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随机抽取行中心静脉穿刺患者560例。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50%,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3,4,5周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5.6%和65.2%;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9.6%、9.4%)低于颈内静脉(18.7%)。结论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病原菌;深静脉留置时间愈长,则导管感染率越高;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颈内静脉。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48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引起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置管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按穿刺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和股静脉置管组(B组)。比较其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大于15d组(Ⅲ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最高;股静脉置管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结论: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发生与中心静脉留置时间有关,颈内静脉置管组优于股静脉置管组。  相似文献   

4.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科2007年8月-2009年3月发生CR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病原菌16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屎肠球菌2株、白色念珠菌3株、大肠埃希菌2株、阴沟肠杆菌1株、产气肠杆菌1株、伯克霍尔德菌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真菌1株。结论CRI病原菌、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医务人员操作护理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2-03~2005-01肿瘤患者采用Se ld inger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317例,男208例,女109例,年龄24~81岁。置管后常规胸部透视确定或调整导管尖端位置。置管用于化疗304例,用于TPN 154例。导管留置时间:3~169 d,平均留置(43.8±31.5)d。1.2感染诊断标准有感染征伴血培养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或经抗生素治疗后菌血症即得到控制者。1.3观察方法监测感染指标为体温、白细胞计数、穿刺口和全身的变化以及中心和外周静脉血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拔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6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65.2%,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15~21 d、22~28 d、≥29 d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5%、35.6%和65.3%;深静脉置管时间愈长,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均高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及化疗患者(P<0.0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及经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P<0.01).结论: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PICC置管410例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41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有16例发生了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9%。其中,选择头静脉置管者的白细胞计数低于2500×10^9/L、输注TPN以及置管时间大于60d的肿瘤化疗患者PICC感染发生率较高。16例感染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d内感染症状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肿瘤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穿刺部位、患者白细胞计数的高低、是否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液(TPN)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严格执行PICC操作流程及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等,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经颈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颈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一种监测、治疗的手段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若操作不当 ,也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需引起关注。本文就经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谈几点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经颈中心静脉置管术 10 8例 ;其中男性 8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8~90岁 ,中位年龄 5 2岁。1.2 方法平卧位 ,肩背部垫一小枕 ,头转向对侧约 4 5° ,常规消毒铺巾后 ,取中位穿刺点 ,即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交角的顶点 ,选择美国Arrow公司以聚胺酯材料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 (…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状况,并提出预防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住ICU期间留置CVC 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置管期间是否发生导管感染分为感染组98例和未感染组542例。对该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可能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VC感染的发生率为15. 31%。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常见,占44. 9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年龄、导管类型、APACHEⅡ评分、穿刺部位、CVC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合并糖尿病、白蛋白、血红蛋白、操作人员经验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CVC穿刺次数多、白蛋白水平低是CVC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P <0. 01)。结论 ICU患者发生CVC感染的风险较高,影响因素较大,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危险来源,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综合ICU 2009年7月~2010年6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18例,对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8例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46例,感染率为21.10%,其中G+球菌占63.04%,真菌占28.26%,G一杆菌占8.70%.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有显著关系的因素有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应用静脉高营养、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等(P<0.05).[结论]:引起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其次为真菌.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防止综合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式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方法:将359例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1例采用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对照组178例采用常规双缝线固定,两组患者的置管方法、冲封管方法等导管维护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穿刺处皮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缝线固定相比,思乐扣固定皮肤感染率较低,皮肤红肿出现时间较晚且红肿程度较轻,是一种无创性操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s a recognised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s, and increases pati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national evidence-based epic2 guidelines remai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guidance on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evidence-based car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观察与分析,找出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ICU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其年龄、性别、置管部位、导管放置时间、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导管性质、管腔数量、有无静脉营养等内容。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动态护理记录单实施有针对性的导管护理并及早反馈相关信息。结果患者年龄(58.1±18.9)岁,置管天数(8.76±6.89)d。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5例,其中77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23例次颈内静脉置管,6例次颈内静脉置入漂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感染4例,置管时间分别为3、14、18、21 d,感染率为3.8%,每1 000个导管日感染率3.95。结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严格掌握中心静脉置管适应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动态护理记录单进行导管常规评价,对症护理,缩短留置时间;严格的无菌技术是控制导管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寻求危重烧伤早期简便、快速、有效的补液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2-07~2009-07收治的15例危重烧伤患者立即行锁骨下深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根据CVP监测结果,结合尿量、心率、呼吸及意识等无创监测指标调节补液;计算伤后第1个24 h和第2个24 h补液量;根据补液公式:晶胶体总量=面积×体质量×k,换算出k值(k为晶胶体系数).结果 15例危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平稳度过.伤后第1个24 h补液总量为(10 963±1062)mL,晶体(5321±983)mL,胶体(4013±887)mL,5%葡萄糖(2754±753)mL,k=1.7~2.0.第2个24 h输液总量为(8135±725)mL,晶体(3356±652)mL,胶体(2953±375)mL,5%葡萄糖(2584±804)mL,k=1.3~1.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中心静脉压监测运用于危重烧伤早期补液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Contamination reduction dur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examined a simple technique for reducing contamination during catheteriz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Sixty patien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receive either a traditional iodophor skin cleansing or an alcohol cleansing, followed by application of an iodophor-impregnated sterile film. In the cleansed with iodophor alone group, 83% of the anesthesiologists' glove tips were contaminated, and 13% of the catheter tips were contaminated. In contrast, in the group in which the sterile film was employed, contamination of gloves and catheters was virtually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17.
18.
We describe a case of late perforation of the right internal mammary vein by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serted via the left subclavian vein. This resulted in extravas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al fluid and breast abscess formation. Delay in reaching the diagnosis was experienced in this case and in two cases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similar in all three cases with good early function of the catheters followed by symptoms of chest pain and sign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breast contralateral to the site of insertion of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nfirmation of correct placement of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must be sought in any patient who develops these symptoms or signs so that the delay in diagnosis we experienced can be avoided. This may be obtained by a lateral or oblique chest radiograph or by contrast studies if prefer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