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年期间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2例,平均68岁.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4例,Ⅲ级8例.所有患者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骨水泥强化提高螺钉稳定性,植入椎弓根螺钉共26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结果 患者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腰腿痛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4个月.1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出现.结论 经椎弓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化椎体的同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密度0.80 g/cm2,T值-2.5。术中应用骨水泥增强的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共42个椎体,置入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84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现骨水泥漏2例,无临床严重不适。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3.3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滑脱椎体均复位良好,椎体间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影出现。[结论]经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患者行椎弓根钉同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骨质疏松患者经骨水泥灌注后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比较患者术后1周和复查时的X线片,观察内置物有无松动,骨水泥固定螺钉周围有无透亮线出现。并对复查患者行固定节段的CT扫描,观察螺钉周围有无透亮线出现。结果:18例(90%)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X线片中均未发现内置物松动或脱出,固定节段植骨愈合良好.在骨水泥固定螺钉周围未发现有透亮线出现;CT扫描在螺钉周围也未发现透亮线出现。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骨水泥对椎弓根钉固定进行加固可防止内置物松动脱出,有较好稳定脊柱的临床效果。但应注意手术技巧,确保没有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3月-2010年0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11例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资料。采用VAS评分标准评估脊柱活动度,腰背痛及下肢痛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成功实施了上述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6~24个月)。腰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平均9分到术后平均2分,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脱出,固定节段植骨愈合良好。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短期疗效良好,长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平均65.6岁,按Saville分度法椎体骨量减少Ⅰ度7例,Ⅱ度9例,Ⅲ度21例,Ⅳ度9例。结果 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个月~3年,平均1.5年。41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5个月,38例椎体高度恢复。41例椎弓螺钉无松动,断裂或脱落。结论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可灌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与与钉道灌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入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钉尾组给予可灌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钉道组给予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钉尾组术后第6、12个月的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Cobb角、受压面积均低于钉道组(P<0.05)。钉尾组术后第1、6、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钉道组(P<0.05),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钉道组(P<0.05),ASIA分级优于钉道组(P<0.05)。钉道组并发症率高于钉尾组(P<0.05)。结论 可灌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强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的初始和远期稳定性,可减少椎体高度丢失、保护椎体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行椎体强化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例骨质疏松患者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椎体强化加椎弓根钉固定后的临床结果,比较术后1周内的与复查时的X线片,观察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椎弓根钉周围有无透亮线出现。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3个月,平均为17个月。所有患者腰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均明显缓解,脊柱活动度改善21例(91.3%),无改善2例。脊柱侧凸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复查X线片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及脱出,椎弓根螺钉周围均未发现有透亮线出现。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用PMMA行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可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应注意操作技巧,确保无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术期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 2009年4月收治的15例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63.1岁,无重大基础病存在,经脊柱后入路椎弓根钉撑开复位,钉道采用骨水泥灌注加强并行经伤椎椎体成形术.术后随访10~ 38个月,平均21月.结果 均耐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6.7±5.3min;平均失血量为370±6.1ml,术后腰背痛明显改善,椎体高度恢复至90%左右,随访椎体高度角度丢失不明显.结论 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矫正及维持椎体复位效果好,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在治疗严骨质疏松性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0例需行内固定治疗同时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采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进行脊柱后路稳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摄动力位X线片及CT扫描,了解螺钉稳定性、骨水泥分布及脊柱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不腰痛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共置人膨胀式椎弓根螺钉168枚。所有患者术后获12~ 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3个月JOA评分平均分别为(11.4±2.6)分和(24.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776,P=0.000);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0±1.4)分和(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0,P=0.000)。螺钉及骨水泥在椎体内位置稳定,周围骨小梁致密,未见明显透光带,无内固定松动移位迹象;后外侧融合节段植骨愈合良好,椎体间或椎板、关节突及棘突旁有连续性骨小梁形成,连接上下椎体。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早期及晚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临床复发。结论 对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螺钉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椎体强化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2采用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2例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4~2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滑脱椎体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脱位、椎弓根钉松动脱出,末次随访时均获得椎间融合。术后7 d、3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3个月各指标均较术后7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技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可以有效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及再滑脱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新型可膨胀椎弓根螺钉(Thunder钉)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中固定的可靠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应用Thunder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各种腰椎疾患42例(236枚螺钉),其中腰椎退行性疾病24例,腰椎结核二期后路融合手术8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例,腰椎翻修手术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查,患者腰椎骨密度平均下降2.6个标准差.术后处理与其他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相同.术后1周、3个月、半年、1年及2年随访患者,摄X线片并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获平均16(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3、6、12及24个月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Thunder钉位置良好,无螺钉松动、断裂迹象,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0、3.0、2.9和2.9.脊柱骨融合于术后随时间延长趋于完善,骨融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3、2.5、3.0、3.0.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Thunder钉具有良好的钉-骨界面结合,能够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固定强度,为脊柱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钉道强化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47例,分为A、B两组,A组行责任节段减压,PMMA钉道强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双皮质固定,责任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VAS评分,ODI评分,和sF一36评分评估术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内固定松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7月(18—30月)。A、B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固定节段A组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和SF-36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A组中无一例螺钉松动,B组中3例发生螺钉松动,其中2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PMMA钉道强化技术安全、可靠,较双皮质固定技术固定节段短,能够很好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实际操作中,不会明显增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伴骨质疏松症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人行后路减压、骨水泥强化钉道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10-2009-07收治伴骨质疏松症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18例,女11例,男7例,平均年龄64.5岁,均冠状面畸形,Cobb’s角>15°或合并椎体旋转半脱位以及合并椎体骨质疏松性病理性骨折。手术采取部分椎板切除,松解神经根以充分减压,骨水泥强化钉道的椎弓根长节段钉棒系统进行矫形,记录手术前后Cobb’s角、前凸角,手术前后进行ODI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深静脉血栓等近期并发症;进行24~54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松动、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或感染等远期并发症。患者术后冠状面Cobb’s角均低于术前(P<0.05),腰椎矢状面前凸角均高于术前(P<0.05),ODI综合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在充分减压消除症状的基础上,用骨水泥强化钉道进行侧弯的矫形,可以获得脊柱平衡并能够避免矫形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钉道骨水泥强化内固定矫形加植骨融合治疗伴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的中短期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和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26例。根据x线片观察术前及术后即刻、2周、3个月、1年腰椎滑脱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变化,植骨融合情况;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随访12-45个月,平均2年。所有患者症状减轻,JOA评分术前平均13.2分,术后随访时平均27.0分,改善率平均87.5%。术后X线片复查,所有融合椎节均获得骨性融合。腰椎侧凸Cobb角从术前平均26.6°至术后平均11.2°。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均明显改善,从术前平均0.14cm改善至术后平均0.45cm。术后3个月、1年复查x线片内置物无松动及断裂,滑脱不同程度纠正,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2.2周。结论对合并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钉道骨水泥强化内固定矫形加植骨融合可有效纠正侧凸,手术前对减压、固定范围、畸形矫正与否作出明确的判断,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术中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32例128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全部获327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36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9±1.8)分,恢复率76%92%,平均83%。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6例,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X线、CT等影像资料判定疗效。[结果]随访20~49个月,平均33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的50.6%和74.4%增加至91.4%和95.4%,Cobb角由术前的26.5°降低到7.2°。CT检查示椎管内面积术前为43.4%,术后为93.3%。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1分级,除1例A级病例术后截瘫症状无明显恢复外,其他均获得1级或1级以上恢复。[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CONTEX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osteoporotic bone and in revision of previ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ases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spine surgeons. Biomechanical tests have shown that a pedicle screw that expands within the vertebrae body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fix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romised bone. PURPOS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with the use of expandable pedicle screws. STUDY DESIGN: One hundred forty-five patients received one or more expandable pedicle screws from the Omega21 spinal fixation system (EBI, L.P., Parsippany, NJ) to obtain thorocolumbar or lumbosacral stabilization. PATIENT SAMPLE: The indications for use of the expandable screws were osteoporosis (21 cases), reoperation of previous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27 cases), intraoperative screw relocation (17 cases), construct reinforcement (23 cases), and sacral anchoring to avoid the necessity of anterior penetration of the sacral cortex (57 cases).OUTCOME MEASURES: The presence of radiographic fusion and co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the instrumentation were reviewed at a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35 months (range, 24-72 month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view was performed. Fusion was evaluated based on anterior-posterior and lateral radiographs as well as dynamic radiographs in flexion and extension. RESULTS: Radiographic evidence of fusion was obtained in 125 of the 145 cases (86%). Eighty-six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89% of reoperations fused. There were no instances of screw loosening or pullout of the expandable screws. Screw breakage occurred in four patients (2.8%), including three patients where fusion was not obtained. In six patients the expandable screws were removed without difficulty after fusion because of local discomfort.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hown that expandable pedicle screws can be efficacious in cases in whic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s difficult and adds a valuable tool to the growing armamentarium of spinal instr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一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经一侧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组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3种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和2种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构成的钉棒组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32例患者施行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寰椎进行椎弓根螺钉、部分经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枢椎进行椎弓根螺钉或交叉椎板螺钉固定。结果全组病例获钉棒固定,其中寰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24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36枚,侧块螺钉4枚;枢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40枚,椎板螺钉24枚。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12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3~22个月,平均8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片、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寰椎和枢椎螺钉可进行多重组合,为上颈椎后路提供灵活多变的短节段固定,增加了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65岁以上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椎弓根螺钉稳定性、脊柱融合率、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 32例患者获得术后平均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VAS评分、Cobb角矫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