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0例)和TPN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EN组的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体重EN组较TPN组明显提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清蛋白水平与TP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方法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利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益生菌肠内营养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取益生菌肠内营养方案,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感染情况及肠内菌群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肠杆菌总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总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生菌肠内营养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能够维持机体肠道菌群平衡,避免肠道黏膜损害,形成肠道黏膜保护屏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行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中我科收治的41例SA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常规治疗组(20例)和EN组(21例),分析其病因,比较两组病人主要治疗经过及临床转归,APACHEⅡ评分及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的变化. 结果:41例病人全部治愈,除6例(14.63%)并发假性囊肿外,无一例因病情恶化需要手术干预.EN组病人于入院后7 d左右开始实施EN,均能较好耐受,其治疗前后APACHEⅡ分值变化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入院3周时,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其中前清蛋白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EN支持是SAP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易操作等特点,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病情,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针对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较延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探讨SAP时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间15例SAP病人在入院3~5天时放置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11例病人在置管2~3天后到达空肠,3例置管第4天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空肠,1例在置管第4天时在内镜辅助下进入空肠.所有病人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而且肠内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对SAP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SAP患者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EN组和TPN组各40例,TPN组予静脉营养至经口进食,EN组于入院2-5天,病情稳定后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感染、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感染、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TPN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以促进病人尽快恢复肠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予常规治疗及肠外营养;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即刻予清胰汤灌肠,并对肠功能恢复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结果实验组在腹胀缓解时间、胰腺感染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在减少胰腺感染、改善疾病转归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必须加强营养支持.经空肠肠内营养不刺激胰腺分泌,是安全可行的.目前,认为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调节炎症反应,降低住院费用.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应尽可能采用经空肠肠内营养,而非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0引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SAP早期,由于应激和炎性反应等因素的作用,机体分解代谢增强,AP的静息能量消耗(REE)比通过校正Harris-Benedict公式的计算值高出50%.营养障碍不但是SAP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是其病理生理过程的促进因素.严重营养不良影响SAP的预后,营养支持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费用昂贵而且并发症多.随着对胰腺炎研究的深入及EN治疗在其他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1,],近年来,N在SAP支持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穴EN雪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穴ASP雪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急症手术后或入院后1周内开始实施EN的44例为研究组,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5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14例和2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感染率分别为20.45%和40.74%,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分别为39.5、47.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13.64%、20.37%,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SP患者中实施EN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住院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由鼻空肠营养管给以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对照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输入肠外营养。两组均达到非蛋白热卡(20±2)kcal/kgd-1,氮0.2g/kgd-1(氨基酸1.5g/kg)的喂养目标。营养支持在患者入组后12h内开始。[结果]研究组20例患者入组,19例完成研究;对照组20例,均完成研究。两组患者之间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完成研究的患者间的分析,发现研究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患者的胰腺感染发生率和手术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24.1±5.3)dvs.(34.5±9.3)d,t=-2.615,P﹤0.0001)],住ICU时间[(14.6±8.7)dvs.(25.7±11.9)d,t=-4.197,P﹤0.01]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陈霞  赵宏贤  王巧稚  李昌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43-4844,485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P-2)在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纯系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胰腺炎组(SAP组),治疗组(SAP+GLP-2组).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制作胰腺炎模型后,皮下注射GLP-2类似物0.1 mg/kg 3 d.3d后处死大鼠,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小肠黏膜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肠黏膜中sIgA含量改变. [结果]急性胰腺炎模型组黏膜层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与胰腺炎组相比较,治疗组小肠黏膜损伤显著减轻,黏膜轻度水肿层,绒毛较长,数量较多,上皮细胞基本完整,断裂现象不明显,绒毛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较多,固有层仅有少量炎细胞漫润,小肠腺加深,数量较多;胰腺炎组sIgA比对照组显著减少(0.187±0.028 g/L,0a846±0.140 g/L,P<0.05);治疗组sIgA比胰腺炎组增高显著(0.703±0.138g/L,0.187±0.028 g/L,P< 0.05). [结论]GLP-2对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某院收治的SA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适度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扩容达标时间、平均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扩容达标时间、HCT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平均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UN、SCr、AST、ALT、TBiL以及AMY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率、APACHEII评分、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心功能不全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腹内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可有效恢复循环血容量、防止液体储留,可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1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费贤彬 《现代医院》2011,11(3):60-6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主要症状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翔  陈津津  洪莉  吴江  陶晔璇  蔡威 《营养学报》2007,29(6):573-577
目的:研究外源性双歧杆菌对肠外营养(PN)幼兔肠道益生菌的影响。方法:生后2w的新西兰种白兔24只,分成对照组(n=7)、PN组(n=9)和PN+双歧组(n=8)。对照组为兔食喂养,PN组幼兔完全肠外营养,PN+双歧组幼兔口服青春双歧杆菌0.5×108/d,10d后自直肠取出新鲜粪便。应用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法,定量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结果:Real-time PCR法的检测限最低为102PFU,凝胶电泳证实合成探针具有属特异性。粪便细菌定量结果显示,PN组幼兔湿粪(0.05g)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对数值)分别为4.62±0.24和4.29±0.49,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84±0.92、5.14±1.07log)和双歧组(6.41±0.39,5.46±0.61log)。结论: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法能够准确、迅速地对幼兔粪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PN幼兔口服双歧杆菌后,其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陈椰  王海涛  张虹  童俊容  张建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30-3831,3833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9例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CBP治疗,其中18例进行低容量(35ml/kg/h)CBP治疗,21例进行高容量(70ml/kg/h)CBP治疗。比较患者入院时和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d的后高容量治疗组较低容量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容量CBP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彦宏  朴熙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48-4549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酶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汀、生长抑素,对照组仅单用生长抑素,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5,P﹤0.01)。[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早期手足口病病情的影响,寻找阻止早期重症手足口病向危重症发展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4年11月31日期间住院手足口病(重型)患儿1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甘露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指标(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发展3A期或3B期率、死亡率分别为4%、2%,低于对照组,治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的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能促进患儿症状尽早缓解,防止病情向危重方向进展,可于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以提高手足口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PN+EN组,n=24)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n=23)。两组病人接受同样的基础治疗,所有病人均于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后d3、d7、d10检测血浆内毒素(LPS)浓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N+PN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而TPN组较治疗前逐渐增高。治疗d7和d10EN+PN组显著低于TP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E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PN组,且腹胀和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显著降低SAP患者血浆LPS浓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对收治的21例患者入院后即行每日常规盐水碘伏液清洗灌肠术,发现死亡率、感染率及手术率均下降。表明该清洁肠道方法能有效预防肠道的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