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属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9例符合临床诊断和临床拟诊肺部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临床诊断和拟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患者中,血培养确诊黑曲霉菌性肺炎1例次,痰培养诊断肺曲霉菌属感染3例次,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阳性5例次,CT扫描典型表现诊断2例次,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或细菌感染6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例,单纯IPA 2例;7例临床拟诊后立即给与伏立康唑静脉注射,其中有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治疗,1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1例给予卡泊芬净注射液治疗;合并CMV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8例,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拟诊曲霉菌属感染者应结合GM试验、CT扫描和临床表现,尽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5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以利IPA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IPA患者的临床背景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继发性IPA患者45例,原发性IPA患者11例;IPA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黄痰、咯血、气短或喘息,影像学改变多样并可呈动态演变;原发性IPA较继发性IPA预后好。结论 IPA好发于免疫妥协患者,继发性IPA病死率高,但具备一定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两种治疗方法对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41例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24例,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伊曲康唑序贯治疗:首先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后改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每次0.2 g,2次/d,疗程10周;B组17例,先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同A组,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口服,0.2 g/次,2次/d,疗程10周;两组总疗程均为12周;分别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64.7%,A组治疗有效率为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伏立康唑序贯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培养法)敏感性低,而组织病理检查有创伤性,因此目前多采用非培养方法(如PCR法、ELISA法、高螺旋CT)进行治疗指导、动态监测及疗效评估.此文对早期诊断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危险因素,对该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确诊和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占51.19%,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和肺部体征;死亡组36例,存活组48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血白细胞减少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与预后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示患者在诊断前30 d内接受过放化疗和拒绝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为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诊断、避免放化疗和及时应用抗曲霉菌属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早期应用伏立康唑,同时辅以相关支持治疗.结果 3例确诊患者中,2例治愈;11例临床诊断患者9例治愈;3例拟诊患者2例治愈,平均治愈率为76.5%.结论 无论确诊、临床诊断或拟诊的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尽早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均能改善症状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pergillosis,IPA)是曲霉菌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以烟曲霉最多,其次为黄曲霉、黑曲霉,曲霉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呼吸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真菌感染增加,诱发该病。一旦致病,发展迅速,对血管侵袭性较强,确诊困难,病死率较高,待确诊后再治疗往往已失去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1]。由于临床上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加,加之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原因,使IPA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IPA的认识,现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22例IPA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深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认识,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痰检或临床证实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多样:本组病例中结节或肿块影13例(其中7例出现坏死空洞);曲菌球7例;一侧或两侧肺的单个或多个支气管肺炎样阴影6例;混合型6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检查可明确肺霉菌病和肺部基础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充分显示空洞(腔)和曲菌球等,病变周围伴有的"晕征"是早期特征性的改变,病程中出现的"空气半月征"和空洞强烈提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欣  陈建魁  尹秀云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401-1403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2〕。绝大多数IFI病人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侵袭性疾病区分。真菌感染的诊断依靠常规真菌分离、培养和组织病理鉴定,难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研究和探索敏感、特异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已成为IFI实验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3-5〕,病原真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也具有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本文就近年来IFI实验室在快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血液病伴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住院患儿10例,所有患儿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伏立康唑针每次7 mg/kg,静脉滴注,1次/12 h,10~14 d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剂,剂量不变,口服1次/12 h,总疗程4~8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0例患儿中,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0.0%,治疗有效的9例患儿从症状及体征上判定临床有效的时间为2~5 d;伏立康唑治疗过程中两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0.0%.结论 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作为儿童血液病伴发肺曲霉菌感染的一线用药,高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5,(9):82-83
目的探讨放射CT诊断技术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肺段隔离症患者,通过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总结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诊断准确率(96.7%)明显高于X线平片(90.0%),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存在肺内肿块异常密度灶,其中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为主,占比33.3%,且患者的CT检查征象各不相同,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肿块与肺组织异常边缘等情况。结论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应用放射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肺组织病变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之一,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1~1.5)万。患儿因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致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  相似文献   

13.
陈培  杨恂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36-4338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被许多医疗机构采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肺功能检查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存在不足,导致误诊、误治。因此,对肺功能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标准完善非常重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此项检查能够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上提供更多规范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胸科医院糖尿病并发可疑肺结核病人共132例,对其进行PPD试验和ELISPOT试验。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糖尿病合并菌阳肺结核组、菌阴肺结核组、非结核、合并结核(菌阳组+菌阴组)四组,分别比较ELISPOT试验和PPD试验在这四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差异,并计算ELISPOT试验和PPD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菌阳、菌阴、非肺结核、合并结核(菌阳+菌阴组)人群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且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只有在糖尿病合并非结核人群中,ELISPOT试验和PPD试验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PD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在其它三组人群中,两个试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PD试验在糖尿病合并菌阳、菌阴组中的特异性较低(<40%),而ELISPOT试验在每组人群中都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80%)。ELISPOT试验对糖尿病合并结核(菌阳+菌阴)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6%、98.0%、87.5%和42.4%。血糖控制较差的人和血糖控制较好的人群比较,ELISPOT试验和PPD试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LISPOT试验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在早期诊断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于2006年5月~2009年6月运用X线影像检查方法对肺挫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诊断. [结果]肺问质改变19例,占52.8%(19/36),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租.粗细不均,边缘模糊.肺实质改变11例,占30.6%(11/36),主要表现: (1)斑点、斑片、絮状阴影,沿肺纹理分布,密度较淡,边缘模糊. (2)大片状阴影,表现为肺一段或一叶或跨叶段的大片状不规则阴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多见于中下肺野.磨砂玻璃样改变7例,占19.4%(7/36),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野透光度一致性降低呈雾状或似蒙上一层漳纱.继发感染5例,占13.9%(5/36),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性改变强化征,迁延不吸收和临床感染症状,全部发生于肺实质受累者. [结论]X线诊断是肺挫伤的主要传统诊断手段,且经济、方便,对于肺挫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肺结核"诊断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内科住院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水平 ,探讨肺结核病被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 对 1995年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1日以“肺结核”(不包括陈旧性肺结核 )为主要诊断出院的 6 2例我院内科住院病历 ,进行逐项调查 ,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自首次出现呼吸道症状至首次就诊时间≤ 14d者 2 2例 (35 % ) ,>14d者 4 0例 (6 5 % )。自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 14d者 38例 (6 1% ) ,>14d者 2 4例 (39% )。自入院至确诊时间≤ 14d者 4 9例 (79% ) ,>14d者 13例 (2 1% ) ,其中误诊 5例次 (2 3% ) ,漏诊 4例次 (18% )。主要伴随疾病为糖尿病。结论 综合医院处于结核病防治的第一线。我院对肺结核病的诊断水平较为理想。延误诊断原因主要是患者年龄大 ,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17.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检测对肺结核鉴别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临床患者血清ATM结果如下:肺结核组ATM阳性率79.4%(81/102),显著高于肺癌和肺炎组(P<0.001);肺癌组ATM阳性率23.7%(36/152),且36例阳性者中还发现8例合并结核者;肺炎组ATM阳性率16.9%(15/89%),且15例阳性者中还发现3例合并结核。结果表明检测血清ATM对肺结核与肺癌或肺炎鉴别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和FISH技术对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共收集300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收集300例健康志愿者(明确排除肺结核患者)做为阴性对照组。收集800例新收临床疑似肺结核患者做为研究组。收集该800例患者的肺活检标本以及同期的痰液标本,其中痰液进行涂片、结核杆菌分离培养以及结核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和FISH检测。比较荧光定量PCR和FISH技术对肺结核诊断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结果 1FISH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符合率为99.3%;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符合率为97.3%。两者阳性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15)。2FISH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阴性符合率为98.2%,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阴性符合率为96.9%。两者阴性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07)。结论与荧光定量PCR比较,FISH对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Polyerase Chain Reaction)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价值。[方法]对116例肺结核及肺部其他疾病患者进行痰PCR和涂片结核杆菌的检查以及PPD皮试法,其中88例确诊为肺结核患者被作为结核病组,同时另外选取同期接治的48例非结核患者作为比对为对照组,将两组间痰PCR法与涂片法及PPD皮试法的结果比较。[结果]患者痰结核杆菌的PCR检出阳性率为70.5%,明显高于涂片法的检出率35.2%和PPD皮试法的检出率25.0%。[结论]PCR检测技术临床上对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6例临床疑似或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对比剂增强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扫描,在高分辨横轴位图像基础上,进行多层面(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对中央、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所有叶肺动咏均优化显示;8支段肺动脉为一般显示;42支段间肺动脉显示一般,15支段间肺动脉显示不清.86例患者中,28例显示明确的肺动脉血栓,其中21例显示存在段间肺动脉血栓,横轴位图像上甚至可以观察到更为细小(5级甚至以下)的肺动脉血栓.[结论]对比剂增强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作为一项诊断或排除疑似PE的工具,安全、简便、可行且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