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紧密的联系。 1心理障碍与冠心病 抑郁、焦虑、敌对情绪和D型人格等心理障碍因素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又恶化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过程和预后[1]。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心理应激(CPS)是血管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1-2],不同种类心理应激均可促使血管老化及ACVD发生和发展[3].一项涵盖51个国家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INTERHEART实验结果显示,CPS因素(抑郁、生活压力、生活中重大灾害事件及情绪失控等)可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风险增加1.7倍[4].心理应激因素(如焦虑和抑郁)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AMI患者的预后,短暂的心理应激亦可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及急性、  相似文献   

3.
军事训练是部队官兵的必修科目。紧张而艰苦的训练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应激源,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则会导致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这些不良情绪反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通过对120名部队官兵训练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生心绞痛者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为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理情绪障碍不仅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影响降压药物疗效及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原发性高血压与精神心理障碍相互关系,目前仍是国内外心血管病研究的主要热点,精神心理障碍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与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心理情绪障碍焦虑抑郁人群高血压发生率增加,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血压变异幅度大,药物降压达标率低,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增多。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理情绪障碍焦虑抑郁进行心理、运动干预及药物治疗,可以增加降压药物疗效、改善其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影响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情绪、人格、精神卫生、心理挫折等测试,采用EPQ和SAS作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因素是抑郁表现、学习成绩、心理障碍,抑郁情绪影响主要因素是焦虑表现和人格类型。大学生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与抑郁,且其间关系密切。个性完善、心理疏导可克服情绪障碍,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吕兰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32-1332,1336
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可促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慢性应激同样也可以促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纽约的Rozanski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过分紧张焦虑、重度抑郁、A型性格、社会孤立、吸烟、酗酒和持久高负荷的心理压力,激活交感神经和血小板活性,促发斑块形成和破裂、血栓形成、冠脉狭窄、冠脉痉挛等,并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7.
吕兰淑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0,(10):1332-1332,1336
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可促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慢性应激同样也可以促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纽约的Rozanski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过分紧张焦虑、重度抑郁、A型性格、社会孤立、吸烟、酗酒和持久高负荷的心理压力,激活交感神经和血小板活性,促发斑块形成和破裂、血栓形成、冠脉狭窄、冠脉痉挛等,并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心理行为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能引起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生活事件称为应激源 ,应激源一般是指心理应激的来源 ,而心理应激是指紧张刺激或紧张反应 ,如心理应激引起的精神压力强烈而持久 ,可激活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系统 ,促发交感张力亢进 ,释放儿茶酚胺过多 ,可引起心肌纤维自律性异常增加 ,并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加重心肌缺血 ,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 ,临床上可产生严重的后果。1 心理行为因素[1,2 ]1 1 紧张 从事紧张工作者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Stamler通过 2 4小时心电动态监测从事紧张工作者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一般工作者增加了 2倍 ,增加者 95 %为…  相似文献   

9.
神经症是发病率最高的轻型精神障碍,有调查显示,神经症的发病率高达25.18 ‰[1].神经症的发生主要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有密切关系,病程有迁延倾向.患者最常出现的是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也增加了家属精神和经济的负担.笔者就入院宣教对住院神经症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哑健康人群日渐增多,过重的心理负荷或社会压力往往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及躯体疾患。心身医学的观点表明:一定的心理、情绪活动与一定的躯体生理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强烈持久的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疾病的产生,从而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都是心身疾病。焦虑、抑郁障碍足综合医院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老年消化系统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和身心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国外研究指出抑郁、悲观、失望等情绪可使胃肠运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而激动、焦虑、紧张等情绪可使胃运动加强,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持续增加.长期的心理应激可引起胃粘膜损害因素的增加,粘膜保护性因素削弱,并促发溃疡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干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冠心病(CHD)是一种心身疾病,由于躯体疾病、功能状况以及个性因素、行为类型、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康复和生活质量。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55.3%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行为障碍,负性情绪是影响CHD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并且日益受到重视。近来国外有关心理、情绪、行为因素与CHD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已成为CHD心身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以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便不尽感为主。多项研究证实,功能性胃肠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具有密切关系,患者多并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其病情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胃肠症状,还取决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1-2]。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因便秘而就诊的患者中,多数伴随焦虑和(或)抑郁情绪,而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又容易引起消化道副作用[3],如便秘等,因此便秘伴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加味逍遥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功能性便秘伴焦虑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77例高血压患者、8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SDS、SAS评分,统计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与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病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焦虑发生率为55.84%,抑郁发生率为33.77%,两者兼有者发生率为19.48%,病程较短(〈10a)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冠心病:焦虑发生率为51.19%,抑郁发生率为30.95%,两者兼有者发生率为16.67%,女性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高血压、冠心病中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与病程有关,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5.
神经症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的精神疾病之一。它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既使患病很久也不会发展成为脑的器质性疾病;其次是不会变成其它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神经症是可以恢复的。它常见的类型有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恐惧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歇斯底里等。常见的表现形式有:烦恼、心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短暂的情绪爆发等。  相似文献   

16.
金亚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1):1091-1092
心理因素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因工作失意、亲人去世、家庭不和或破裂、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精神压抑的人容易罹患乳腺癌和肺癌。同时,一旦罹患了癌症,许多病人又会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障碍。显然,癌症既是躯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因此,对于癌症病人,单纯用生物医学模式来护理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对8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观察,以了解心理护理对病人情绪和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为l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考试应激源下焦虑、抑郁情绪的状态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在面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激源下的心理特点,研究考试应激状态时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考试应激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Beck抑郁问卷(BD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某大学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200名大学生在平时、考试时、考试后进行了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相关测试和分析.结果:考试组在应激状态的焦虑、抑郁分值比对照组显性增高,并随着考试的结束,其分值逐渐降低;考试失败经历次数越多的考试组焦虑、抑郁分值越高;焦虑、抑郁情绪与EPQ人格E维度呈负相关,与N维度呈正相关.结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经的应激源,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在考前对考试学生采取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尤其是多次经历考试失败的学生、个性不稳定及内向.应成为心理指导与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心脏手术作为一种具有高风险的应激源,易使心脏患者产生明显而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加上监护室的特殊环境,与家属的分离等,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术前访视最佳时机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度[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369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4例)和对照组(18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的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以及对心理疗法的满意程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疗法可以明显的改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6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特点进行测试,认为冠心病的发病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压力等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烦躁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是引起冠心病。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难以靠药物治疗来实现,对其实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护理弥补了这一缺陷。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