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Xu B  Tian H  Zhou SY 《癌症》2003,22(4):397-400
背景与目的:进一步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基因重排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43例NHL患者骨髓标本TCRVγI-Jγ基因重排情况。结果:43例NHL患者有26例(60.5%)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16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未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者中有3例(18.8%)发现克隆性TCRVγ-Jγ基因重排。此3例患者分别于4-9个月后行骨髓形态检查时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27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有淋巴瘤细胞浸润者有23例(85.2%)存在克隆性TCRVγI-Jγ基因重排阳性,26例PCR扩增阳性病例经SSCP分析发现7例(26.9)%存在寡/亚克隆重排。7例存在寡/亚克隆重排患者经3-11个月有5例(71.4%)发展为白血病,存在寡/亚克隆重排NHL患者1年内转化为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寡/亚克隆重排患者(10.5%)(P<0.005)。结论:应用PCR检测NHL患者骨髓标本克隆性TCRVγ-Jγ基因重排可较骨髓形态学检查更早发现NHL患者骨髓浸润微小病灶。具有寡/亚克隆NHL患者更易发展为白血病,还可发展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2.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骨髓微小病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若芝  周宇麒 《癌症》1999,18(6):705-707
目的:探讨微小病灶非霍金氏淋巴瘤中的检测对病人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采有PCR方法扩增T细胞受体γ链(TCRγ)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对13例骨 髓形态学检查正常的T,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T-NHL)和17例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NHL)病人治疗前骨髓标本进行微小病灶(MRD)检测。结果:其中7例T-NHL病人发生TCRγ基因重排,检出率为53.8%,11例B-NHL病人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γ(TCRγ) 排在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的检测意义。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例多发性骨髓瘤(MM)、4例慢性B细胞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CLL)和20例正常人骨髓、周围血和(或)淋巴结中单个核细胞(MNCs)IgH、TCRγ基因重排。结果 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在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2.6%(50/54),在NHL为84.0%(21/25),在ALL为100%(15/15)。IgH重排在T-NHL和B-NHL中阳性率分别为20.2%(2/10)和86.7%(13/15),TCRγ是排在T-NHL和B-NHL中分别为80.0%(8/10)和53.3%(8/15)。22例NHL患者骨髓形态学检查阳性率50.0%(11/22),基因检测阳性率81.8%(18/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MM和4例B-CLL均检出IgH重排。20例正常人未检测出克隆性IgH、TCRγ基因重排。结论 IhG、TCRγ基因重排检测可用于NHL、ALL、MM和CLL等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判断NHL的早期骨髓浸润和临床预后。TCRγ、IgH基因重排在T、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之间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4.
PCR检测NHL患者骨髓重排基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兵  周淑芸 《癌症》1998,17(2):105-107
目的:为研究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NHL)的骨髓微小病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联合检测42例NHL患者骨髓标本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VγI-Jr及TCRVδ2-Dδ3重排基因。结果:30.9%(13/42)存在IgH重排,23.8%(10/42)存在TCRVγI-Jγ重排,19.0%(8/42)存在TCRVδ2-Dδ3重排;联合检测三个重排基因,总阳性率为42.9%(18/42)。而骨髓形态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19.0%(8/42)。PCR检测NHL骨髓浸润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形态学检查(P<0.01)。对其中6例PCR检测阳性而形态学检查阴性病例追踪观察发现,3~8月后病人形态学检查均发现骨髓浸润,PCR检测阳性较形态学检查平均提前4.83月。结论:PCR检测NHL患者骨髓重排基因能早期发现微小病灶且阳性率高,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1例NH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中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1例NHL患者骨髓及7例术后实体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survivin mRNA的表达,12例正常骨髓作为正常对照。骨髓常规检查21例NHL患者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情况。结果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在21例NHL患者中检出率为71.4%(15/21),其中IgH为52.4%(11/21),TCRγ为47.6%(10/21)。21例NHL患者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为81.0%(17/21),7例术后实体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仅有1例为弱阳性,12例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不表达survivin mRNA。21例NHL患者骨髓常规检查的阳性率为19.0%(4/21)。其中,1例survivin mRNA检测阴性患者,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阳性,而3例克隆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阴性患者,survivin mRNA检测阳性,其余病例均同时阴性或阳性。IgH和(或)TCRγ基因重排阳性与survivin 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urvivin mRNA在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检测也可作为诊断微小残留病变及骨髓侵犯的辅助指标。而survivin mRNA表达与淋巴瘤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关系尚待进一步累积病例及随访。  相似文献   

6.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的免疫表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受累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NH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检测,收集受累者的CD分子表达数据。结果:1)在46例受检者中,31例阳性,阳性率67.39%,(95%可信区间53.84%,80.94%)经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证为骨髓受累。2)31例阳性者中,B细胞NHL23例,T细胞NHL7例.NK细胞NHL1例B细胞NHL标记抗原出现频率最高的为CD19,CD20;T细胞NHL标记抗原出现频率最高的为CD7。6例B细胞淋巴瘤同时表达T细胞抗原,1例B细胞淋巴瘤还表达髓系抗原标志。结论:1)NHL骨髓受累免疫表型特点为B细胞来源:CD19、CD20;T细胞来源:CD7。2)T、B细胞抗原同时表达不少见.3)可同时表达髓系抗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NHL骨髓侵犯患者63例,进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与流式细胞(FCM)免疫分型检测,分析两种检测之间的联系。结果:按照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结果,63例NHL骨髓侵犯患者其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40例(63.49%)、大细胞原始型患者6例(9.52%)、大细胞幼稚型10例(15.87%)以及组织细胞型7例(11.11%)。FCM检测根据骨髓瘤细胞特异性抗原表达情况,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患者48例(76.19%)、T细胞淋巴瘤患者10例(15.87%)、NK细胞淋巴瘤患者4例(6.35%)以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1例(1.59%)。FCM诊断4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37例(77.08%)、大细胞原始型4例(8.33%)、大细胞幼稚型5例(10.42%)、组织细胞型2例(4.17%);1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3例(30.00%)、大细胞原始型2例(20.00%)、大细胞幼稚型1例(10.00%)、组织细胞型4例(40.00%);4例NK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均为大细胞幼稚型(100.00%);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组织细胞型(100.00%)。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之间具有着一定的联系,二者联合运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并为临床提供相应的病理分型意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中肿瘤污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ou A  Shi Y  Feng F  Lu S  He X  Han X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5):467-470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物中肿瘤细胞污染的情况,探讨移植物被肿瘤细胞污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和BCL-2/IgH融合基因为检测标志,应用PCR结合SSCP技术检测了33例NHL患者APBSC标本中的微量肿瘤细胞,同时还检测了部分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前后骨髓中的微量肿瘤细胞,结果:8例(24.2%)患者的17份(23.6%)APBSC标本微量肿瘤细胞检测阳性,动员时骨髓微量肿瘤细胞检测为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其APBSC污染阳性率分别为66.7%(6/9)和8.7(2/2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APBSC污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移植后预期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和71.2%,预期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5.0%和61.5%,结论:NHL患者采集的APBSC可受到肿瘤细胞的污染,APBSC动员时骨髓微量肿瘤细胞阳性增加APBSC污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之瘤细胞形态学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经病理确诊的150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并对受侵骨髓中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顾瑛  梁进  马莉  杨丽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415-241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细胞形态特征、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404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细胞形态特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例患者中骨髓侵犯69例.404NHL(17.1%),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年龄35岁以下者多见(53.6%),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78.2%),骨髓侵犯晚期多见,其侵犯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重,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预后不良。结论:NHL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治疗与预后等密切相关,骨髓侵犯程度重,临床分期晚,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微小病灶(MRD)及时发现。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和银染色法对2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T细胞受体γ链基因(TCRγ)的克隆性重排检测。结果重排之IgH为108例(51.2%),TCRγ45例(21.3%),双阳性12例(5.7%),阴性46例(21.8%)。病理型别恶性程度愈高,TCRγ及双阳性愈高。原发于鼻及咽淋巴环的NHL比胃肠及周围淋巴结的TCRγ及双阳性高。TCRγ及双阳性的增高与病情恶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以这种检测方法来指导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肿瘤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疾病播散的相关性及其分泌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HL患者肿瘤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 31(62 %)例NHL患者的肿瘤细胞ICAM-1阳性表达。32(64 %)例NHL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阳性表达。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和外周T细胞非特指型的ICAM-1为多见,阳性率达70 %以上。晚期和骨髓浸润的NHL患者肿瘤组织中ICAM-1为低表达。ICAM-1阳性和阴性二组NHL患者的OS率分别为74.2 %和47.4 %,二者差异较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对预后有一定提示作用。结论 NHL患者肿瘤组织ICAM-1的表达以成熟活性淋巴瘤细胞阳性率为高。表达低或阴性显示黏附功能低下,肿瘤细胞易扩散。ICAM-1产生的机制与肿瘤细胞自分泌和血管内皮细胞旁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3.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表型分析.结果:65例中,B细胞淋巴瘤39例,T细胞淋巴瘤26例.形态学上,B细胞淋巴瘤多以混合型、弥漫型侵犯为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以间质型、混合型侵犯多见,伴有浆细胞、嗜酸细胞等反应性成分.毛细胞白血病(HCL)呈蜂窝样外观,具有诊断特异性.26例有髓外原发淋巴瘤者,瘤细胞形态与相应骨髓活检形态一致.免疫组化可对大部分淋巴瘤分型.6例小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型的,2例结合脾脏病理特点确诊,4例仅有骨髓活检标本的,有待进一步检查确定.结论:多数NHL骨髓侵犯具有明确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可以诊断并分型.少数需结合原发部位及其它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瘤骨髓受累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SSC设门方法对3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检测,以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作阳性对照。收集骨髓受累患者的CD分子表达数据。结果:①对3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骨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发现23例阳性,阳性率67.65%(23/34),95%可信区间(51.92%,83.37%)。②该23例阳性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例。NHL患者中B细胞来源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抗原出现频率最高的为CD19,CD20;T细胞来源标记抗原出现频率最高的为CD7。而在HL患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CD9。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SSC设门方法,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患者免疫表型特征为:B细胞来源:CD19、CD20;T细胞来源:CD7。霍奇金淋巴瘤为:CD9。  相似文献   

15.
经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仍有部分复发。复发的根源主要为体内的微小残留病变,包括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和移植物中的肿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可通过清除CD20^ B细胞而达到体内净化,预防了移植物肿瘤细胞的污染,并可进一步清除体内残留病灶.ASCT联合美罗华有望进一步提高NHL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仍有部分复发.复发的根源主要为体内的微小残留病变,包括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和移植物中的肿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可通过清除CD20+B细胞而达到体内净化,预防了移植物肿瘤细胞的污染,并可进一步清除体内残留病灶.ASCT联合美罗华有望进一步提高NHL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表达情况,以探讨NHL患者的抗药性与临床化疗的关系。方法:对30例淋巴瘤患者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表达情况。结果:30例患者MDR1阳性表达13例,这13例MDR1阳性的淋巴瘤患者,没有1例经1个疗程化疗即能完全缓解。结论:RT-PCR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定量检测MDR1表达。MDR1表达可作为一个临床化疗耐药指标,有助于淋巴瘤患者个体化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与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8例NHL患者骨髓及10例慢性淋巴结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PTTG及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 NHL患者骨髓中PTTG和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淋巴结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TG:0.567 7±0.270 7比0.071 2±0.020 1,t=4.706,P<0.05; c-myc:0.352 6±0.185 4比0.107 3±0.043 5,t=3.303,P=0.002).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PTTG及c-myc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TG:0.556 8±0.211 3比0.602 8±0.244 6,t=0.640,P=0.527;c-myc:0.350 1±0.177 6比0.361 0±0.190 2,t=0.302,P=0.765).PTTG基因的表达与NHL骨髓浸润、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呈正相关(r=0.422,r=0.387;均P<0.05).c-myc基因的表达与NHL骨髓浸润、IPI评分呈正相关(r=0.431,r=0.344,均P<0.05).NHL患者骨髓PTTG基因和c-myc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0,P<0.05).结论 NHL中PTTG、c-myc呈高表达状态,PTTG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促进c-myc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9.
郑彦 《肿瘤学杂志》2005,11(3):179-181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总结回顾10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结果.[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L)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7例.NHL分型:B细胞型49例,T细胞型26例和NK细胞型2例.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犯(BMI)32例(31.68%),其中恶性淋巴瘤性白血病(MLL)8例.HL的淋巴细胞削减型和混合细胞型;NHL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MI多见.10例无明显浅表淋巴结肿大的NHL患者经骨髓活检确诊为BMI,分期则由原Ⅱ、Ⅲ期升为Ⅳ期.恶性淋巴瘤发展至MLL的间期<3.5年,生存期<28个月,预后不良.[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尤其对无淋巴结病理证据的患者可提供诊断依据,伴有BMI患者为临床晚期,可能进展为白血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形态学检查对淋巴瘤骨髓累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标本行FCM、涂片及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骨髓受累率、免疫表型数据和检查前后临床分期(CS)、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变化.结果 6例霍奇金淋巴瘤(HL)切片法仅发现1例骨髓受累;4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骨髓受累FCM检出3l例,涂片法检出5例,切片法检出12例.FCM发现的3l例受累患者中,21例为早期浸润(瘤细胞<5%);12例为小细胞淋巴瘤(SLL);6例同时表达T、B细胞抗原,1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检查后,19例由原分期Ⅰ、Ⅱ、Ⅲ期升至Ⅳ期,18例进展型NHL的IPI提高.结论FCM联合形态学检查提高了骨髓受累的检出率,并能了解骨髓增生程度,提供免疫表型数据,尤对早期浸润和SLL声重要鉴别价值.准确的骨髓检查提高了患者CS和I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