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特发性心房颤动(idiopathic atrial fibrillation,IAF)不同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MMP-9与IAF演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IAF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各25例,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四组人群的MMP-9水平.结果 IAF患者的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的MMP-9水平呈依次递增的趋势(P<0.05).结论 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房颤发生的机制之一,且与阵发性房颤向永久性房颤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又称明胶酶B,MMP-9不仅参与胚胎正常发育、形态发生及月经形成等生理过程,在病理情况下潜在型MMP-9被激活,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是一类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其中,MMP-2和MMP-9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MP-2和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文华  林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45-146,14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予以控制颅内压、降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局部微循环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连用两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MP-9和TIMP-1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MMP-9和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MMP-9和TIM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脑卒中灶大面积组MMP-9和TIMP-1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组(t=2.24、2.41,P均<0.05)。同时观察组治疗1、2周后,脑卒中灶面积均较治疗前逐渐缩小(P均<0.05),治疗两周后痊愈21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6.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血浆MMP-9及其抑制剂TIMP-1异常升高,其水平与脑卒中灶面积呈正相关,血浆MMP-9和TIMP-1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疗效随访的指标。通过调节MMP-9和TIMP-1水平,可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又称明胶酶B,是MMP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并且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关注.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中激活MMP-9,而导致其表达上调,继而引起心肌的重构及心血管系统损害,最终导致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2例,健康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MMP-2、MMP-9,皮肤MMP-2、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皮肤中MMP-2、TI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MMP-2、MMP-9增高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是一组与锌结合,分解胞外基质的糖蛋白酶类,参与胚胎的正常发育与组织重构。其中MMP-9是MMP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生理性调节物质。在许多病理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浸润、脑血管病和炎症应答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现就MMP-9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泡毛细血管基膜损伤是体外循环(CPB)术后肺损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M-9(MMP-9)可能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因子而参与CPB所致损伤的发生,研究MMP-9在CPB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对于防治CPB术后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通络方对博莱霉素A5(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通过气管插管灌注BLMA5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管灌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清肺化痰通络方药物灌胃。灌胃后3、7、14、28d分别处死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在肺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清肺化痰通络方能显著改善大鼠的一般身体状况.减轻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干预组和模型组肺内MMP-2表达在第14天达到高峰,MMP-9的表达在第7天达到高峰,且两组同时期MMP-2、MMP-9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MMP-2、MMP-9表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P〈0.01)。结论清肺化痰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在肺内的表达,对BLMA5致肺组织纤维化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重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冠心病密切相关。针对MMP-9的调节可能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现就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冠心病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时可加重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狭窄的程度。房颤对心脏瓣膜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正常结构被破坏,胶原沉积增多,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和排列紊乱。影响细胞外基质代谢的最主要的酶类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和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心房纤颤时MMPs、TIMPs 平衡失调使心脏瓣膜破坏,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增多,排列紊乱。MMP 9 和TIMP 2 是心房纤颤发生后MMPs 和TIMPs 中表达最具有意义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心房纤颤后心脏瓣膜组织中MMP 9 和TIMP 2 异常表达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心房纤颤对风湿性二尖瓣瓣膜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房颤(PAF)组8例,慢性房颤(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分别应用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MP-1、9和TIMP-1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MMP-9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TI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M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CAF组中,MMP-9蛋白水平、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r=0.512、0.500)、房颤持续时间(r=0.927、0.950)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TIMP-1则与左心房内径(r=-0.695、-0.401)、房颤持续时间(r=-0.672、-0.695)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TIMP-1与MMP-9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0.811、-0.655,P值均<<0.01)。结论风心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组织中,MMP-9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增强,TIMP-1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则减弱;MMP-9/TIMP-1平衡失调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阵发型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体表心电图 P波离散度预测特发性阵发型心房纤颤 (PAF)发生的可行性 ,寻找无创性筛选特发性PAF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方法 对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当的 40名特发性 PAF患者和 4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 )窦律时体表心电图的 P波离散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 .结果 特发性 PAF患者 P波离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 0 .75± 8.31vs42 .10± 7.13,P<0 .0 5 ) ,P波离散度为 5 0ms时筛选特发性 PAF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 .0 %和 6 3.2 % ,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 73.1%和92 .3% .结论 体表心电图 P波离散度可作为无创性预测特发性 PAF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房肌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 (TIMP1)表达水平的改变与慢性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24例为研究组,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12例为对照组。上述患者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留取相关资料。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心房肌中本研究检测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中MMP- 9和TIMP- 1的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MMP- 9和TIMP- 1蛋白质表达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风心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和右心房内径均显著扩大(P<0 .05~0 .001),心肌中MMP 9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30 .9% (P<0 .05 );TIMP 1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调33 .3% (P<0 .05);左心耳心肌组织中MMP 9蛋白质水平增高100% (P<0. 001),TIMP -1蛋白质水平减少36% (P<0 .01)。左心耳心肌组织MMP- 9mRNA水平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P<0. 05~0 .001)。结论 房颤时心房肌组织MMP 9 /TIMP- 1系统相互间的作用失衡对心房壁变薄、心房扩大和几何形状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是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评估及意义.方法: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左心房/左心耳检查,检测左心房大小和回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和最大充盈速度,比较这些参数的改变.结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及其它相关结构声像图和准确测量有关参数,不良反应轻微.特发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伴有和不伴有左心房自发性显影的特发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及左心耳血流最大充盈速度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评价特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发现自发性显影、血栓和血流速度异常,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和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者12例,慢性心房颤动者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窦性心律:右房标本=12,左房标本=7;房颤心律:右房标本=13,左房标本=8),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CVF-Ⅲ)进行半定量分析;用VG染色法对总胶原容量分数(CVF)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心房颤动组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 ); 心房肌组织醛固酮、CVF-Ⅰ、CVF-Ⅰ/CVF-Ⅲ比值及CVF均明显增加(P<0.01);两组CVF-Ⅲ无差异;上述指标在左右心房之间无差异;CVF-Ⅰ与左心房直径(r=0.856,P<0.001)、CVF-Ⅰ/CVF-Ⅲ比值与心房颤动时间(r=0.766,P<0.01)、CVF与左心房直径(r=0.845,P<0.001)均显著正相关;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左心房内径(r=0.814,P<0.001)和CVF(r=0.885,P<0.00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在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识别特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KCNA5基因的新突变.方法 以110例无血缘关系的特发性A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0名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血标本.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候选基因KCNA5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两侧的部分内含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测序以识别基因突变.使用Mutation Taster在线程序预测突变的致病性,使用多序列比对软件ClustalW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 在其中1例特发性AF患者的KCNA5基因中识别出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使KCNA5基因编码核苷酸序列第1 823位的鸟嘌呤(G)变成胸腺嘧啶(T),称为c.1823G>T突变,相应的第608位的密码子由AGC变为ATC,导致第608位的丝氨酸(S)变为异亮氨酸(I),即S6081突变.功能预测表明,KCNA5基因S6081突变影响其编码的离子通道功能,具有致病性.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完全保守.结论 在特发性AF患者中识别出KCNA5基因新突变S608I.揭示了特发性AF新的分子病因.  相似文献   

18.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29例,持续性房颤9例.6例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2例行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即刻均成功迭到消融终点,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5d有8例出现了房性心律失常.2例复发患者中1例为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再次行导管消融获得成功;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口服胺碘酮可维持窦性心律.其余36例患者均无房颤复发.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与导管消融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36-23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9在前列腺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MMPs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分析MMP-7及MMP-9表达情况,同时培养PC3M细胞并采用Boyden小室侵袭试验及酶谱分析观察MMP-9及其与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结果前列腺癌各分级中MMP-7和MMP-9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oyden小室侵袭实验显示,不同试验组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依次递减,即PC3M〉PC3M+MMP-9Ab(1∶100)〉PC3M+MMP-9Ab(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谱分析观察发现,直接培养于培养皿表面的PC3M细胞仅有稳定的MMP-9和MMP-2酶原表达,但PC3M细胞与VEGF共孵育组条件培养基中MMP9酶原含量以VEGF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结论 MMP-7和MMP-9可作为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判定指标。VEGF与MMPs的分泌有关,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 ,MMP 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 1 ,TIMP 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 5 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癌标本中原位杂交检测MMP 2mRNA ,TIMP 2mRNA ;免疫组化检测MMP 2 ,MMP 9,TIMP 1 ,TIMP 2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MMP 2mRNA ,TIMP 2mRNA ,MMP 2 ,MMP 9,TIMP 1和TIMP 2蛋白质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4 8(85 .7% )例 ,35 (6 2 .5 % )例 ,4 4 (78.6 % )例 ,4 1 (73.2 % )例 ,30 (5 3.6 % )例 ,38(6 8% )例。MMP 2mRNA ,MMP 2 ,MMP 9在肝癌中呈高表达 ,而TIMP 1蛋白呈低表达 (P <0 .0 1 ,P <0 .0 5 )。TIMP 2mRNA与TIMP 2蛋白 ;MMP 2mRNA与MMP 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分别为r=0 .31 6 ,P <0 .0 5 ;r=0 .35 6 ,P <0 .0 5 )。MMP 2mRNA的表达与肝癌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分别为r =0 .4 4 1 ,P <0 .0 1 ;r=0 .340 ,P <0 .0 5 ) ;MMP 9蛋白表达阳性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缩短 (P <0 .0 5 )。Kaplan Meier单因素分析发现MMP 2 ,MMP 9表达阳性患者的预后差 (P <0 .0 1 ,P <0 .0 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MP 2 ,MMP 9的蛋白表达可作为肝癌估测预后的指标。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 ,MMP 9的过表达以及其与TIMP 2 ,M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