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孙凤玲 《中国保健》2007,15(19):56-56
目的通过离子型造影剂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对比,说明离子型造影剂的临床安全性.方法筛选出1432例CT增强扫描病人,1200例使用60%泛影葡胺,232例使用欧乃派克,对比其副反应和图像质量.前者又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观察预防用药的作用.结果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总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和2.16%;离子型造影剂预防组和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和8.1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表明氟美松可明显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预防组和欧乃派克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16%,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对照组和欧乃派克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8.17%和2.16%,差异显著.两种造影剂CT增强图像质量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应用及总结出现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的增强效果与不良反应症状.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导致患者的过敏反应要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施行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减轻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入地塞米松预防CT增强扫描副反应的意义。方法:采用加地塞米松组与未加地塞米松组对比,对520例增强扫描病例进行各种副反应的分组对照及各年龄的不同反应率的分析,结果: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地塞米松的259例患者出现副反应的19例,占该组7.3%;离子型造影剂中未加地塞米松的261例患者出现副反应的20例,占该组的7.7%;两组均显示20例以上,60岁以上副以应较其他年龄组高,结论:CT增强扫描中采用离子型造影剂中加地塞米松注射不参明显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的增多和深入,促进了含碘造影剂的广泛应用,尤其在CT增强扫描中,含碘造影剂必不可少,而且造影剂浓度高、用量大,推注速度快,并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性,因此,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己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总结21例CT增强造影剂外渗的皮肤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艳红 《健康必读》2006,5(6):70-7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了病情的诊断,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留置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检查中患者出现碘过敏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增强CT扫描的380例患者,1:1随机分为对照组190例和观察组1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碘过敏的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碘过敏情况,对照组碘过敏总例数14例(7.37%),明显高于观察组发生1例(0.53%)碘过敏,差异显著(P0.05)结论:碘造影剂易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状况,若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碘过敏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提高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扫描质量和诊断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F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增强扫描已成为常用技术。CT增强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由于非离子型价格昂贵、来源有限,故只能选择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目前常用60%-70%泛影葡胺,因其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即使存注射碘造影剂前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者,  相似文献   

8.
李刚毅 《现代保健》2009,(19):130-131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机制是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碘含量较高,而血供较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碘的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有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同时根据病变的强化特点,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最后对比剂经肾脏排泄使泌尿道强化随尿液排除体外。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CT增强扫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CT增强扫描时,加强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汪志华 《药物与人》1998,11(3):30-30
CT增强扫描对于全身各系统疾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科自1989年开始使用CT检查以来,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出现了较多副作用,其中1例为严重休克反应,幸而抢救及时未造成生命危险,此后同时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本文仅就使用碘海醇(Iohexol)做CT增强扫描300例,对造影剂反应情况作出分析。材料和方法: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6年12月应用碘海醇(300毫克碘/毫升)50毫升快速团注法手推进行CT增强扫描300例;男172例,女128例;年龄:21~79岁,平均49.5岁;头部68例,颈部25例,腹部183例,盆腔24例。全部病例均于检查前用30%泛影葡胺1毫升静脉注射作过敏试验并观察15分钟以上确认无过敏反应,才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观察每一例患者造影时及造影后情况,并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