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探讨IL-6、VEGF-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60例乳腺癌患者及57例乳腺良性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67例乳腺良性病患者)。作者分别手术前、后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IL-6、VEGF-A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对照组术前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具有差异性(P〈0.01);术前、后观察组本组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呈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IL-6、VEGF-A表达的动态变化,观察组IL-6、VEGF-A表达的动态变化,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的IL-6、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动态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与IL-6、VEGF-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6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69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作者分别在手术前、后采血,统一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动态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VEGF-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两组术前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已呈差异性变化(P<0.01);②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P<0.01);③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较IL-6表达(P>0.05);而VEGF-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IL-6、VEGF-A表达的差异,及观察组手术前、后IL-6、VEGF-A表达的动态变化,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L-6、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168例乳腺癌(Ⅰ+Ⅱ期125例,Ⅲ+Ⅳ期43例)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并与132例非肿瘤患者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1);三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下降(P〈0.05),与非肿瘤患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手术后3个月CA153、CA125和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含量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癌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A153、TPS、CA125。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三种标记物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A153、TPS、CA-125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CA125、CA153和CEA的检测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和CEA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55例乳腺癌患者、20例乳房良性肿瘤及2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25、CA153和CEA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CA125,CA153,CE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EEA和CA153含量较乳房良性肿瘤患者组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A153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15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含量较Ⅰ、Ⅱ期患者显著升高(P〈0.05)。联合检测CEA、CA153、CA125敏感性达到53.8%。特异性为83.3%。结论检测CA125,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A153和CEA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病情进程的监测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VEGF、CA153的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乳腺癌TNM分类法进行分期,并将乳腺癌患者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记录VEGF、CA153检测结果,用ELISA法检测VEGF,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结果乳腺癌组各项检测指标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VEGF、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有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VEGF、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CA153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乳腺癌和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的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CA125、CA153和癌胚抗原(CEA)进行测定,观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79.3%,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复发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生化比色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EA及TSGF含量检测,并与31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153、CEA、TSGF水平分别为(46.91±43.87)U/mL、(16.26±15.86)μg/L、(76.60±41.92)U/m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32±3.28)U/mL、(5.05±2.07)μg/L、(51.94±27.8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手术切除1年后复发者血清CA153、CEA、TSGF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基本接近正常。结论检测血清CA153、CEA、TSGF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CA153等在乳腺癌肺癌及几种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以及胸水中CA153在乳腺癌及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对16例乳腺癌患者血清、27例肺癌患者的血清以及其中8例肺癌患者的胸水、12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及113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CA153、CEA、CA199、CA125水平测定。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37.06±75.03 U/ml)为各种疾病中最高;肺癌组4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肺部良性疾病组4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153+CEA+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78%6、5.57%,为最佳组合;肺癌患者胸水中4项肿瘤标物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血清,胸水与血清间CA125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CA153、CEA及CA19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水联合检测CA153+CEA+CA125阳性率高达100%。结论 乳腺癌组血清CA153水平为各种疾病中最高;其次为肺癌组。检测血清中CA153、CEA等肿瘤标志物、以及胸水中CA125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清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和CEA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55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53、CA125和CEA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CA153、CA125、CE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EA和CA153含量较乳房良性肿瘤患者组显著升高(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A153含量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和CA153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含量较Ⅰ、Ⅱ期患者显著升高(P〈0.05)。联合检测CA153、CA125、CEA,敏感性达53.8%,特异性为83.3%。结论检测CA153、CA125、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A153和CEA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病情进程的监测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FSH(促卵泡激素)及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119例乳腺癌患者(其中73例滤泡期,46例绝经期)、139例乳腺增生患者(其中83例滤泡期,56例绝经期)和66例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FSH和ACTH。结果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患者血清中FSH和ACTH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滤泡期乳腺癌组FSH高于乳腺增生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H对比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期乳腺癌组ACTH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H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乳腺增生组和对照组的FSH、ACTH相比较含量均明显增高,且乳腺癌组和乳腺增生组的FSH、ACTH相比较含量显著增高,激素含量变化与病理改变过程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张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113-21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保肛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保肛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小时腹腔引流管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利于患者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樊璠  徐笑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885-188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水平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HER-2/neul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37例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及74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水平,分析血清HER-2/neu与组织中HER-2的表达、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水平与组织HER-2的状态一致性较好(P〈0.05),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两者则无明显关系。乳腺癌血清HER-2的水平与血清CA153、CEA均无明显相关性。晚期乳腺癌血清HER-2的水平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数目、脉管瘤栓具有明显关系,而与月经状况、ER、PR均无明显关系(P〉0.05)。血清HER-2水平的变化与化疔疗效有关(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水平与肿瘤组织中HER-2表达是一致的且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可作为组织学检测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MUC1基因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转移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30例乳腺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UC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80.8%,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8%)(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UC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诊断乳腺癌的指标之一,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在乳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方面无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38例乳腺癌患者、2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女性血清CA153、SF、TPS水平。结果:血清CA153、SF、TPS水平在乳腺癌组中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F、TPS水平随着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高;CA153、SF、TPS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2.6%、60.5%、65.8%,三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6.8%。结论:CA153、SF、TPS对乳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TPS与CA153、SF联合检测有互补性,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铁蛋白(FER)的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CA153、CA199、CA125、FER的值.结果乳腺癌组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良性疾病组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达82.1%.结论 CA153、CA199、CA125、FER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44、CD133+细胞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乳腺病理标本200例(乳腺增生25例,不典型增生22例,乳腺癌153例)及正常乳腺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的CD44、CD133+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CD44、CD133+表达水平。结果 CD44、CD13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P0.05)。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不典型增生中CD133+、CD44双重表达率分别为58.2%、32.0%、18.2%(P=0.00)。CD44、CD133+的表达水平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的增高而升高(P0.05);肿瘤复发的乳腺癌CD44、CD1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的乳腺癌(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44、CD13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分析CD44、CD133+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也是乳腺癌治疗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及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乳腺癌患者(48例未绝经,42例已绝经)及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瘦素、空腹血糖(FBG)及血脂。结果乳腺癌患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抵抗素、瘦素、FBG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在未绝经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及HDL-C的降低,瘦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血清脂联素降低和瘦素的增加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呈现相关性。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和抵抗素及瘦素水平的升高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血清中较低的脂联素和较高的瘦素水平是乳腺癌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