.66)nmol·L-1,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皮质酮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肌糖原水平:运动对照组(P<0.01)低于静止对照组;林蛙油各组高于运动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尿素水平:运动对照组(P<0.01)高于安静对照组;林蛙油各组低于运动对照组(P<0.01),且组间无显著差异。血红蛋白水平:运动对照组(P<0.01)低于静止对照组;林蛙油各组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且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林蛙油可以减轻血睾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并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运动训练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粗多糖对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五味子粗多糖 (CPSC)系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a)Bai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含有北五味子总多糖 (占 5 9 93% )、17种以上氨基酸和 16种以上微量元素的蛋白多糖。已有研究报道 ,CPSC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 ,可使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明显增加 ,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1、2 ] 。本文进一步观察CPSC对老年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  2 1~ 2 2月龄Wistar老年大鼠 ,体重 4 5 0±6 0g ,5月龄Wistar大鼠 ,体重 2 0 0± 2 0g ,均雌雄各半 ,合格证号 :医动字第 10 …  相似文献   

10.
抗运动性疲劳单味中药研究概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玮  金吉中  郜叶红  戎爱群 《中药材》2004,27(2):138-142
本文概述了淫羊藿、人参、芦荟、枸杞、银杏叶、绞股蓝、虫草、灵芝和红景天等9种单味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子总黄酮对排卵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菟丝子黄酮低、高剂量组(CCLD,CCHD)以及阳性对照枸橼酸氯米芬组(PC),采用羟基脲以300 mg· kg-1ig连续进行10 d制作排卵障碍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菟丝子总黄酮(10,20 mg· kg-)及阳性对照,4.5 mg· kg-ig连续5d干预.放射免疫法观察并比较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孕激素(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血清FSH,LH,E2及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FSH由(8.18±1.37) U·L-1降低至(4.22±0.94) U·L-1;LH由(17.25±5.36) U·L-1降低至(7.81±1.39) U·L-1;E2由(48.59±8.11) μg·L-1降低至(23.18±7.62) μg·L-1;p由(16.02±4.83) μg·L-1降低至(5.94±1.02) μg·L-1(均P <0.05).与M组相比,CCLD,CCHD以及PC组血清FSH,LH,E2及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PC组与CCHD组FSH,LH,E2及P水平较CCLD组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菟丝子黄酮可显著改善排卵障碍大鼠HPO轴性激素水平,且以高剂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菟丝子黄酮对应激大鼠卵巢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菟丝子黄酮对心理应激引起卵巢内分泌功能降低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声-光-电复合应激刺激制造大鼠卵巢内分泌功能降低模型,观察菟丝子黄酮对横型大鼠血清E2,P水平,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垂体、卵巢、子宫重量的影响。结果 菟丝子黄酮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清E2,P水平,增加垂体、卵巢、子宫的重量,但对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菟丝子黄酮能够明显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酸性组分的主要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五味子酸性组分的组成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大孔树脂分离和溶剂处理的方法制备五味子酸性组分,以HPLC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五味子的功能主治观察酸味物质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常压缺氧、免疫器官质量及免疫吞噬等作用的影响。结果:本文所制备的五味子酸性组分主要由柠檬酸、奎尼酸等有机酸类成分组成,2个酸性成分总量达55.08%;低剂量(5 g·kg-1)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01);酸味物质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明显(P<0.05,P<0.01);高、低剂量酸味物质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吞噬指数K值和吞噬系数a值,特别是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结论:五味子酸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免疫增强作用,是五味子药效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中药菟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研究中药菟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聚酰酰和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及光谱特征确定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8个化合物 ,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 (Ⅰ) ,槲皮素-3-O-β-D-半乳糖 (2→1)-β-D-芹糖苷 (Ⅱ ) ,金丝桃苷 (Ⅲ) ,异鼠李素 (Ⅳ) ,山柰酚 (Ⅴ) ,槲皮素 (Ⅵ) ,d-芝麻素(Ⅶ )和9(R) 羟基-d-芝麻素 (Ⅷ )。结论 :Ⅳ和Ⅶ为首次自菟丝子属植物中分得 ,Ⅰ ,Ⅱ和Ⅴ为菟丝子的特征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ig给予具有拟雌激素活性的菟丝子醇提物后大鼠的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应用HPLC-Q/TOF MS/MS技术,对大鼠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解析。结果在含药尿液中表征出14个化学成分,鉴定出12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6个原型成分,分别为山柰酚-3-β-D-葡萄糖醛酸苷、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呋喃果糖-(2→1)-α-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7-鼠李糖苷、绿原酸、芹菜素、槲皮苷;6个代谢成分,分别为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丙酸、异鼠李素、山柰酚-3-O-葡萄糖苷、乙酰化咖啡酸、槲皮素硫酸酯。结论应用HPLC-Q/TOF MS/MS技术能够简单、快速地分析大鼠ig菟丝子醇提物后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为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辉  黄晓俏  孙向明  汤静  王玉涵  韩栩楠  李文兰 《中草药》2024,55(14):4747-475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实验验证探讨菟丝子醇提物抗乳腺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SwissADME平台筛选课题组前期通过UPLC/Q-TOF-MS分析得到的46个菟丝子醇提物候选化合物,利用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预测其潜在靶点; 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取交集构建“成分-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等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设置模型组、环磷酰胺(20 mg/kg)组和菟丝子醇提物低、中、高剂量(3.12、6.24、12.48 g/kg)组,连续给药14 d,观察菟丝子醇提物对小鼠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细胞光子数;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瘤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B,PI3K/Akt)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17种菟丝子活性成分及靶点428个,乳腺癌疾病靶点1 534个,交集靶点184个,其中AKT1、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9个为核心靶点,与槲皮素、芹菜素等7个核心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通过KEGG和GO分析发现,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菟丝子抗乳腺癌的重要途径。动物实验结果证实成功构建4T1荷瘤小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醇提物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0.01),脾脏指数及肿瘤细胞光子数显著降低(P<0.05、0.01),同时瘤组织可见部分坏死区域,细胞核呈溶解现象。菟丝子醇提物组显著下调p-PI3K、p-Akt、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P<0.05、0.01),上调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P<0.05、0.01),升高Bax/Bcl-2值(P<0.05、0.01)。结论 菟丝子醇提物能够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山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镇痛抗炎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阑尾炎、跌打损伤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发现迄今为止从山苦菜中已分离得到近百种化合物,其中以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并从山苦菜全草中分离出多种全新的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类化合物:8-epicrepioside,ixerochinolide,ixerochinoside,chinensiolides A,B,C,D,E,F,G,H,I,J,K,L,此外,还有黄酮类、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苦菜及山苦菜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氧化,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另外,山苦菜作为民间药材,多以复方药物治疗疾病,并申报多项专利,在食品饮料、保健茶、复合饲草猪饲料等方面也申报了专利。为了合理利用我国的药用资源,笔者将近年来有关山苦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希望对山苦菜的深入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石见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口ODS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石见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emodin 1),大黄酚(chrysophanol 2),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 3),戈米辛N(gomisin N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熊果酸(ursolic acid 6),β-谷甾醇(β-sitosterol 7),胡萝卜苷(daucosterol 8)。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唇形科Lamiaceae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鼠尾草属Salvi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石见穿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为石见穿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查阅近20年国内外有关石见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报道,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石见穿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研究主要集中在萜类和多糖类,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对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和妇科中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但是缺少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石见穿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