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药对骨髓造血功能重建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勾忠平  闫翔 《华西医学》2004,19(2):316-317
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骨髓造血既需要一定数量和功能正常的适血干细胞(HSC),又需要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造血微环境。HSC具有分化和增殖成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等多系祖细胞的功能,并与所处的微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骨髓造血微环境由基质细胞、细胞  相似文献   

2.
蒋钰  李娟  罗绍凯 《新医学》2003,34(1):20-2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并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数量和血小板上升的幅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疗效关系。方法:用甲基纤维半固体培养ITP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的关系。结果:ITP患 者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集落数低于正常对照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及丛落数高于政党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于5/高倍视野的ITP患者其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无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有。结论: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提示ITP可能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ITP的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幅度有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可以预测IT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脐血代替骨髓移植重建造血的成功,已引起人们对脐血造血功能研究的兴趣。笔者等曾在国内首先报告了脐血粒—单核系祖细胞(CFU-GM)体外培养观察,证实人脐血富含粒单核细胞系造血干/祖细胞。通过进一步以体外甲基纤维素法培养人脐血的红系祖细胞,包括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爆式红系形成单位(BFU-E),笔者观察了人脐血红系祖细胞造血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未标明者为文摘)户一飞 实脸血液学造血千细胞动员荆的研究(综述)红细胞发生的激素调节(综述)4t2164’2入造血干细胞的分离与移植的一些新进展(综述) 4:222葡萄塘一6一磷酸脱氢酶标记克隆起源(综述)4:肚3人骨健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细胞的性质和功能(译 文)”19‘-正常人骨髓红系集落的潮旨培养4:24扩‘铁粒幼细胞贫血在血浆凝块及甲基纤维索培养时骨盈 CFU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不同“25‘骨髓增生性病患者红细胞对脂过氧化反应敏感性增高 4:255 二移植‘骨髓移植的早期并发症(译文)卜21一准恶性疾病的骨髓移植4:256骨髓移植受者应用环抱…  相似文献   

5.
张国淳  游泽山 《新医学》2003,34(2):120-122
1引言造血干细胞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包括分化形成不同的血细胞系和产生与其自身功能特点相似的子代细胞。后者称为自我更新,是保证造血干细胞存活的重要功能。造血干细胞在胚胎时期从卵黄囊移居至肝脏,然后进入骨髓和脾脏。人类胎儿肝脏在妊娠第十周至第二十周时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有研究犤1,2犦表明,鼠胎儿肝脏的造血干细胞比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且胎儿肝脏含有更多能长期复制的造血干细胞,其复制能力约是成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5倍。因此,胎儿肝脏可以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优于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6.
所有血细胞均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即造血干细胞(HSC),它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的,主要存在于骨髓、新生儿脐带血、动员的外周血和其他造血组织中.造血干细胞在自我更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化和成熟为某一特定类型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条件培养基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造血支持作用。分离得到的hUC-MSC以2×106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用人脐血CD34阳性分选试剂盒分选CD34+细胞。将CD34+细胞接种在3个培养体系中:hUC-MSC条件培养液+不完全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完全甲基纤维素阳性培养基和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不完全甲基纤维素作为阴性培养基。培养14d观察集落的形态特征,统计细胞数≥50的造血集落单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组成集落形成单位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表明:hUC-MSC条件培养基中能够形成集落形成单位,且以粒系和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为主(CFU-G 47.67±0.58、CFU-GM 48.67±4.73、CFU-M 3.00±2.00),未观察到红细胞系相关的集落形成单位。阳性培养基中各种集落形成单位均可见,阴性培养体系中无集落形成单位。流式细胞术检测条件培养基组CD45+细胞比例为(97.43±2.15)%,显著高于阳性对照中CD45+细胞比例(39.69±0.96)%(P<0.05)。结论:在体外hUC-MSC条件培养基能够促进CD34+细胞的发育分化,单纯hUC-MSC条件培养基具有造血支持功能,并促进CD34+细胞向髓系分化,但不能促进向红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微环境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非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体外已证实,MSC具有支持长期造血启动细胞,抑制异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对MSC在骨髓移植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将有助于实现MS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微环境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非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体外已证实,MSC具有支持长期造血启动细胞,抑制异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对MSC在骨髓移植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将有助于实现MS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液学答案和解释161.答:b.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的前体。当其活化产生红细胞时,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两种红细胞前体:裂解形成单位(BFU-E)和集落形成单位(CFU-E)。这些活化的干细胞转变成首先可以辩认的红细胞系前体——原始红细胞。原始红细胞发育成早幼红细胞。随着血红蛋白的生成逐渐转变为中幼红细胞。再下一步即为晚幼红细胞,再转变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发育成熟为红细胞。红细胞大约有120天存活期。162.答:d.当瑞氏染色反应偏碱时,红细胞  相似文献   

11.
骨髓移植后骨髓或淋巴造血组织的重建,有力地说明在人的骨髓或在末梢血中,存在着多能造血干细胞。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广泛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的能力,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是识别多能造血干细胞和研究其调节功能的两种方法。Johnson,Metcalf 首先培养出鼠的多能  相似文献   

12.
<正> 脐血含各系造血干/祖细胞和多种造血集落刺激因子,是继骨髓、外周血、胎肝之后第4个新开发的、可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还可静脉输注,用于一切放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的病人、刺激造血功能,从而扩大了血源供应。笔者通过对37份人脐血和11份正常骨髓的BFU-E体外培养观察,再次证明脐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并对脐血红系定向祖细胞的2个亚群(CFU-E、BFU-E)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六十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方法,为研究血细胞的起源、增殖、分化提供了实验手段。在囓齿类动物中已可测定多能干细胞,粒、红、巨核和淋巴系定向干细胞。人的粒、红、巨核系定向干细胞培养亦相继获得成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和骨髓移植研究上。以下主要就近两年有关再障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情况作一简介。一、再障的造血干细胞及其它因素1.CFU-C(粒系定向干细胞)理论上讲人 CFU-C 也是从多能干细胞(CFU-S)分化而来,并经历着向形态上可辨认的粒系细胞进一步分化增殖过程的定向干  相似文献   

14.
外周血干细胞输注是指将供者进行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细胞通过CS3000单采机采集。采集的单个核细胞经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通过静脉输给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由于造血干细胞植活少或者自我更新能力差,增生不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异质性克隆性疾病,有报道MDS祖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能力有缺陷,其骨髓培养中细胞集落形成明显低于正常人。而干细胞因子(SCF)尤其是与GM-CSF、G-CSF及IL-3联合应用可显著地增加MDS病人CFU-GM的体积和集落数。尤以对红细  相似文献   

16.
格拉诺赛特(Granocyte)系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人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相同。G-CSF系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骨髓中粒系造血干细胞发育为中性粒细胞并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格拉诺赛特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骨髓移植、大剂量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  相似文献   

17.
体外扩增造血祖细胞对癌症治疗、基因疗法和输血医学都极为重要。虽然细胞培养广泛用于研究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但尚无支持自体造血干细胞扩增材料方面的报道。作者筛选多种商用聚合物(15种)、金属(4种)和玻璃制品,研究在临床使用条件下支持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能力。外周血(PB)CD34细胞和单个核细胞(MNC)培养用于评估总细胞和粒啦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扩增能力。人们发现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造血细胞埘基质材料特别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含有人造血干细胞因子(rh-SCF)的重组质粒转染的COS7上清液,在半固体培养中,单独或协同rhGM-CSF、G-CSF、IL-3、EPO刺激人粒单系和红系造血祖细胞形成集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rh-SCF对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无明显作用,SCF主要是协同其它因子,明显增加集落形成数量和集落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浓缩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骨髓造血干细胞浓缩术亦不仅仅限于用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中的红细胞减除,而更多地用于自体移植中骨髓的进一步净化中,其方法多种多样,国内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浓缩的有关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