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伴高甘油三酯(TG)糖代谢异常患者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65377; 【方法】 53例入选者为按2:1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36例,其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3例,糖耐量减低(IGT) 19例,IFG合并IGT 6例,2型糖尿病T2DM 8例]和对照组(17例,其中IFG 1例,IGT 9例,IFG合并IGT 4例,T2DM 3例),为期3月&;#65377;治疗前后测血糖&;#65380;血脂&;#65380;游离脂肪酸(FFA),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65377;计算IVGTT中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AIR)和胰岛素分泌峰值(CINS,MAX)与空腹胰岛素(FINS)比值&;#65380;差值(CINS,MAX / FINS&;#65380; ΔCINS)&;#65377;计算HOMA IR&;#65377; 【结果】 非诺贝特组治疗后血TG&;#653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5380;FFA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腰围明显减小;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改变&;#65377;非诺贝特组ΔCINS&;#65380; CINS,MAX / FINS 治疗后均增加(分别是808 ± 473 pmol/L比660 ± 472 pmol/L和中位数8.4比5.3,P < 0.000 1);AIR显著改善(5 585 ± 3 441 比4 444 ± 3 642 pmol&;#8226;L-1&;#8226;min-1,P < 0.000 1);FINS&;#65380;HOMA IR显著下降(108 ± 65 pmol/L比166 ± 115 pmol/L,P = 0.002;3.8 ± 2.3 比6.0 ± 4.2,P = 0.001)&;#65377;对照组3月后复查CINS,MAX / FINS&;#65380;ΔCINS&;#65380;AIR降低(4.6比7.0,P = 0.01;641 ± 286 pmol/L比720 ± 321 pmol/L,P = 0.039;4 313 ± 1 943 pmol&;#8226;L-1&;#8226;min-1比5 362 ± 2 861 pmol&;#8226;L-1&;#8226;min-1,P = 0.024),HOMA IR增加(7.8 ± 4.2比5.6 ± 3.2,P < 0.000 1)&;#65377;AIR改善与TG&;#65380;FFA下降显著相关(r = 0.41,0.36,P = 0.002, 0.014)&;#65377;【结论】 非诺贝特短期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糖代谢异常的高TG血症患者血脂谱,降低FFA水平,减小腰围,改善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非诺贝特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减轻脂毒性相关&;#65377;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空腹血糖(FPG)≥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0%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持续皮下组,36例)或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多次皮下组,32例)治疗,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后,比较两组胰岛素日用量,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稳态模型计算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胰岛素日用量持续皮下组(0.53±0.06)U·kg^-1·d^-1,多次皮下组(0.71±0.04)U·kg^-1·d^-1(t=11.100,P〈0.01);两组治疗前后HOMA—β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中等程度低血糖发生率持续皮下组为0.34%(13/3806人次),皮下多次组为1.09%(44/4045人次)。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多次与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可以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不增加胰岛素抵抗。持续注射给药所用胰岛素量小、中等程度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 mmol/L和/或2 h血糖>14 mmol/L)30例,分别予以2周的CSII和MSII,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试验的胰岛素分泌,得出IVGTT中血浆胰岛素的峰值(AIR)、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Homa IR),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C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M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IR和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Li YB  Zhu HL  Yao B  Huang ZM  Ou XZ  Xiao YB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9):602-605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38例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CSII强化治疗,初始胰岛素全日量为0.5U/kg。以指尖空腹血糖(FBG)<6.1mmol/L和餐后2h血糖<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基础输注量及追加量,比较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患者临床特征、血糖水平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和Homaβ等。结果经2周CSII治疗,126例(91.3%)患者用泵期间血糖控制达标,12例(8.7%)未达标。与达标组相比,未达标组治疗前FBG较高(16mmol/L±5mmol/L比13mmol/L±4mmol/L)、胰岛素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值较低(17±10比36±25),ΔAUC(治疗后AUC-治疗前AUC)较低,治疗期胰岛素用量较大。结论更严重的高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可能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诺和锐组(CSII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II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II组给予CSII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II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77;1.2)mmol/L、(0.58&#177;0.14)u&#183;kg^-1&#183;d^-1、(3.2&#177;1.9)d和(10.4&#177;2.6)d,MSII组分另4为(9.0&#177;1.4)mmol/L、(0.74&#177;0.17)u&#183;kg^-1&#183;d^-1、(7.7&#177;2.9)d和(12.9&#177;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II组无低血糖发生,MSII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II。  相似文献   

6.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YB  Zhu DL  Tian HM  Shi LX  Luo ZJ  Yan L  Zeng LY  Zhou ZG  Yang LY  Liu J  Li M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37-2541
目的了解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检测35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原,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AIR)及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患者 AUC 较正常者明显减低(834.2 pmol/L vs 7934.7 pmol/L,中位数,P<0.001);AIR 缺失(-33.7 pmol/L vs 6962.0 pmol/L,P<0.001)。分层分析显示当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 时其 AIR 即明显减弱(317.3 pmol/L),大于9.0 mmol/L 时消失。糖尿病患者 Homa β约为正常者的30%(3.7±0.9 vs 5.9±0.9,P<0.001),空腹胰岛素原(PI)及其与胰岛素比值(PI/I)显著升高(22.6 pmol/L±14.7 pmol/L vs 11.5 pmol/L±7.1 pmol/L,P<0.001;30.1%±20.5%vs12.1%±9.6%,P<0.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 AIR 缺失和 AUC 显著下降,Homa β明显降低,以及胰岛素分泌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接受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前后,观察CSII和MSII对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有无差异。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别接受CSII和MSII治疗,治疗前后均测IvGTT各点胰岛素,并得出AIR。结果CSII组治疗前后AIR有显著性差异(P〈0.05);MSII组治疗前后AI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I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CSII,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而MSII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治疗的降糖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各50例),CGMS组佩戴3d CGMS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CGMS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行手指法测血糖(SMBG),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SMBG每日8次连续3d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用CGMS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24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对照组[(6.6±2.3)mmol/L与(7.5±2.1)mmol/L,(3.9±0.9)mmol/L与(5.1±0.6)mmol/L,均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0.64±0.21)U/kg与(0.82±0.41)U/kg,P〈0.05];低血糖发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0±3)min与(40±9)min,P〈0.05]。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CSII组),阿卡波糖联合CSII组(CSII+ Aca组),西格列汀联合CSII组(CSII+ Sig组).每组各30例,强化治疗2周,最后3d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观察24 h内平均血糖(24 h 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1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餐后血糖尖峰值(PGS)、餐后血糖达峰时间(△t)、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餐后血糖漂移时间(T总).治疗结束时比较胰岛素用量之差(△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血糖谱.结果 治疗2周后,CSII+ Sig组和CSII+ Aca组的日内血糖波动指标(24 h MBG、LAGE及MAGE)及餐后血糖波动指标(PGS≧△t、PPGE、T总)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而CSII+ Sig组与CSII+ Aca组之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3组△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CSII+ Sig组均偏低(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联合应用西格列汀,其降糖效果不低于联合应用阿卡波糖,能平稳降糖,减轻该类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有效减少△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糖耐量个体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J  Li YB  Shao H  Li YX  Yuan YH  Xiao YB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52-1255
目的评价正常糖耐量(NGT)、糖调节受损(IGR)、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个体胰岛β细胞功能及其相关指标的适用性。方法178例入选者行口服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胰岛素生成指数(ΔI30/ΔG30)、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空腹胰岛素原(FPI)及胰岛素原/胰岛素(PI/I)比值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IGR组的ΔI30/ΔG30、AIR较NGT组分别下降了38%、39%,HOMA β轻度下降(19%);T2DM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明显,其中AIR下降84%,ΔI30/ΔG30下降70%、HOMA β下降62%。T2DM组FPI和PI/I比值也比NGT组明显升高(24.4pmol/L±18.0pmol/L or 10.9pmol/L±6.7pmol/L;14.7%±10.5%or10.0%±6.5%,P〈0.05)。ΔI30/ΔG30和AIR相关性好(r=0.75,P〈0.001)。结论IGR患者主要表现胰岛素分泌时相缺陷和HOMA β降低,至糖尿病阶段则伴有胰岛素分泌质量下降。ΔI30/ΔG30和AIR均可准确反映IGR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而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AIR更适用,若应用ΔI30/ΔG30须校正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常规胰岛素注射(CIT)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CSⅡ组24例,CIT组26例.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CSⅡ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Li YB  Liu J  Liao ZH  Liao Y  Deng WP  Weng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72-2476
目的比较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和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作用差异。方法5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男35例,女24例,年龄51岁±12岁,体重指数25kg/m2±3kg/m2,随机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类似物组,30例)和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组,29例),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中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速度、程度,所需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差异;比较泵治疗前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在胰岛素泵治疗第2天,类似物组早晚餐后2h血糖即明显低于人胰岛素组(8·4mmol/L±2·8mmol/L比11·3mmol/L±3·8mmol/L,9·0mmol/L±2·4mmol/L比10·7mmol/L±2·8mmol/L,P<0·05),至第7天类似物组空腹和午餐后2h血糖降低程度也明显大于人胰岛素组(4·6mmol/L±0·8mmol/L比5·3mmol/L±0·9mmol/L,7·3mmol/L±2·2mmol/L比8·1mmol/L±1·8mmol/L,P<0·05)。治疗第14天,则只有空腹血糖存在差异;停止治疗后,空腹和早晚餐后2h血糖在两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类似物组获理想血糖控制时间短于人胰岛素组(2·0d比6·0d,P<0·01),所需胰岛素剂量又较小(0·6U/kg比0·8U/kg,P=0·002)。泵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如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胰岛素原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两组仅见轻度低血糖事件:类似物组8例次(27%),人胰岛素组10例次(35%)。结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人胰岛素相比,可更快更好地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但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与胰岛素分泌以及叉头转录因子-1(FOXO1)和结节性硬化症-2(TSC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NIT-1细胞按每孔5×10个放置于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各处理组:5.6、7.8、11.1、16.7、22.2 和27.6 mmol/L葡萄糖组,继续培养24 h后再分别施加1×10-5mol/L罗格列酮,分别于干预24和48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半定量法检测FOXO1和TS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1×10-6~1×10-5 mol/L罗格列酮可以分别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条件下使胰岛NIT-1细胞增殖(P<0.05),且这种变化趋势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即1×10-5 mol/L罗格列酮组>1×10-6 mol/L罗格列酮组>1×10-7 mol/L罗格列酮组)。1×10-5 mol/L的罗格列酮干预后,可见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趋势随着葡萄糖浓度不断升高;②在同一浓度罗格列酮作用下,当葡萄糖浓度为11.1 mmol/L时,胰岛素分泌水平最高,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胰岛素分泌量逐渐下降(11.1 mmol/L葡萄糖组>16.7 mmol/L葡萄糖组>22.5 mmol/L葡萄糖组>27.6 mmol/L葡萄糖组),而葡萄糖为5.6 mmol/L时,胰岛素分泌量最低;③ 在1×10-5 mol/L罗格列酮干预后,FOXO1和TSC-2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未干预组明显下降,且呈现出5.6 mmol/L组<11.1 mmol/L组<16.7 mmol/L组<22.5 mmol/L组<27.6 mmol/L组的变化趋势,而且葡萄糖浓度>16.7 mmol/L的各组均较前面小剂量葡萄糖组(≤11.1 mmol/L各组)表达明显。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直接影响胰岛β细胞内FOXO1和TSC2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影响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提示通过调控FOXO1和TSC2表达,可以直接影响胰岛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如分泌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对17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CSII治疗3周。以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比较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岛素(INS)C肽(C-P)的变化。停止治疗后0、3及8周分别重复监测上述指标。结果:纳入分析的159例患者应用CSII治疗前血糖控制均很差,平均空腹血糖(FPG)为(15.27±2.32)mmol•L-1,餐后血糖(PPG)为(22.18±3.43)mmol•L-1HbA1c为14.95%±2.42%。CSII治疗3周结束时,FPG、P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5.52±1.30)mmol•L-1、(7.18±1.21)mmol•L-1和10.86%±1.33%(P<0.001或P<0.05)。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胰岛素(INS)分泌第一时相。在CSII治疗停止后3及8周,FPG、P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CSII强化治疗3周有效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国内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4年3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与MSII控制血糖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共纳入12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9篇,临床同期对照试验3篇,合计12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与MSII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WMD=-2.29,95%CI(-3.22,-1.37),P〈0.000 01],达标时间CSII组少于MSII组。两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SMD=-0.85,95%CI(-1.00,-0.70),P〈0.000 01],住院时间CSII组少于MSII组。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WMD=-12.31,95%CI(-17.06,-7.66),P〈0.0001],CSII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患者。两组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19,0.41),P〈0.0001],CSII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少于MSII组患者。两组伤口延迟愈合情况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OR=0.04,95%CI(0.01,0.21),P=0.0001],CSII组伤口延迟愈合患者数少于MSII组。结论 CSII与MSII相比有达标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及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低等优点,使患者能尽早手术、尽早离院,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2周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1年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经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2~4周后,继之分别以胰岛素、口服降糖药(OHA)、单纯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观察1年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别。[结果]CSII治疗2周期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1年的FPG、2hPBG、HbA1c、FCP、2hCP、HOMA-β、HOMA-IR平均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后转归为:18例(56.25%)仅予生活方式干预;14例(43.75%)予OHA,无1例应用胰岛素。[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应用短期CSII治疗,1年后不需再用胰岛素治疗,且多数患者不需应用任何降糖药物,仍可获得满意血糖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前后,了解胰岛β-细胞对血糖刺激后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 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两周CSII治疗,治疗前后均测IVGTT各点胰岛素 结果 治疗前后AIR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CSII,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胰岛素泵(CSII)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精确评价联合用药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对10例初诊T2DM患者(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CSII治疗,匹配空腹血糖值相同者(对照组)单纯CSII治疗,疗程1个月,检测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葡萄糖钳夹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情况。结果①治疗后2组双相胰岛素分泌均有升高,其联合组2相(2PH)胰岛素分泌均值和最大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②联合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t=-4.837,P=0.001;对照组ISI变化不显著,t=-1.655,P=0.132;2组ISI净升高值存在显著差异,t=4.364,P=0.002。结论中药联合CSII治疗T2DM可获得良好血糖控制,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恢复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敏感性和改善IR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宋仪利  刘昌盛 《河北医学》2013,19(3):352-355
目的:通过回顾性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总结胰岛素使用的剂量,探讨适合当地人群的胰岛素治疗模式。方法:3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强化治疗方案分为CSII组119例和MSII组217例,总结两组达标时血糖、达标天数、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等。结果:两组达标时FPG、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达标天数、住院天数显著低于MSII组(P〈0.05);CSII组基础胰岛素量和每日胰岛素总量高于MSII组(P〈0.05),餐前胰岛素量占每日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69%和52.41%,单位体重胰岛素量分别为0.55±1.38U/kg和0.53±1.30U/kg,相关分析显示其与入院时FPG(r=0.29,P〈0.01)、HbA1c呈正相关(r=0.33,P〈0.01),与BMI呈负相关(r=-0.30,P〈0.01)。结论:CSII和MSII两种注射胰岛素方式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CSII达标时间更短;血糖达标时餐前胰岛素用量占每日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均近50%,单位体重胰岛素量0.5U/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及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CSII)治疗后血清LDH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糖耐量者(NGT)36例,初诊T2DM患者37例,T2DM组于治疗前后均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各点静脉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并检测血脂、血清LDH等相关代谢指标。结果:①T2DM组血清LDH水平(177.92±43.01)U/L明显高于NGT组(160.97±19.4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P<0.05)。②T2DM组经CSII强化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下降[2.00(1.35~2.61)vs 1.30(0.91~1.80)]。早相胰岛素分泌(△INS30/△G30)及晚相胰岛素分泌(△INS120/△G120)均明显升高[(1.11±0.95)vs(2.25±2.14),(1.22±1.14)vs(3.57±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H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血清LDH水平与HO-MA-IR成正相关(r=0.359,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血清LDH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短期CSII强化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同时血清LDH水平显著下降,血清LDH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