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信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1 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发ADR的中药注射剂中,涉及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最多,占58.34%;其次是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占37.3%.原患疾病中以肿瘤最多,占37.3%.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44.32%;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占21.62%.结论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特殊人群的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时间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与发生前后使用药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对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除生产,临床使用等主要原因外,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它化学药物的配伍、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后与其它药物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结论 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在静脉滴注时与其它药物间隔至少30分钟,可大大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儿科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顾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CNKI数据库中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清开灵和双黄连注射液表现尤为突出。儿童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反应,再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导致儿童ADR的相关因素有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制备工艺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从药品生产、国家监测和临床用药过程等方面提出减少儿童ADR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梦  张喜莲  马融  戎萍 《医学教育探索》2012,35(35):457-460
采用回顾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CNKI数据库中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清开灵和双黄连注射液表现尤为突出。儿童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反应,再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导致儿童ADR的相关因素有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制备工艺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从药品生产、国家监测和临床用药过程等方面提出减少儿童ADR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3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晓  徐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14-116,12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降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13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呈多发性,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临床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均可导致ADR的发生。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规范管理,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2005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77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分析,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上报85例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1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皮肤过敏及多器官损害为主,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注射用双黄连。[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ADR监测,最大限度减少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180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为46.8%,其中男女比例为1.57∶1,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为4~88岁,60岁以上年龄段占46.54%,中老年患者ADR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涉及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等,以全身性过敏反应最为多见。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说明书,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应用引发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特点和规律,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五年发生的166例儿科中药注射剂ADR/ADE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66例ADR/ADE中男性122例次,女性64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12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是致儿童ADR/ADE的主要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引起ADR/ADE的例数最多,为80例次,占43.01%。所致ADR/ADE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8.72%。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应进一步规范儿童用量,医院应高度重视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ADE并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监护并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共计128例中药注射剂ADR应报告。结果: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ADR人群以女性及60岁以上人群为主,其中60.16%的人群在首次滴注发生ADR,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类和清热类为主,所发生的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发生ADR患者的转归鲜见致残或死亡的病例。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与药品生产、临床使用不当及病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的有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上报的107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例不良反应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7.6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3例,占77.57%。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药物、机体及生产3个方面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机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结论: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中药注射剂236例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我院236例ADR在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症不合理等.结论 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棋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0-50,5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医生的用药安全。方法将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等导入Microsoft Excel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处方及护理因素。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常见药物以双黄连注射液居多,共39例,占33.91%;死亡1例,占0.87%。结论积极防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生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陛。  相似文献   

16.
镇江市12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中药注射剂情况、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中,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药注射剂的ADR共87例。结论: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药注射剂的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临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制定预防对策,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析,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严重,在医疗机构中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流程,加强用药监护,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并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流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4-2019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特点。方法 收集、分析重庆市2014-2019年中药注射剂ADR数据。结果 21 877例报告中,涉及怀疑的ADR药品有22 016个,排名前3为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38.26%)、活血类(36.77%)和清热类(14.83%)药物。新的ADR和严重ADR共占比38.56%。老年人是ADR高发人群(47.36%)。68.8%ADR发生在用药当天。结论 中药注射剂发生严重ADR的可能性高于其他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中药注射剂情况、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中,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药注射剂的ADR共87例。结论: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药注射剂的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ADR)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因素,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导致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产中药材、制剂质量、临床使用等因素。结论应从加强中药材选用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药品说明书的撰写、加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正确认识中药的ADR、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等方面着手,提升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使用质量,可有效的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