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主要是病人的心理护理。本文就围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心理护理、护理特点浅谈如下。 1 术前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不论年龄的大小、手术的大小,病人都可能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对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耐心对病人进行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1)腹部手术的病人,应指导他们如何才能减轻痛苦,开腹后会感到不适或有时会出现恶心,这时应张口呼吸克服这种现象,否则会引起腹胀导至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  相似文献   

2.
截肢病人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对截肢手术病人进行全程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例截肢手术病人运用术前针对性的访视、术中心理支持、术后随访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20例患者无因心理问题而影响手术进程,均康复出院。结论:提高了截肢病人的认知能力,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经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水平,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恐惧程度,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疾病。方法:2010年1月~2010年6月,术前、术中、术后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根据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等级表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满意152例,较满意185例,不满意为19例。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程序化的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与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0月98例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与效果.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病人心理平稳,积极配合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均表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15 d出院.出院后随访追踪2年,病人康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做好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不仅促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对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远期疗效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 手术前的准备 是指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至患者被送至手术室这段时间,就整个手术期心理准备而言,做好手术前的心理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林娟  韩健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99-36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泌尿外科病人1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对病人的并发症、康复时间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康复时间较短,且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泌尿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结果6项心理测试中得0分者以焦虑最多,恐惧次之,再次为孤独、抑郁、疼痛及依赖等因子。本组0~4分者占9.8%,5~8分者占79.3%,9~11分者占10.9%,无0分及无满分者。结论围手术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结果 6项心理测试中得0分者以焦虑最多,恐惧次之,再次为孤独、抑郁、疼痛及依赖等因子。本组0~4分者占9.8%,5~8分者占79.3%,9~11分者占10.9%,无0分及无满分者。结论围手术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胆囊切除手术80例,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6~60岁,体重47~78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无沟通障碍扣精神病史.对照组按常规的围手术期访视,干预组病人除常规的围手术期访视外,还进行一般的心理支持与指导以及情绪松弛训练法和示范法进行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手术当天早晨的SD和HR及术后对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后第三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的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SAS的评分以及增加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并能加快病人康复和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可,以及增加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卢燕 《工企医刊》2008,21(5):8-10
目的:了解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术前实施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术前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鼾症择期手术病人术前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进行心理测验,并且测量心率、血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对试验组术前一日实施心理干预,并于第二日手术开始前再次进行心理测验。结果:调查显示手术病人术前SAS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心理干预前两组之间测量无差异性(P〉0.05);经过心理干预,手术开始前干预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低于对照组(P〈0.0),生命体征更趋于平稳。结论:手术病人术前经过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性实施一整套的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措施。两组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各因素与焦虑状况的关系及心理干预后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一般资料与焦虑状况无相关性(P﹥0.05),而实验者给予心理干预前后焦虑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一整套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前焦虑,有利于病人平稳渡过手术,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处于围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情绪的方法.方法 术前访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术中重视细节护理,增加患者信赖感;术后回访,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结果 患者充满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均平稳度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处于围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对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榕  张玉敏 《现代医院》2010,10(6):74-75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34例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病人,根据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控制程度不同分为两组,A组69例,术前、术中血糖控制为7.1~11.1mmol/L,术后血糖≤7.0mmol/L。B组65例,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为4.0~7.0mmol/L,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4例全部痊愈出院。两组未发现明显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者。围手术期A组发生较为严重低血糖反应1例,冠心病发作2例,共3例。B组发生上述并发症分别为7例和5例,共12例。两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7例,皮肤伤口2~3期愈合9例,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术前、术中应保持轻度高血糖,术后血糖为中等或偏低水平,对降低较严重低血糖反应和冠心病发作并发症率有一定意义。早期加强抗炎等综合治疗对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乳腺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查房后甲状腺、乳腺外科病房2010年1月~3月手术病历120份,统计分析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其中给药时机不合理为5%,无指征用药81.7%,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30%,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疗程平均1.14d。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用量趋于合理,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高选,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情绪问卷调查表,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5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时行问卷调查针对焦虑、恐惧等和情绪相关因素,给予个性心理护理并在术后第8天用相同问卷复查。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及情绪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与情绪相关因素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焦虑和不良情绪,促进其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黎文艺 《现代医院》2010,10(2):82-84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7月~12月符合围手术期要求的病例623例。结果623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95%,单一用药占63.72%,二联和三联分别为32.26%和4.01%。不合理用药中Ⅰ类切口为53.07%,Ⅱ类切口为60.8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超量;未按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药物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伴糖尿病30例,围手术期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结果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且伤口Ⅰ期甲级愈合。80%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结论积极做好围手术期血糖控制,配合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使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素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60-1361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为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2月治疗的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控制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索他洛尔进行控制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控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不论在控制治疗效果还是副作用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索他洛尔,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的效果迅速,副作用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9例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2011年3月~2012年3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4例为观察组,应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对本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指导和监督。对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门诊心血管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用SCL-90评定测试门诊心血管病人。结果病人中,SCL-90的9组症状总分分布和严重程度基本一致,均值在0.42~0.83,以躯体化症状、强迫、敌对、抑郁因子分偏高;偏执因子和精神病因子分以40~49岁组偏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病人原发病的同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